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海外生活 > 正文

中国美学泰斗、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在美国逝世

中国著名美学家、哲学家李泽厚,美国时间周二(2日)在美国科罗拉多逝世,享年91岁。李泽厚着有《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等,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学术自由派及“美学热”的代表人物,曾因批评政府处理六四事件导致作品被禁。有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学者认为,李泽厚在90年代的著作《告别革命》为中国革命史观开辟了新观点,对学术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李泽厚:“美学是很麻烦的问题,也是很复杂的题目,包括中国美学,也是很麻烦的问题。”

中国著名美学家、哲学家李泽厚,于美国时间周二(2日)上午于美国科罗拉多逝世,享年91岁。这个消息是由他的学生、文化学者赵士林周三(3日)在推特公布。

李泽厚于1930年生于湖南,1954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同时是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以及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在上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中,李泽厚被青年人尊为“精神导师”,在知识界极具影响力。他笔下有合称《美学三书》的著作,包括《美的历程》、《美学四讲》、《华夏美学》;亦着有《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等。他曾到世界多所著名大学任访问或讲座教授,包括曾在2002年到香港城市大学任客座教授,谈到中国传媒美学。

李泽厚的学生赵士林周三在其推特公布李泽厚逝世的消息。(取自赵士林推特)

李泽厚:“美学是很麻烦的问题,也是很复杂的题目,包括中国美学,也是很麻烦的问题。包括这个词就很讨厌,美学这词,中国本来没有这词的,是20世纪初从日本, 日本人搬过来的词。”

为自由派知识分子 曾批评政府处理六四手法

李泽厚亦关心中国社会发展。在六四事件中,李泽厚联同刘再复、戴晴、严家祺等共12人曾发表《我们对今天局势的紧急呼吁》,要求中央当局将这次学潮定性为“爱国民主运动”。李泽厚的作品后来因此被禁,并在1992年移居美国。

2014年5月9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讲“伦理学研讨班”的李泽厚。(华东师范大学网站)

李泽厚是90年代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宣扬“告别革命”中的代表人物,主张以“改良取代暴力革命”。

中国近代思想史专家:李泽厚著作《告别革命》 为中国革命史观开辟新观点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黄克武,周三(3日)接受本台访问说,自己曾与李泽厚见过几次面,认为他在90年代与流亡海外学者刘再复撰写的《告别革命:李泽厚刘再复对话录》,为中国革命史观开辟了新观点,为学术界带来极大影响力。

黄克武:“《告别革命》让我们抛弃了两岸国共两党的以革命为中心的史观。(李泽厚更早一些文章也谈到)是不是我们不要先假设革命一定是正确,一定是好的,是一个必然要走的历史道路。他开始看到更多元、广泛的近代思想世界。除了革命派,改良派也是不是也有很大的贡献,这也是过去在革命史观上不太有人谈。”

2014年5月9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讲“伦理学研讨班”的李泽厚。(华东师范大学网站)

《告别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黄克武认为,从李泽厚多篇文章来看,他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而当年有不少学者认为,相对上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主张是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因此黄克武认为,《告别革命》背后有着“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时代意义,也引起不少争议。

黄克武:“中国的官方意识形态,有时候能做不能说。你可以去改革开放,可以不谈意识形态,可以以和谐代替阶级斗争。但是你不能说,说的话意识形态的主轴还是一个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形态。在中国大陆思想界里,我觉得他比较能够逃脱官方马克思主义的限制。即使在70、80年代有限的空间里面,做出一些学术上的研究成果。”

黄克武慨叹,著名汉学家余英时与李泽厚先后去世,随着这群花果飘零的学者的离世,或是象征一个时代的结束。余英时曾评价李泽厚通过书籍,“使得一整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从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中解放了出来”。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1104/1667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