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立此存照:上海抗疫求助:新冠是病,其他的就不是病了吗?

3月27日,上海突然宣布从第二天开始分两个阶段实施封城措施,以遏制新冠疫情的快速蔓延,包括在浦东、浦南和临近区域先实施封控,开展核酸筛查(4月1日解除封控),再在浦西地区实施封控,开展核酸筛查(4月5日解除封控)。

不过对于这一政策,官方在通稿中并未使用“封城”一词,仅称之为“封控”。但在“封控”期间,官方要求限制地区各居民“足不出户”,人员和车辆“只进不出”等,诸多封锁与限制举措令社会生活停滞,致使当地同样出现了“物资抢购”、“就医困难”、“企业大面积停工”一系列问题。

与此同时,微博官方推出了一个名为“#上海抗疫求助”的超话(同时也有长春、吉林):

在这一话题下有许多上海市民就生活、就医困难等进行公开求助,目前阅读量达2700万,经查,话题下的多数内容与病患得不到相关救治有关(其中还有大量癌症病患),这显示出当地的医疗服务保障存在极大困难,而“封控”政策更加剧了原本的民生困苦,甚至出现了医疗挤兑情况。

以下是“#上海抗疫求助”超话下部分网民求助帖内容:

更多请看话题:#上海抗疫求助

此外,29日晚一位微博用户@redsyp发消息称,自己77岁的父亲正处在血透治疗过程中,但近期核酸检测查出阳性,而上海浦东新区疫情封控管理不当导致老人在救治期间去世,希望通过网络呼吁求得真相,讨回公道。目前这篇帖文受到广泛关注。

以下是帖文全文:

@redsyp:我的父亲沈瑞根,今年77岁,家住浦东新区北蔡镇(北中路408弄),由于糖尿病肾衰竭正在血透治疗过程中,每日需高血压药、糖尿病的药、胰岛素、肾病药、脑中风药续命,因为浦东新区疫情封控管理处置不当,导致我父亲从一个尚能自主行为的老人,在55个小时内无辜惨死。

事情脉络如下:

3月26日,应新区疾控中心要求,我父亲在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做血透,因疫情封控我与弟弟无法出行陪同,唯83岁母亲伴随。

16:00父亲做了两次核酸,显示阳性。

22:00左右,父亲被要求送进急诊大厅的发热门诊隔离区,母亲核酸阴性需120急救车送回家,因4、500人排队,被告知需等待7-8个小时,只能独自一人坐在发热门诊大厅长凳,期间随身药物已用完,且已无法回家取药。

3月27日,浦东医院告知不接受阳性病人做血透,父亲由新区疾控中心安排转运去君爱康复医院,但由于120急救已经超负荷调运,父亲一直未被安排。

3月28日8:50老父亲终于由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转送至上海君爱康复医院进行隔离。

在君爱康复医院父亲在隔离病房无医生无护士进行照料与问询,除病友外父亲独自一人。

16:30接到通知阳性病人可转至周浦医院做血透,但由于周浦医院人满为患,所以终止了他们这一批人过去(我父亲此时已四天未做过血透)。

21:30父亲同病房病友电话我,告知父亲出现呕吐昏迷现象在20:40由120急救车送至周浦医院ICU病房。

21:52左右,父亲亡故,无人告知家人。

3月29日9:00我拨通了周浦医院ICU电话,当班医生回答我说:你父亲沈瑞根于3月28日晚21:52在ICU病房因长期未肾透析造成的心肌衰竭而死亡。

我们的疑问:

1.我们被明确告知需要做血透的转去周浦医院,无需做血透的转南华医院或者雪野路世博方舱医院,疾控中心要求转去君爱康复医院到底是怎样的安排,有没有与君爱康复医院交代过我父亲的病情与如何照顾?君爱康复中心只有一个医务室,是谁用怎样的标准来认定需要做血透的重症病人可以在这里被照顾?

2.君爱康复医院隔离病房在3月28日我父亲入住后对我父亲做了什么?我父亲需要做血透为什么没有医生没有护士来照顾与问询?

3.我父亲于3月28日晚21:52分已过世,为什么周浦医院没有人与我们家人联系,如果3月29日我们不电话至周浦医院ICU病房,是谁会在什么时候与我们家人联系?

4.3月29日10点疾控中心秦姓工作人员告知我们父亲还在抢救中,而此时父亲已经死亡12个小时以上了,疾控中心对待生命是怎样的一种敷衍态度?整个过程中,疾控中心是不是除了在数字上安排各种病人去到哪里,之后就完全与他们没有关系了,我们至今也没收到疾控中心的任何电话,哪怕一句安慰。

得知这个情况后,我与弟弟悲痛欲绝,亲戚朋友也是震惊与悲切,更多的是不解,一个活生生的老人怎么就走的这么孤独与凄凉,疾控中心与医院的态度以及这次的疫情原因,我们还能见到老人最后一面吗?家中83岁的老母亲我们也不敢告诉,她还在孤独的一个人接受着这次封控筛查,她知道后会是怎样的情境我们无法想象。

在此希望社会和媒体帮我这可怜的父亲还原这几天的真相,讨回一个公道。

以下为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摘自网民评论:

lisa_loveF要做活神仙:不看日期……我还以为是2年前武汉的新闻,2年了,武汉那么惨痛代价换回的防疫经验怎么到了今天在上海政府面前还是白纸一张呢,苦的永远是老百姓。

发锕发:为什么政府的无能要让底层群众买单啊??

shansegg:不要因为新冠,而剥夺了其他人紧急治疗的权利。

plustenhhh:清零闹剧不休,次生灾害不止。节哀顺变!

Amon_Jq:新冠是病,其他的就不是病了吗?

北新桥儿的豆汁儿:天天说清零病毒为保护老人,可是封城封医院有基础病的老人得不到治疗反而提早去世难道是我们能接受的吗?一个为了救人命实施的政策到头来害死人更多,这还不该修改吗?

布拉格叽格叽:我家也是已五天没有透析,联系相关部门负责人,昨天推到今天,今天推到明天。

伊伊是我也是Yina:上海这次防疫真的差,乱七八糟!死鸭子嘴硬。

willfulboy:说白了,现在已经医疗挤兑了。一方面是抽调了大量资源去做核酸检测,另外在阳性分诊上耗费资源,导致最终无论是阴性还是阳性的病患都无法得到充分治疗。

小贝壳游游游:慌乱政策之下,被漠视的生命,文字看得心痛!一次次血的教训,希望更多人关注,至少给家属一个说法,也希望疫情政策能合理化、人情化。我们都有家人,如果今天我们只是旁观者,以后这样的事必定还会发生!!!

啃一口笨蛋猪猪:疯了吧新冠不一定会死有些病肯定会死啊!

九九棒:太可怕了,之前武汉血的教训还不够吗?

晚风_NightBreeze:只要不是死于新冠,就算中国赢了。

小闷姐:无人死于新冠,却有人因新冠而死。

甜蜜特脆奶油豆:不是说动态清零是为了保住国内老年感染者的性命吗,保到哪里去了。

花姳无名:用科学对付病毒一点都不难,难的是用政治对付病毒!

爱跑步的白菜:权力也挺可怕的,能让人生,也能让人白白送掉性命,还无处申冤。

小蕊蕊de妈妈_萍萍:很多病比新冠更可怕!比如肿瘤病人的上疗时间、尿毒症病人的透析,胸痛、脑溢血病人抢救是否及时;一旦拖延治疗可能就真的会影响生命.而且得了新冠又有基础疾病的这些老人,就会是把双刃剑;上海真的病了~~~同样住浦东的我,希望我长大的城市可以早日康复。

_连伊娃:这是人祸!疫情至上就可以草菅人命吗?

肆月天小姐:时至今日,新冠已没有想象中可怕,可怕的是因为一刀切的风控对有基础疾病人的伤害。因为大家都怕问责吧,因为防疫疏忽从上到下会免职很多官员,但是其他疾病的人得不到有效治疗的后果,他们并不用负责。

貂貂酱:他本可以活下来,却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力。剥夺他生命的不是新冠,是这混乱的防疫。如果没有问责,是对生命的亵渎,违背了防疫的初衷。

知知落落:有天晚上值班,收了一个急诊病人需要做CT,但是CT室之前给几个发热的病人用过,要求至少要2小时以后才能给我们的病人做,小医院没有其它多余的CT室了,出了事就是医院负责,还好这个病人不是很危急,要是有需要立即做检查的,等不住了怎么办,那些制定规则的、从未在临床待过的,更本就是瞎指挥。

张俊扬导演:城市疫情严重,医疗系统就会严重瘫痪,其他病患根本进不了医院做治疗,导致病情恶化,这难道不是有很大的漏洞吗?

人类失眠图鉴:各种支持一刀切懒政的朋友们,说要放开的时候你们坚决反对说能不能考虑考虑老人孩子,放开了老人孩子怎么办?抵制海外同胞回国说他们回国带回病毒家里的老人孩子怎么办?现在有老人走了,跟放开和海外同胞无关,你们说如果医生救了这个老人就会有更多老人去世,话都让你说了,反正只要不是你家的就行呗。

讲了也白讲:现在上海一塌糊涂,混乱不堪,食物供应和医疗保障都出了大问题。

Lloyd_Bank:那些口口声声说为了大局的人,还未曾体验过当自己是被牺牲的代价时是什么感受吧。

麦卡PULP:资源错配的结果就是没有一个落好的,重症慢性病和突发疾病该得到治疗的得不到治疗,大部分不需要药的可以自愈的空占病房,可以居家隔离的密接集中在一起,一阳全阳。说好的专业人干专业事呢?还是说责任都在无知群众头上?

你是不是诸:死在新冠上的还没有因为疫情上的人多了,这防疫防了谁?

尘缘情话:新冠感染者是病但现在多的是无症状,既然是无症状就说明不严重,为什么要因为这些让一些需要救治的人送命?!这肯定是个错误。

竹香烟雨:除了新冠以外的病都不叫病了?

若水翎惜:对您家人的遭遇表示深刻的同情,希望您和家人节哀顺变。我是这次我们街镇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者,看到了最近太多悲惨的实例,理解但也很无能为力。我们部门起先平均每天收到十几个血透或者化疗病人的电话,各种严重的情况。后来让他们反馈给居委,再统一报给我们,上报疾控中心。

若水翎惜:反馈→上报→等安排→流转→转运,过程线长,人数又很多,过程中被耽误而延误病情的数不胜数。甚至还有很多紧急突发状况拨打不进120、疾控,电话早已被打爆。我们不断反馈,不断催促,但无奈于资源紧张和流程规定等问题…很多时候不是不想帮忙,是尽力了也无法个个圆满。已经好久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了。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CDT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31/172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