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今日的英国人:积极右转,向帝国说不

作者:
川普说要美国优先,英国人说不和欧盟玩了。表面上这是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本质上这是一股反帝国的浪潮,是向"大政府,高管制,多种族,毁自治"说不的浪潮。以美英为轴心的,引领了世界潮流200年的盎格鲁-萨克逊文明,在全球化大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突然反潮流而动,其中蕴含着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生死决斗。

很多年前,熊叔看到一个词叫“小确幸”,它非常适合普通升斗小民的生活状态。小小确定的幸福,没有远大理想,没有宏大叙事,更没有世界大同的梦想。

如今,脱欧回到过去的小日子正深入英国人的内心。在上周进行的英国地方选举中,选民把更多的票投给了保守党,用选票表态,英国人选择了小确幸。

保守党控制了63个地方议会,从工党手中抢来了13个;地方议员赢得了2345席,增加了235个,选票汹涌地右转,保守势力再一次取得了胜利。

这是英国保守党自从2015年以来取得的第5次胜利,1次脱欧公投,3次大选,还有这次地方选举。

从左至右,自民党艾德·戴维、保守党鲍里斯·约翰逊、工党党魁斯塔默。

熊叔早就说过,世界的右转是从2016年开始的,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个就是英国脱欧,另一个就是川普当选美国总统。

川普说要美国优先,英国人说不和欧盟玩了。表面上这是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本质上这是一股反帝国的浪潮,是向"大政府,高管制,多种族,毁自治"说不的浪潮。

以美英为轴心的,引领了世界潮流200年的盎格鲁-萨克逊文明,在全球化大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突然反潮流而动,其中蕴含着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生死决斗。

有人可能会说,熊叔你是不是又在危言耸听,好吧,且让熊叔从头给你捋一下,英国人是怎样走向历史的“反动”的。

约翰逊和川普都不是省油的灯,一起推动了历史大变革。

01

英国工人阶级反了

5月6日的英国地方选举,是疫情爆发之后,英国第一次选举。在打了50%疫苗之后,英国的疫情大幅萎缩,选举终于可以举行了。

周五早晨,哈特尔浦(Hartlepool)的太阳照样升起,它的结果最早揭晓,而且结果还将预示着选举的走向。

为啥哈特尔浦那么重要呢?首先这里选的是下院议员,另外这里从1953年以来都是工党的地盘。只是这次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补选中,保守党候选人以15529票赢得压倒胜利,工党8589票。这个号称工党堡垒户的英格兰东北部城市终于陷落了。

这是一个以造船业为主的老工业地带的小城,随着老工业的崩坏,哈特尔浦显得那么破败,失业率高达10%,贫困率全国最高,社会服务陷于停顿,区内维多利亚时代的老房子也在崩坏。

哈特尔浦是众多全球化受害者中典型的小城。

这样的小城在英格兰东北部有很多,主要分布在约克郡,威尔士东北和英格兰北部地区。

这里在历史上倾向于支持工党。以传统工业为主,有大量以工人阶级为主的选民群体,被称为“红墙地带”,是工党的老根据地。

英国工党的兴衰和“红墙”有很深的关系,但是这个根据地,到了2021年的暮春,终于要崩盘了。

随后全国的大选结果出炉,保守党扩大了在全国的优势,从工党手中多抢来了13个地区控制权和235个议席。

工党的惨败不仅仅是一场政治游戏,更体现了英国人心深层化的转变,保守党在取得中央之后,又占领了地方。

为什么败得如此惨,很多政论家对此语焉不详,有的人说是工党改革不够彻底,比如在上届领导科宾奉行的极左政策丢失了大量选民,现阶段的党魁斯塔默爵士并没有做出特别的变化。

地方选举结果,保守党第一,依次工党、自由民主党、绿党,工党的颓败并无任何逆转。

像新冠疫情,对当届政府都是压力极大的危机,健康、人命、经济,每一处的处理稍有差池,都会在选民里丢分。

像西班牙的左翼政府,采取比较严格的封禁政策,导致大量小店关门,重创了西班牙经济。在野的右翼人民党利用这样的机会,大肆抨击执政党,从而在马德里大区主席选举中取得了巨大胜利。

反观英国,此时是工党在野,作为左翼政党,全世界左翼政府都主张封禁,主张人命第一,不考虑经济。

所以,当约翰逊政府采取的封禁政策,工党多数予以配合,没有利用民众反感自由被剥夺的心理进行反击。

这就是左翼政党的困局,自己拉出的屎,再臭也得吃下去。

当2016年伊萨克·汗,这位印巴裔人士成功成为伦敦市长后,英国左翼还着实庆贺了一把,他们终于攻克首都了。

但另一边他们却失去了工人阶级,红墙地区发生的变化和美国一样,来自铁锈地带的产业工人正在倾向于共和党。

工党之于民主党,保守党之于共和党,在英国形成了交换,就如围棋一样,工党开始占领城市,保守党占领了乡村。

可以肯定地说,英国已经完全右转,并且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这种趋势到底为什么发生的。

北部一排红色区域历来是工党票仓,被称为“红墙”,如今红墙正在崩塌。

02

英国人抛弃了帝国

2019年,英国拍了一部关于脱欧公投的电影——“脱欧,无理之战”,由熊叔喜欢的卷福主演。在这个电影里,导演用一段激烈的蒙太奇告诉人们,英国人想脱欧到底为了什么。

脱欧的故事,要从2015年英国大选说起,那一年的大选之前,是保守党与自由民主党组成的联合政府。

自从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上线以来,正是欧盟日益上升,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16年,产业链向人工更便宜的地方转移,欧盟带来了廉价劳动力。

英国人和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一样享受着全球化的利益,比如物价低廉,但他们也因此承受了制造业空心化的恶果,美国出现了铁锈带,英国的曼彻斯特、伯明翰这些工业区也逐渐没落。

英国人对欧盟越来越不信任,在2014年的欧盟议会选举中,独立党成为英国的第一大党,英国人把独立党的人选进了欧盟议会,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2015年,保守党党魁卡梅伦放出了狠话,如果他当选,就会在英国启动脱欧公投。

尽管卡梅伦本人是留欧派,但他知道保守人群中许多人需要脱欧的议题,他的如意算盘是,先以公投为诱饵上台执政,再通过公投否决脱欧,完美。

为了脱欧,保守党填进去两个首相,卡梅伦和梅姨先后因此而辞职。

即使有很多脱欧的迹象,但2016年的公投在留欧派看来并没有什么问题,2015年6月民调显示43%希望留欧,支持退出的只有36%。

当问到如果英国与欧盟重新议定欧盟成员国的条件,让英国的利益得到保障时,超过50%的人表示他们会支持英国留欧。

当时有140名国会议员,包括时任伦敦市长的鲍里斯·约翰逊也在其中,这与600人的国会议员比起来,声势也不太强大。

但是,脱欧派利用那些因为欧盟失去了工作,且不被留欧派关注的下层人群,就如电影里所说的,这样的人有300万。

被忽视的选民,决定了历史。

结果现在都知道了,英国人几乎倾巢而出,投票率超过70%,脱欧派以130万票的优势获胜。

这个结果可以视为“打响了反全球化的第一枪”,同样反全球化,主张美国优先的川普还要等半年之后才胜选上台。

只是当时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英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求脱欧。

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盎格鲁-萨克逊轴心文明的起源者的英国真不是浪得虚名。

对于欧洲,英国人的反对集中在了经济、移民、集中的权力机构三个重要方面。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下,英国人看到了欧盟被德国央行左右的一极霸权,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南欧各国急需经济救助,但在德国央行的压力下,在政治上卑躬屈膝。

土耳其加入欧盟的传言让英国人惊恐不已,他们仿佛已经看到大量持有土耳其护照的人堂而皇之地进入英国。

最后一点是对统一的权力机构的不信任,欧盟的政治机构层峦迭嶂,欧盟理事会、欧盟议会,充满了权力集中企图的机构,正在让欧洲走向帝国化。

欧盟有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底子,以德国为首的大陆国家,充满了帝国的遐想——欧洲发达国家的联邦,各民族的融合,从而获得某种强大的力量。

19世纪的大英帝国,每天从早到晚太阳不落,然而并没有卵用,最终还是分崩离析。

但这种帝国化的企图,英国人并不稀罕,这也是他们祖辈玩剩的,大英帝国早已解体多年了,再让英国人钻入德国央行控制的“神圣罗马帝国”,实在没什么吸引力。

帝国意味着融合,融合意味着集权,集权催生更大的野心,帝国总会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复活。

在历史上那些大帝国,无论是罗马、拜占庭、奥斯曼、德意志帝国,无一不是因为野心与集权导致了无限制扩张。

但帝国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帝国内部三山五岳,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宗教的人群聚集在一起,众口难调。其兴也速,其亡也忽。

帝国还代表了专制,集权,本来民主的罗马因为扩张走上了独裁,帝国的最终形式,都要剥夺人的自由,这是某种宿命。

英国是自治传统最深的国家,盎格鲁-萨克逊文明正好与集权帝国背道而驰。背弃欧盟就是反对帝国,对英国人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那么,英国人又是怎样发现了自己应该跑路了?

在《脱欧之战》中,卷福是竞选经理,他让手下找到英国给欧盟钱最多的一周3.5亿英镑,做成海报。

欧盟里有许多穷兄弟,这就意味着,人均GDP4.2万美元的英国人,要拿出更多的税金支付欧盟的入场费。

在2015/2016年,也就是脱欧闹得最厉害的时候,英国的净贡献额为107.56亿英镑,就算没有3.5亿,一周2亿英镑也是有的。

只是英国的医疗系统(NHS)在这次疫情冲击下,承受了巨大压力,重症病床频频告急,导致英国制定的策略只能压低感染峰值,甚至一度期望自然群体免疫。

钱到用时方恨少,在自己的社会系统尚有缺陷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英国人为其他人负责,仅仅是为了政治家们胸怀天下,世界大同的宏愿吗?

世界上任何人,轮到自己真的有一头牛的时候,都不会这样想了。反过来,回到家里,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成为了英国人最理想的状态。

英国人的“小确幸“是与左派的人类大同的宏大叙事完全向左的思路,只是这次,英国人决定不再为人人平等、消除贫富差距的伟大理想买单了。

03

盎格鲁-萨克逊文明的逆潮流而动

前天,英国新一届国会开幕,刚刚失夫寡居的英女王伊丽莎白,克制着自己的悲痛前往英国国会做了开幕致辞。

按照惯例,英女王拿着内阁给她准备好的演讲稿给大家讲了一下,未来英国的大政方针。

医疗、健保、发展经济,然后还有气候问题,这些给人感觉都是规定动作,但过去熊叔说过,英女王讲话(首相的手笔),绝不会无的放矢。

接下来,女王口风一转,提出了将“加强和更新民主和宪政”。她说,政府将引入一项法律,以确保选举的公正,保护言论自由,恢复行政、立法和法院之间的权力平衡,包括《选举公正法案》、《高等教育(言论自由)法案》、《司法审查法案》、《解散和召集议会法案》。

显然,这些法案针对了美国最近发生的事,强制英国选民在大选投票时证明其身份,需要出示带有个人照片的身份证件才能进行投票,以此确保选举的公平公正,防止舞弊。

并且在高等教育中针对美国的经验进行一些反制措施,预防政治正确控制教育系统。

英国在政治上的确更加老练,英国人对于最近席卷美国的政治正确、取消文化保持了高度警惕,毕竟他们的美国王子妃已经拐跑一个王子。

这种警惕也直接影响到了人民的政治取向。工党议员,前影子国防部长哈立德·马哈茂德(KhalidMahmood)哀叹:“伦敦的资产阶级(伦敦地区赞成全球化的左翼选民),已经被社交媒体上的激进分子裹挟,控制了我们的党。”

来自于巴基斯坦的马哈茂德是一个穆斯林,但就连他都对英国逐渐抬头的身份认同、取消文化等的左翼思潮产生了怀疑。

他说:“当然,他们的想法很好,但他们的政治,过于沉迷于身份,分裂,甚至是技术乌托邦主义。他们与加利福尼亚上流社会更类似,而与哈特尔普尔投票的人差别更大。”

马哈茂德非常准确地说出了目前英国左派的问题,他们脱离了原来的劳工阶层,痴迷全球化,痴迷远大的人类大同。

马哈茂德批评他们,把精力花费在试图推翻丘吉尔雕像上,而不是“帮助人们在世界上振作起来”。选民的爱国主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伦敦的“资产阶级”是最拥抱全球化的人。

许多政治评论者,或者议员总是从经济上寻找问题的结症,但他们忘记了大部分英国人在过去十几年的确享受了全球化的红利,但为什么人们还是要坚决脱欧?

英国很少有政治家如马哈茂德那样发现问题的实质——美国那些左派议题已经把盎撒老大哥的英国人民吓坏了。

工党貌似还不能适应人民的心态转变,更不愿意向脱离全球化方向顺应民心,那么在他们适应之前,保守党将会继续执政。

让英国左派更失望的是,当初他们警告人民群众的,脱欧损害经济利益的说法并没有成立,英镑在脱欧之后并没有意料中的暴跌,对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英镑分外坚挺。

过去在人们与政客的认知中,年轻人更倾向于左派观念,在英国,千禧一代(80后、90后)围绕“文化大战”问题,特别是移民,种族,性别和性取向以及英国退欧的问题更加左倾。

千禧一代根本不甩英国的民族传统,而更受电影、视频博客、流行音乐、广告商和教育系统等国际思想的影响。

但到了Z世代,也就是95后到00后这批人却逐渐趋于保守,这也反映了英国人某种趋势。

英国z时代支持工党的比例逐年下降。

2015年英国脱欧冲击发生之前,一名18岁的年轻人有73%的机会投票赞成左翼政党,而2019年这样做的机会只有67%。

研究年轻人政治取向的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分校的教授埃里克·考夫曼认为,Z世代的年轻人对政治正确非常敌视,这导致了年轻人逐渐趋于保守。

熊叔听说,近期看现象,中期看趋势,远期看结构。

那么无论是近期的选举现象,还是中期在脱欧、经济独立方面的趋势,英国都明确显示出向右转的倾向。

倾向保守,向帝国说不,是目前英国的大趋势,是否再导致Z世代年轻人进一步右倾,从而产生年龄结构上的转变,正是未来五到十年可以观察的前景。

至少就目前而言,在全球化、政治正确的滔天巨浪中,作为盎撒文明老大哥的英国已经停住了脚步。

这股由脱欧与美国优先形成的逆流,将推动一场深刻的社会运动,未来如何,非常好看。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劳恩(右):不多坐会?约翰逊:不了,您先忙,我还要回家抱孩子。(设计台词)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万维读者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518/1594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