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环球旅游 > 正文

它至今生死未卜,全世界都在揪心

俄乌争端纷杂混乱的信息报道中,一条极为特殊的信息牵动了全世界的视线:

停放于霍斯托梅尔机场的AN-225运输机,可能已被战火摧毁。

据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乌克兰方称AN-225被摧毁,而俄罗斯媒体人士对此进行了辟谣,真实情况尚未确定。

乍一看这条信息在当下的节点里并不特殊,战火纷飞,平民尚处于生命威胁的边缘,机场又是“兵家必争之地”、设施容易遭到破坏。

信息能吸引大众目光,只因AN-225太特殊——

它是人类迄今创造的最大单体飞机,全球唯此一架,是公认的、航天工程史上的杰作。

与其他飞机的机型对比

且大概率,它会是人类最后一架超大型运输机、再无来者。

AN-225倘若被炮火摧毁,我们极大可能地、永远失去了这一工业奇迹。

搭载航天飞机“暴风雪号”进行飞行的AN-225

01

天津见证了

它最后一次飞行

AN-225运输机,代号Mriya,意思是“梦幻”。国内一般称之为安-225。

实际上,它在遭遇战火前的最后一次商业飞行就是飞往中国天津滨海机场。

2022年1月7日,AN-225进行了新年的第一次飞行,执行天津滨海与热舒夫(波兰)之间的商业货运包机任务。

不少国内爱好者顶着霜冻、去拍它的“新年第一飞”,却没成想也是最后一次。

飞机于热舒夫机场降落时,遇上了大雾。

机场边上等候着观赏这架巨型飞机的人们,幸运地看到了AN-225拨开云雾、划破天际的景象。

它隐身于雾中,涡流激荡开水气,壮观的景象犹如传说中的摩西分红海。

国内的飞机爱好者用《逍遥游》中的句子形容它: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但也是这场大雾中的降落出现了意外。

1月10日飞机着陆时,主起落架支撑固定起落架位置的传感器螺栓突然被震断。

在波兰机场进行事故修复后,AN-225再次飞往天津滨海机场,并在短暂停留后,回到了位于乌克兰基辅的安东诺夫机场进行维修。

直到俄乌争端开始,它都被保存在机库中修整。

目前AN-225所属的安东诺夫公司表示,在专家进行评估前,他们无法确认具体状态。

而据中国“海丝一号”SAR卫星获取的最新图像显示,AN-225的情况极为不妙。

国内普通网友第一次关注AN-225或许是在2020年,它被用于全球范围内的抗疫物资运送。

2020年4月12日它抵达天津滨海,一次性装载了700万个口罩、数十万件防护服及护目镜、呼吸机等物资,然后将其运往波兰首都华沙。

尽管是深夜抵达,依旧有很多飞行器爱好者驱车赶往机场围观。

AN-225所到之处,都会吸引大批爱好者“追星”。

一位中国民航大学的学生告诉我们,后来AN-225再一次备降天津时正是下午,所有人都听到了它的轰鸣。

“校区在机场附近大家听飞机听多了,只有它是不同的,压迫感太强了,它降落的动静不可能和任何一架飞机混淆。”

那天他的许多同学都翘课去看AN-225,他觉得半个校区都出动了。

听说飞机可能被摧毁的消息后他不由得感慨惋惜,如果1月那次飞行没有出事故,或许它还有可能飞在战火之外。

仅在2020年第一季度,AN-225就运输了总计1300吨的防疫物资。

彼时紧迫的疫情当口,海运陆运容量大、速度却太慢,空运最快、可运量有限。

放眼全球范围内,AN-225几乎是最优解。

所有商用运输机当中,只有它能载运超过一百吨的货物、且在数天之内就将防疫物资运送到位。

纪录片《工程大惊奇》中曾透露,AN-225的最大起飞重量高达705吨。

这是什么概念呢?《超级大搬迁3》中记录过一次惊讶世人的工程,是把一栋几十米高、700吨的大楼整体搬迁,经过计算,大楼底下需要一百九十二个轮子才能拖动。

而AN-225,相当于驾驶着这栋大楼飞上天、飞向数千米乃至万米的高空。

02

能装下火车的AN-225

在大小与运载量上,它是毫无疑问的空中王者。

2001年,它创下了一次性运载5辆主战坦克的世界纪录,运载重量约为279吨。

世界上其他所有飞机运载量都在100吨以下,它这直接翻了一番。

纪录片《工程大惊奇》中的模拟画面

骇人的“体重”让它每一次落地都趋于极限,几乎没有犯错的余地。

为了缓冲、分散冲击,它的起落架上足足装了32个轮子。即便如此,落地瞬间轮胎也会被加热到华氏250度,并激荡起巨大烟尘。

AN-225的运输舱巨大无比,内部看起来不亚于一艘巨船。

如果改造成客机、按重量估算,它最多可以载客约两千人。

这相当于,如果一所中等规模的中学想集体旅游,AN-225能给全校师生一窝端了。

当然,它的运输费用也不可小觑。

AN-225每飞行一小时就要消耗约15吨的燃油,相比之下,常见的波音737客机每小时耗油量是2.6吨左右。

高额的燃油消费与独一无二的运输量,让它的租金高达每小时3万美元。

依旧有许多公司愿意雇佣它,毕竟,“你将得到世界上最大的飞机”。

不会再有飞机像它一样,甚至能装下近40米长的有轨电车组件。

2013年AN-225曾抵达石家庄正定机场,在那,它装走了“祥龙”号有轨电车、出口土耳其,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它运轨道车辆。

飞机运火车,历史头一遭。

灾难电影《2012》里主角们逃生驾驶的大飞机原型就是它,机翼上足足有六个引擎,电影中还一口气撞倒了埃菲尔铁塔。

主人公们最后驾驶着机舱内的豪车、从机舱尾部冲了出来,落地青藏高原。

实际上,电影里的机舱尾部出口完全是虚构的,真实的AN-225只有机头一个出口。

运输货物时机头打开,像贪吃蛇那般、把货物吞进肚子。

巨大的运载量势必得益于AN-225巨大的身体,它的翼展面积就达到了900平米左右,机身长度84米。

人站在地面上看它,就仿佛看一座大山。

1903年莱特兄弟进行第一次机动飞行实验时,飞行距离是37米,这被认为是现代飞机的鼻祖。

但如果把这趟距离换算到1988年诞生的AN-225身上,莱特兄弟还没从机头飞到机尾。

短短85年时间,飞行器技术的进步跨越时代。

AN-225诞生于苏联的航空计划,原目的是将航空飞机暴风雪号送入宇宙。

暴风雪号本就体型不小,它需要的是一艘前无史例的巨型飞机,科学家们计算出相应大小时,意识到这将不亚于童话中的方舟或飞艇。

技术人员至今回忆AN-225的建造过程,语气都会兴奋而澎湃。

“每一个人的眼神中都充满斗志,渴望投入尽可能多的知识和能力。”

他们知道,自己将走入人类的航空工业还未曾涉足的领域。

03

诞生与末路

都是值得被铭记的历史

1988年,AN-225出厂,并于12月21日在基辅进行了第一次试飞。

你可以想见,那一刻人们有多震撼。

它被建成的瞬间就已经打破了100多项世界纪录,30年来已经创造了250项世界纪录。

科学家将首次试飞形容为,“平稳、漂亮、从容、优雅的起飞”。

1989年,这架飞机背负着暴风雪号在巴黎航展上首度向公众亮相、出尽了风头。

当时的工作人员环顾四周,发现“围观玛利亚的观众,比其他所有观众加起来还要多”。

大约所有人都明白,自己正在见证历史的诞生。

纪录片中试飞员回忆,“我骄傲地走来走去,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是这架飞机的试飞员”。

不论你是否是航天爱好者、是否拥有专业知识,只要看一眼AN-225都能意识到——它一定是航空史乃至人类工业技术史上的明珠。

遗憾的是,我们也在见证历史,见证的是这架工业奇迹的末路。

89年5月12号,AN-225完成了首次暴风雪号的背负飞行。

场面之震撼,让许多网友至今还会在它的飞行视频中惊叹且疑惑,怀疑这是不是电影特效。

这场背负飞行直接让AN-225航空界图腾般的存在。

它被寄予过很多情感,但最广泛、也是撼动所有人的一种,一定是AN-225之于人类征服天空、登峰造极工业情怀的象征。

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暴风雪计划无以为继,AN-225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2002年,暴风雪计划中被认为最后一架有飞行能力的航天飞机因库房坍塌而被摧毁,宣告了计划的彻底终结。

AN-225与它的原型AN-124被规划给它们的生产方安东诺夫设计局,后移至子公司安东诺夫航空公司麾下。

长久的时间内,它被封存在机库中落灰。

原因很简单,它的飞行与维修耗资巨大、彼时需要用上它的运输需求也太少,AN-225一度被视为AN-124等同系列飞机的备用零件库。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只有这一架、独一无二的一架。

计划中,AN-225本会生产两架。

但第二架只是半成品阶段时生产计划便中止了,AN-225成为“孤儿”。

改造或启用一架没有复制品、替代品、部分零件特殊到只有它使用的巨型飞机,对技术与资本都是巨大考验。

它所使用的D-18T涡扇发动机就是特殊的,由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生产,但需要依赖俄罗斯提供技术与零部件支持。

每个发动机拥有七万马力,等同于400辆普通轿车。

所幸,21世纪到来后科技与贸易的飞速发展扩大了重型空运的市场。

安东诺夫航天公司在对小一号的AN-124进行商业运营后,看到了百吨级大型单向货物的商业价值。

斥巨资对AN-225进行了改装,更换部件、让它更轻,并重新投入使用。

毫无意外,AN-225成了被世界追随的“航空明星”。

它所到之处都会引起轰动,2016年5月15日它运载着重型发电机抵达澳大利亚珀斯。3万人为了看它涌入机场附近,造成交通堵塞。

很多人甚至提前几天就在此扎营,只为抢占观看地点。

这趟航行过程中,AN-225于印度进行中转、补充燃料,机场甚至给机组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机场的工作人员也成批地涌入停机坪“追星”合影,称其为荣幸与骄傲。

AN-225抵达天津滨海时,网友@zifeilau航空视频还上传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塔台对话。

当时塔台通知华夏0669飞机原地避让、别再往前滑了,因为“这边落地飞机是大飞机、比较大”。

机长过了一会后试探性地问,“这是那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是吧?”

塔台回复“对”后,机长深深地叹了一句“哦~”

“请稍等一会”“好吧~”

小飞机的即时感受大约是“个头大了不起啊?”“抱歉,个头大真的了不起”。

AN-225与其他飞机并排停着时,个头是普通飞机的几倍。

对机场而言,接纳AN-225不仅需要足够宽、供其转弯的跑道。

还需要航班不忙碌,因为它起飞前上跑道后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暖机”、确保六台发动机稳定工作。

起飞后约有15分钟时间内,机场会受到它的尾流影响、没有飞机可以降落。

一前一后,少说也得有半小时、四十分钟的时间被搭进去,耽误其他航班。

实际上,多年的重物运载、高强度使用早已让AN-225难当,一度被迫停飞进行大修。

大修后于2018年,才再一次进行商业飞行。

它诞生的三十余年间,世界上再也没有如此规模的超大型运输机被制造、投入商业使用。

无法估算的成本令所有公司退却,从今往后的多年时间内,人类也大概率不会再拥有此等巨型运输机。

曾经,绝大多数飞行爱好者会认为AN-225的归宿大约是博物馆。

被展览在灯光与目光之下,成为被封存的奇迹。

无人料到这架工业杰作的归宿会如此意外而荒唐,奇迹的消失只需要一场炮火。

但在战火中,它的结局似乎又不让人意外。

战争的底色便是无情,它摧毁一切、造成沉思百年的悲痛后果之前,从来不会发出质问人心的预警。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Vista看天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03/1715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