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亚洲抗通膨的作法奏效:瞄准供给而非消费者

亚洲各国抗通膨,采取比西方国家更具针对性的做法,包括出口禁令和价格。图为印尼传统市场。(路透)

亚洲各国政府在抗通膨上采取了比西方国家更具有针对性的做法,其中包括出口禁令和价格管控,至少目前看起来奏效。

尽管通膨仍是严峻的挑战,此区的措施让民众免于部分价格上涨的影响,意味央行不必急升息。但这些措施也将部分成本的负担由消费者和小企业身上,转移到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上。

印尼零食制造商Mayora Indah的投资人关系长Baskoro Santoso说:“我们还没看到购买力疲弱。”该公司去年下半已调涨产品售价,并没有对业务造成实质打击。

印尼上周将能源补贴提高240亿美元以控制能源价格,它先前才刚取消具争议性的棕榈油出口禁令。尽管这个东南亚最大经济体的许多零售商仍不得不将价格上涨转嫁给消费者,但家庭需求依旧强劲,通膨率维持在央行2%-4%的目标范围内。

在南韩,政府设有电费上限,为三星电子和现代汽车等全球制造商提供了竞争优势,也有助缓解对家庭可支配所得的冲击。

不过,电费上限挤压到国营的韩国电力公司,该公司因燃料进口成本大增,单季亏损创新高,升高政府注资的可能性。

印度本月禁止小麦出口,因热浪导致产量减少,国内价格攀抵历史新高。

在泰国,总体通膨率刚超过央行的1%-3%目标范围,但央行总裁已承诺继续为经济复苏提供货币支持。尽管如此,泰国许多零售商仍备感压力,因为顾客拒绝接受涨价,光有政策帮不了所有行业。

水果出口商 Chotakkarasup的总裁Radavadee Ratanachaiuchukorn说:“榴莲季的高峰期通常可以赚大钱,但成本上扬,我们几乎无法获利,不得不对新订单提高价格,否则活不下去。”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经济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527/175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