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中国人数典忘祖 就什么都做得出来

—数典忘祖

作者:
中国专制主义长达二千多年。专制帝王虽然世袭和享有绝对权力,但有两样传统一直维持着对帝王的制约,一是敬天,一是敬祖。这两个传统的消失意味着绝对权力没有了最起码的制衡。没有对天的畏惧就无法无天;没有对父母对祖先的敬重,社会就只有赤裸裸的权力崇拜……

冬至,是华人“冬大过年”的家人团聚日子,明天的平安夜是西方人的家人团聚日子。从古到今,东方西方,都重视家庭,尽管破碎家庭、不幸家庭常令人叹息,但叹息中正含有对家庭价值的珍视。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位。

家,不是房屋,而是父母子女所形成的联结。抗战后期我从沦陷区逃难到后方,难民群尽管都流离“失所”,但家人还扶老携幼、拖家带小地维系在一起。那时候沿途有住家愿意收留难民暂住。有一副对联:“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国是破了,但家仍然在,而且处处有家。

《孟子.离娄》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民为本、家为本,有家才有国。当然,有“身”才有家,因此《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长顺序与逻辑。

中国专制主义长达二千多年。专制帝王虽然世袭和享有绝对权力,但有两样传统一直维持着对帝王的制约,一是敬天,一是敬祖。

从公元前1100多年的周朝以来,就有冬至祭天、夏至祭地的仪式。秦建立专制王朝的寿命很短,秦以后的西汉,由董仲舒提出“尊君”以巩固王朝统治,他虽主张“抑民而尊君”,却也提出“抑君而尊天”,也就是说,在君主的绝对权力之上,还有“天”在监察着“君”。所以皇帝称“天子”,要定期祭天,若遇天灾要视为“天谴”,皇帝往往要下“罪己诏”以改善施政。

帝王时代的尊天,一直延续到清末,北京仍然保有祭天的天坛旧址。

尊天,实际上也是基于要善待人民。唐代医神孙思邈说:“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意思是:善于讲天道的,必须应验于人,善于讲人的,必须本着天道。

中国的另一传统是敬祖。祭天是帝王的事,但祭祖就是平常百姓的事。自周朝宗法制以来,“孝”就是宗法制的重要部份,“以孝治天下”是古代帝王治国的基本思想。

在忠孝难两全的情况下,是孝大于忠。战国郭店楚墓的竹简《六德》上说:“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为了父亲,可以拒绝君主,但是不能够为了君主去拒绝父亲。孔子认为父亲儿子触犯国法,必须子为父隐,父为子隐。不能举报。

楚国的伍子胥因父亲和兄长遭谗害,被楚平王所杀,他逃往吴国,被重用,其后率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都城,为报父兄之仇,他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这桩复仇故事,先秦史籍如《左传》、《国语》等都加以赞美,《史记》的司马迁称他做“烈丈夫”。有这种孝大于忠的民众精神气质,在司法不公的社会,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恶政。

在无神论的专权政治横扫中华大地后,敬天、敬祖的传统已不复存在。在人定胜天和国家主义的思想治下,中国不断战天斗地,为实现“高峡出平湖”而破坏水土,包括建三峡工程。近十多年不断出现地震,不知是否与改变地貌的“与天斗”有关。

由家庭观念而延伸的敬亲敬祖传统,也被“没有国,哪有家”,和“不爱爸爸,不爱妈妈,只爱国家”的统治思想消灭了。只要看每年春运的人次有十几二十亿,就知道“有了国,没有家”已经是普遍现象。

敬天、敬祖这两个传统的消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绝对权力没有了最起码的制衡。没有对天的畏惧就无法无天;没有对父母对祖先的敬重,社会就只有赤裸裸的权力崇拜,即使父母过去被斗死,即使为了权力要举报父母,在党大于国、国大于家的观念指导下,就什么都做得出来。敬天、敬祖是中国的典与祖,抛弃了就是数典忘祖。

责任编辑: 赵亮轩  来源:苹果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1224/1537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