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国文化 > 正文

河南洛阳发现“千年粮仓”,粮仓内部储粮丰富,粮食保存千年不腐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这句诗出自杜甫的《忆昔二首》,通过“谷粮满仓”的细节表明了唐朝鼎盛时期的盛世景象。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对于这样一个国家而言,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中国历史上每一个辉煌盛世的背后都一定少不了粮食的支撑,于是,为了储存这些数量巨大的粮食,

古代统治者们修建了许多大型粮仓,这些粮仓分散在全国各地,就如同帝国的基石一般支撑着这片土地上的繁华世相,其中最为著名的粮仓当数洛阳的含嘉仓。

含嘉仓被誉为“天下第一仓”,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名声极响的粮仓,史书上对它着墨却十分有限,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专家在一次考古中发现了含嘉仓的遗址,这座可以储存数百万吨粮食的粮仓在真正浮现在世人面前,而且含嘉仓不仅储量巨大,而且保存技术先进,专家从几年出土地粮食虽然已经了数百年光阴的洗礼,却依旧没有腐烂,人们也可以借助这一座粮仓想象当年的隋唐盛世是何等气概恢宏。

那么,含嘉仓在当年究竟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呢?

一、盛世首库,天下粮仓

含嘉仓位于隋唐时的东都洛阳,是大运河的配套措施,聚集了江苏、安徽等各地的粮食,沟通的南北的粮食漕运,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座粮仓就是帝国生命线上不可或缺的一个节点,因此也有一些历史学家把它称为“盛世首库”。

含嘉仓始建于隋朝,占地庞大,总面积有43万平方米,其中圆形仓窖的数量在400以上,此外,还有许多小窖,因此,含嘉仓的储粮量十分惊人,根据史书记载,仅在唐玄宗天宝八年,含嘉仓就储存了583万粮食,占当时整个大唐帝国主要大型粮仓储粮总数的一半,因此含嘉仓被称为“盛世首库”,可谓是名至实归。

而且,在进入唐朝之后,含嘉仓的作用就更大了。唐朝统治者建都关中,但是关中地区雨水不足,而且地少人多,所产粮食根本不能满足帝国皇室和庞大的官僚集团的需求,而且唐朝实行科举以来,吸收了不少庶族子弟为官,官僚系统越发庞大,关中饥荒就成了不可避免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关中闹灾情的时候,唐朝皇帝就会带领朝廷官员前往粮食丰富的东都洛阳,一代女皇武则天长期居住在洛阳,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洛阳交通便利,是舟车交会之所,便于集中各地的粮食供应朝廷。

因此,在这个背景之下,唐朝统治者对于含嘉仓就更加重视了,根据唐朝的政令规定,凡是帝都东部地区的粮食,全部都储存在含嘉仓,因此当时的含嘉仓里存放着江苏、安徽、河北等各地上交的税粮,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粮仓。

综上所述,含嘉仓在隋唐时期,特别是唐朝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古训,特别是对于一个人口庞大的农业帝国而言,粮食几乎就可以等同于帝国的生命,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含嘉仓甚至是影响着整个天下的安危。

那么,含嘉仓中数量庞大的粮食从何而来呢?

二、租庸调制和大运河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储粮的话,含嘉仓也只是一堆巨型的仓窖而已,那么含嘉仓又凭何可以聚集如此数量的粮食呢?其实,含嘉仓能够集中这么多地区的粮食,主要依靠两样东西,那就是租庸调制和大运河。

谈及含嘉仓的粮食来源,就不可避免要说到隋唐时期的租赋制度,也就是租庸调制,租庸调制中的“租”就是指每个男丁需要要朝廷交纳一定数额的粮食,虽然每个人交纳的粮食数量都不是很多,但是当成千上万的人交纳的租粮全部聚集在含嘉仓,那么场面就非常壮观。

这么多的粮食要从全国各地运往洛阳,就需要另外一样东西的辅助,这样东西就是在历史上有着重要作用的大运河。

唐人曾经有一首诗:“闻说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说的便是大运河,大运河虽然在修建之时给百姓造成了深重的苦难,但是在其修建完成之后,对于国家社稷作用巨大,含嘉仓的粮食运输就是实证。

由于大运河的存在,漕运交通变得异常便利,在唐朝前期,水路上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运输体系,江苏、河北、山东等地的粮食都可以通过这条运输体系被运往洛阳,聚集在含嘉仓内,这有效地解决统治者的粮食需求问题,为隋唐盛世的开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含嘉仓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

它只是构成隋唐盛世的一个重要节点,他和当时赋税制度、漕运体系乃至其他许许多多的制度和措施一起保证了庞大的帝国能够有序运行,保证了这个国度的人民能够拥有顺遂安稳的生活。

那么,作用如此巨大的含嘉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又经历了怎样的兴废辗转呢?

三、含嘉仓的千年沉浮

万物兴亡,皆有定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长存不衰,含嘉仓也不例外,在它完成自己的使命之后,就退出了历史舞台,知道千年之后,再在考古挖掘中重临世间。

含嘉仓是依靠大运河而建,大运河的兴亡就直接关系到含嘉仓的兴亡,唐代后期,朝政荒废,大运河疏于管理,水量减少,漕运能力也大不如前,沿大运河修建的许多粮窖都被弃用,含嘉仓的利用率也无法与以前相提并论,一直到了宋朝末年,战乱频发,含嘉仓才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光阴如流水,滚滚向前,转眼又去数百年过去,时间到了20世纪七十年代,专家在洛阳老城区的北部发掘出一处大型粮仓,经过出土文物和文献典籍双重印证,最终认定这就是在隋唐时发挥过巨大作用的粮仓,至此,含嘉仓在黄土中被掩埋了数百年之后,再一次重新出现在了人世间。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不断为含嘉仓的设计发出惊叹,因为含嘉仓不仅规模巨大,设计合理,而且保存方法也非常科学,专家们发现在仓内保存了数百年的谷子竟然到出土时还没有腐烂,科研人员将这些谷物拿去种植,还能发芽生长,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总之,在千年的历史风烟中,含嘉仓辉煌过,也落寞过,也在泥土黄沙下沉埋过,含嘉仓就像是一个历经了世事沧桑的老人,在默默无言中向我们诉说着往事,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历史辉煌最好的见证。

结语:

红楼梦林黛玉曾经写过一首诗说:“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这种景象对于封建社会的老百姓而言,无疑是真正的盛世气象,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统治者画出了无数宏伟的蓝图,创造了无数的丰功伟绩,但是,老百姓的要求却一直很朴素,无非是衣食保暖而已。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与金石典章、文物制度相比,含嘉仓无疑是盛世气象更朴素的象征,

无数的粮食聚集在一起,规模巨大,震撼人心,代表着的万千庶民的温饱,在脂米流香中呈现出的是千家安乐,万户灯火。

责任编辑: 李韵  来源:爱殇历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507/1590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