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读书思考 > 正文

脑科学家告诉你:像这样有“危险性”的阅读可以让你变得聪明起来

阅读是照见自己的镜子,有这种阅读素养的人才是强大的!

你是否精选了十本书作为自己人生的财富?

阅读,如果能一蹴而就,那简直太可笑了。

阅读,如果没有惊喜和趣味,没有目的和写作,味同嚼蜡就不妙了。

阅读,如果不与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联系,又怎能积累有效的信息。

阅读,如果大脑里存储的信息不形成"感觉",就等于白读。

阅读,如果自认为不是一件很酷的事,乐趣就会少了很多。

一、阅读是对自己人生最好的投资

实际上,我们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都是碎片化的。喜欢网络浏览多于纸本阅读;喜欢片段阅读多于整本阅读。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不在乎阅读。我们的休闲的时间干点别的不好吗?比如游戏一下、抖音一下、刷刷朋友圈等等。可是渐渐我们会发现,这些愉悦自己的形式会加深我们的空虚感和负罪感。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或许,书籍本身具有的经典性和世界性会告诉去接触它们的人。大脑里的某些区域也会告诉主人,需要读点好文章才行了。前提是,你需要拿起书来读。

日本知名脑科学家茂木健一郎以自己的阅读实践告诉正在阅读和即将开启阅读的你:阅读是对自己人生最好的投资。

茂木健一郎毕业于东京大学物理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曾任职于剑桥大学,现任索尼计算机科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大脑和心的关系。主要著作有《创意脑》《大脑活用学习法》《大脑活用工作术》等。

《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一共分为五章,围绕如何灵活运用书籍才能改造我们的大脑,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办法。第一章对读书的好处做了很酷的概括,第二章对"聪明的头脑"应该如何练就给出了中肯的建议,第三章作者对于"怎样找到促进自己成长的书"给出了很私密的建议,第四章对如何把读书与人生设计相结合提出了七个可立即操作的关键点,最后一章作者精选了十本书(《浮士德》《悲剧的诞生》等)作为自己"一生的使用财富"与读者共享。

面对各种门类的图书,限于自己的见识和专业,人不可能完全钻进去探个究竟。因此作者提出了与"万事通"做朋友,从懂得知识的朋友那里借知识。作者讲了自己讲座时遇到的一件趣事,一个年轻的女孩问如何才能懂得更多的理科知识,他回答说:"你是文科生,假如现在开始读理科方面的书有些困难的话,那就交个理科的朋友,或者是男朋友吧。"

茂木健一郎深入浅出、直接明了地提出和解决了几个阅读的核心问题:

第1,阅读什么书最能锻炼大脑?

第2,怎样去阅读的"危险地带"探险?

第3,如何将读到的活用于自己的人生?

二、读什么样的“书”?

市场上讲阅读的书有很多,比如出版于1972年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把阅读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是目前读者接受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还有2016年出版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对有效整理读过的书的信息非常具有指导性。这两本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另外还有一些关于如何快速阅读的,我想即使再快,阅读的风景都值得定格下来。

要想更好地定格阅读风景,就需要选择更好的书去读。以作者的经验来看,纸本书最得人心。因为纸本书会带给我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就拿选书来说,书店里的纸本书给人带来的体验是网络上浏览封面无法替代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书店的海洋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在网络上我们就只能靠着关键词去搜索了。

从领域来看,需要选择各个领域的冠军书。比如传记类我们绕不过的就是《乔布斯传》《苏东坡传》,文学类绕不过的是《日瓦戈医生》《老残游记》,图画书类绕不过《感动大人的图画书》《幸福的种子》。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寻找各个领域的畅销书和常销书,因为它们代表了多数人"聊天的话题",从这些话题中会给人很多思考的契机;我们更需要寻找各个领域的专家,因为他们都是世界一流人物,都拥有"聪明的头脑"和"世界级知识"。

茂木健一郎列举了像一流人物学习的简单方法,比如他每年都会参加TED大会。这个大会的宗旨是"传播思想,分享生活",从科技、经济、政治、教育、艺术等行业中选拔最优秀的人去演讲。在现场,观众会对精彩的演讲起立报以掌声,对表现平平的演讲则会毫不客气地说"有请下一个"。作者听了这些演讲后感慨:

听过那些演讲,我们就能够意识到开阔的视野及想象与仅仅流通于国内的思想是多么不同,蕴含在那些演讲中丰富多样的思想拥有多么强大的震撼力。

这样看来,读什么书不仅仅是读自己喜欢的书,还应该打开视野,在社会范围甚至世界范围内去听、去看、去读。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阅读状态,要让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三、怎样面对阅读中的“危险性”?

一本书即使不能完全读懂,也没有关系。比如《悲剧的诞生》,上大学那时只是明白了酒神和日神分别代表了什么,以及他们有什么特征。等真正踏入社会工作后,真正地去独立面对各种困难时,酒神里的冲劲和日神里的保守就会展开拉锯战,于是生活和工作便有了各种各样的精彩和故事。

不管怎样,一本具有吸引力的书都值得我们带着冒险的精神进入其中。这就要求我们不是仅仅读我们可以轻松弄懂的书,而要有所挑战,有所冒险。如果阅读不去寻求更多的可能性,慢慢就会变成可有可无的东西。因为"读书带给人的可能不只是'有点危险',而是相当具有摇滚精神。这也是读书的真正乐趣所在"。

一本好书,必然具有摇滚的精神。而好的阅读者也需要有挑战困难和批判权威的意识。《堂·吉诃德》里的大战风车情节,《西游记》里孙悟空翻越如来佛掌心,《夏洛的网》中威尔伯可能被宰杀的命运,《不老泉》中人长生不老怎么生活的困惑,《秘密花园》中的秘密被大人发现了怎么办,《窗边的小豆豆》里的成长会不会畸形……所有主人公都面临着无与伦比的苦难,他们要想更好地生存,寻求更多的可能性,就必须去面对"九九八十一难"的苦难,甚至更多。

他们怎么去面对呢?当然需要摇滚精神。他们首先要突破周围人的眼光和态度,哪怕没有人理解也无所谓。然后他们还必须让自己变得强大,要不然他们的行为一旦被嘲笑,就会坚持不下去。最后他们必须去正面各种危险,并且要战胜这些危险。所有的人物似乎都具有一种"危险的智慧",而他们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可以引导人冲出现实的边界,去寻找更多的可能。

四、怎样把阅读活用于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阅读的好处,都知道如果只要坚持阅读,就会有好事情发生。可是谁能够坚持呢?如果真能坚持,谁又能去兼顾有难度的阅读和休闲的阅读呢?如果真的兼顾了,可是谁又能让自己真正变成阅读的杂家和专家呢?

看来,阅读这件事儿从来都没有捷径可走。只能脚踏实地去读。但是有一条定律我们值得相信:当你阅读年龄到了10年时,你会发现每天两三个小时的阅读是值得的。说来说去,就是需要坚持去做这件事。

茂木健一郎提出了七个关键点,把吸收到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第一要做一个"杂食"的阅读者:因为虽然不知道哪一本书会发挥作用,但是大量去读,在脑内总会形成优质的土壤。

第二要同时阅读多本书:通过收集各种人的观点进行对比,进而帮助我们看到更多的风景。

第三要打造属于自己的"阅读教典":苏格拉底的教典是《伊索寓言》,爱因斯坦的教典是《堂·吉诃德》,那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哪些书可以成为心目中的"阅读教典"?

第四要与"万事通"做好朋友:我们不可能什么都精通,我们只能从深入了解那些知识的朋友那里借来一些。

第五要区分"网络的轻松"和"纸质的高端":纸质书会带给人难以磨灭的体验,哪怕是在实体店去浏览书脊和封面。因为对书的记忆不仅仅是由内容构成的。

第六要分清好文章和坏文章:阅读好书多了,阅读的"危险性"多了,大脑自然获得了成长,对"好"与"坏"的辨识能力也自然提高了。

第七要恰到好处地运用"速读":快速阅读作为一种技能,不是让一个人去炫耀自己读了多少本书,而是让一个人带着自己的情感去辨别哪些书可以速读,哪些书需要精读。

七个关键点的核心就是运用和生活,它们也是《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的核心。阅读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更好的生活,又必须得阅读。

如果读书不去运用,不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不认真努力地去生活,阅读的作用就没能发挥出来。因为阅读不是仅仅会让认识字,或者说知道了某个故事,更为重要的是,要让文字和故事去改造我们的大脑,使我们的大脑更聪明,更有可能去把知识变成具有附加值意义(当然包括经济价值,因为好文章绝对拥有产生金钱的能力)的存在,把自己变成自己人生的创造者。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金陵余力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1211/1532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