新闻 > 人物 > 正文

王维洛:当年毛决定放弃三峡工程的最终原因

—两个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的同路异归

作者:
毛泽东说:“现在不考虑修三峡,要准备打仗。头顶一盆水,你就能睡得着觉?”毛泽东又说:“在目前备战时期,不宜作此想。”几年之前,张爱萍将军和张震将军刚刚完成关于三峡工程的军事安全问题的研究报告,结论是,在目前的形势下,敌人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攻击三峡大坝,我方无法保证三峡大坝的安全。毛泽东对此报告印象很深。

一、大学时代参加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转行担任水利水电的领导职务

林一山,1911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市,1935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1936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7年9月回胶东地区担任游击队和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从一个学历史的大学生,成为一个水利水电专家,展现了林一山极强的学习能力。1994年林一山离职休养,2007年去世。

李锐,比林一山小六岁,1917年4月13日生于北京,祖籍湖南平江。1934年进入武汉大学工学院学习机械,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后赴延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锐先在湖南省担任《新湖南报》社长和湖南省委宣传部长,1952年调到北京担任电力部水电总局局长。李锐是从机械专业转入水电行业担任领导,他也很善于学习,而且才华横溢,是高级领导层中少有的人才。1982年李锐出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协助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后任中顾委委员。不久前李锐病危入院,引起世人关注。2018年4月13日李锐在医院中平安度过101岁生日。

二、两人都曾深得毛泽东的赏识

在1953年到1958年期间,毛泽东曾六次召见林一山,让他汇报长江流域规划,讨论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等。能受到毛泽东六次召见这样殊荣的在中国还有一人(不包括在京的高管和地方诸侯),这就是电影演员上官云珠。1953年2月19日至22日,毛泽东乘“长江舰”从汉口到南京,在船上与林一山长谈两次,先是毛泽东向林一山兜售南水北调工程的构思,然后林一山向毛泽东贩卖三峡工程的设想。林一山非常巧妙地将毛泽东的南水北调工程和他的三峡工程捆绑在一起,让三峡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而不是现在的丹江口水库。有人说,三峡工程是毛泽东的梦想,其实三峡工程是林一山的梦想,是林一山卖给毛泽东的梦想。

之后林一山又把毛泽东1956年写的《水调歌头游泳》中的“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五句诗词写进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作为建设三峡工程的依据。《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在《以三峡水利枢纽为主体的长江流域》一章中的第二节(2)“为什么必须以三峡为主体进行流域规划呢?”中开门见山地写道:“我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对未来三峡水利枢纽的歌颂:”……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几句概括地说明了这一伟大河流上主体工程的前景。这是因为三峡枢纽在防洪、发电、灌溉与航运等主要综合利用方面是指标优越和对全江有显著影响的工程。”

林一山对毛泽东的吹捧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当然毛泽东对林一山也是赞赏有加,曾多次称林一山为长江王,并表示主席这个工作不想干了,要给林一山当副手。

李锐的工作经历中曾经一度担任过毛泽东的秘书。1958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南宁会议,讨论三峡工程。林一山和李锐被召到南宁,在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面前陈述对三峡工程的意见。之后还要求各写一篇文章交上去,大有皇帝亲自考状元的味道。最终毛泽东赞扬李锐的汇报简洁有力,文章写得好。南宁会议快结束时,毛泽东对李锐说:“你来当我的秘书。”李锐的顶头上司、电力部部长刘澜涛称李锐是毛泽东选中的状元。

三、两人也都曾经是毛泽东暴政下的牺牲品

文化大革命期间,林一山被造反派打倒,并被关进了水牢,而且还被革命群众吊起来毒打。林一山被打断了六根肋骨和一根腿骨,连腰子也被打得移了位置。众所周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的走资派或者其他著名人物,都是毛泽东和江青有计划要打击的对象;而他们要保护的人物,都会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得到特殊的保护。既然林一山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么得到毛泽东的赏识,而且他和江青又认了老乡,为什么林一山得到却是往死里整的待遇呢?这是因为林一山对毛泽东说了谎话,在后来丹江口水库工程建设上,林一山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因此失去了毛泽东的信任。

在南宁会议上,林一山本来是稳操胜券的。1953年毛泽东第一次从林一山那里听到了三峡工程,毛泽东心血来潮,表态要在三峡这个口子上把洪水卡住,一劳永逸地解决长江洪水问题。1954年长江发生洪水时,赫鲁晓夫正好访问中国,他乘飞机视察了武汉灾情,表示苏联政府愿意帮助中国搞长江规划,搞三峡工程。紧接着苏联专家就来了。1956年林一山撰写了一篇《关于长江流域规划若干问题的商讨》的长文,刊登在当年《中国水利》第5、6月的合刊上,提出修三峡工程从根本上解决长江的洪水问题。并且提出从三峡水库修引水渠道到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解决中国北方的缺水问题。这是一项非常宏伟的计划。李锐回敬了一篇《关于长江流域规划的几个问题》的文章,发表在《水力发电》的1956年9月号上。李锐认为:“综合利用是规划河流的唯一总方针和总原则、不能把防洪问题绝对化”。紧接着,长江水利委员会在《人民日报》1956年9月1日的头版头条刊出《长江水利资源查勘测工作结束》特号字标题的新闻,副标题为“开始编制流域规划要点,争取在年底确定第一期开发工程方案,解决三峡大坝施工期间发电、航运问题的研究工作即将完成”,文中还涉及了施工期间的具体措施。因为登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这篇文章的影响十分大。李锐也写了一篇《论三峡工程》寄给《人民日报》,但是《人民日报》最终还是没有予以发表,总编对李锐解释的理由是周恩来不同意在《人民日报》上公开争论三峡工程问题,因为毛泽东赞成上三峡工程。李锐只好把文章做些修改,改名为《克服主观主义才能做好长江规划工作》发表在《水力发电》的1956年11月号上。1957年12月3日,周恩来为全国水力发电建设展览会题词:为充分利用五亿四千万千瓦的水力资源和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南宁会议召开了。在南宁会议上辩论三峡工程,林一山有四大优势:

首先是毛泽东对三峡工程的高度热情,毛泽东在一次与林一山的会面中,向林一山透露,中央已经决定修三峡大坝;

第二,有苏联政府和苏联专家的大力支持,因为中国政府修水库大坝的主意就是来自苏联、来自斯大林

第三,1956年毛泽东三次畅游长江,《水调歌头游泳》的发表,中国老百姓对三峡工程的热情被“高峡出平湖”的诗句激发出来;

最后,1956年9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报道,特别是1957年12月3日周恩来的题词,中国老百姓都认为三峡工程决策已经尘埃落地。

所以李锐对辩论的结果根本不抱希望,他只是抱着对历史、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把自己的看法陈述出来。

但是林一山在汇报中犯了一个大错。为了能让三峡工程尽早上马,林一山有意大幅度地压低了三峡工程的造价。在谈三峡工程的投资估算和分析时,林一山说,三峡工程造价需要72亿元人民币。此时毛泽东打断了林一山的汇报,指着茶几上一堆资料问:“怎么少了,过去不是提160多亿元吗?”林一山根本没有料到,这个最不喜欢数学的毛泽东在听取汇报前还是做了一些功课的,对于林一山以前汇报的数字还是有些印象的。如果此时林一山退一步,说这个数据还需核对,或许南宁会议的结局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由于林一山求胜心切,选择了狡辩。林一山说:“经过科研,有些突破,因而能省一些。”这能节省的还真不是一些,而是节省的钱还能再造一个三峡工程。周恩来接着问林一山:“如果三峡电站装机由2500万千瓦减到500万千瓦,50亿元够不够?”(笔者注:当时中国全国发电装机仅为500万千瓦。)林一山马上答道:“够了。”薄一波接着问:“25亿够不够?”林一山回答:“不行。”毛泽东知道再追问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就对指林一山说:“那好吧,就按你说的这个造价,少装机,先把大坝修起来防洪。”突然,毛泽东好像想到了什么,说:“不过,你会不会中央决定上马后,你又说不够了?”林一山说绝对不会的。

接下去就轮到李锐陈述意见。李锐只用了短短三十分钟的时间就把问题讲清楚了。李锐开门见山地指出,自古只有(黄)河患,而鲜有(长)江患。长江不同于黄河,自古以来是条好河,是世界大河中数得着的黄金水道,泥沙也不如黄河之严重。他特别强调,现在修建三峡水库,涉及移民问题,如坝高200米,估计移民至少要105万人,极为困难。

毛泽东发现了林一山把三峡工程的造价从160多亿元减少到72亿元,减少一半多,对三峡工程的造价产生质疑,也对林一山也产生了质疑。而且毛泽东似乎意识到,林一山是在钓鱼,先压低三峡工程的造价,等中央决定上马后再抬高工程造价。毛泽东为了给自己找一个下台阶,就批评林一山说,一个学历史的大学生,写篇文章还不如学机械的大学生云云。在南宁会议上,林一山输掉了一场本不应该输的辩论。

南宁会议后,林一山还是在积极准备他的三峡工程,提出了蓄水位海拔200米,195米和190米的三个方案,并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得出的结论是200米方案最优,195米方案其次,190米方案最次。从这里也可以看到,1992年通过的三峡工程175米方案绝不可能是个好方案。

毛泽东在南宁会议上对林一山不说实话的担忧,在后来丹江口工程的建设中都被证实。丹江口工程,于1958年9月1日开工,开工不久林一山告知周恩来,工程投资已经全部用完。周恩来问林一山,把工程建完还需要多少钱?工程下马善后又需要多少钱?林一山回答说,把工程建完还需要一倍的投资,工程下马善后也需要这么多钱。周恩来无奈给林一山追加了一倍的投资。有了新的投资,丹江口工程得以继续进行。当工程进行到一半时,林一山又告知周恩来,钱花完了。周恩来还是老问题,把工程建完还需要多少钱?工程下马善后又需要多少钱?林一山回答说,把工程建完还需要一倍的投资,工程下马善后也需要这么多钱。这样,丹江口工程的最终造价是原计划的四倍,而且最后建成大坝的高度比原计划整整低了23米。丹江口大坝1962年以前浇筑的近90万立方米混凝土共发生架空、冷缝等质量事故427次,各类裂缝2426条。其实三峡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不比丹江口工程好多少,只是关于三峡工程质量报告都属于国家机密,老百姓看不到而已。

责任编辑: 东方白  来源:民主中国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1006/1509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