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卡尼吉亚:同情因疫情被封控的祖国人民?对不起(图集)

作者:

而令人遗憾的是——那种推动着我不断思考、分析、尝试、努力把“旧版”升级为“新版”的力量,是因为移民这么多年,问那个问题的人一直都不断地有,不断地出现……

甚至,你信吗——这些年还越来越多了。

你们说,在整个微信的各种联系人、群聊、朋友圈当中,在很多人眼里的我这个早就被定性为“二等公民(当然其实是三四等啦,自己拔高一下)”、已经形成“历史文件”的人,怎么好意思、怎么有资格,有一天舔着脸去同情祖国那些呜呜泱泱的一等公民们呢?

那不是传说中的“忘本”吗?

三、作为负能量关注者,我也配?

从很早的时候开始,身边的很多朋友就常问我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老是盯着那些负面的东西?

直到去年,我因为家乡省份高考人数和分数线都远高于其他省市、而发朋友圈表示不满的时候,下面的很多回复依然是这个节奏——

“你还是这么不成熟,总是负能量。”

“过好自己的日就行了,为什么老盯着阴暗面,多感受正能量。”

而如此回复的朋友,好多都是人在故乡、孩子高中、很快要面对那个“高考分数线”的朋友。

说实话,他们的回复让我努力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确认了一下——眼下是他们在故乡、我在加拿大;而不是我在故乡,他们在加拿大。

上面这个例子,其实只是很多例子中的一个,而我之所以把它拿出来唠叨,是因为他们总让我感慨祖国那些“最好的人民”——即使他们长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号称最爱的孩子走向那个“系统性”不公,一旦有人探讨这种“不公”,他们首先能想到的居然还是“正能量”。

当然,他们同时还有智商和心情去问我“为何要到国外去当二等公民”、以及动辄饶有兴趣地促膝热议美国的那些“种族歧视”事件。

很多时候,我都对祖国官方媒体那些充满“喉舌”气息文章里的一句话表示信服——“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民。”我觉得这句话,是喉舌们真诚、发自肺腑的声音。

因为如果我是喉舌,我也会发自肺腑地觉得自己遇到了“最好的人民”。

所以,每次面对这些“最好的人民”,我总是感到自惭形秽。

远的不说,甚至也不说“锁链女”等等那些刚刚过去还冒着热气的热点,就说还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吧。

俄乌战争这件事之所以是个很好的例子,因为这是所有“争议话题”里拥有一个不仅体现立场、还特别能体现智商的元素,那就是——

怎么现在支持俄罗斯、居然都TM成了“爱国”呢?

挺俄!陆网友买爆俄罗斯国家馆商品3天交易逾2200万俄商驻华大使拍片致谢

于是,俄乌战争爆发之后,我有一天发了一条从“传统文化”角度来看应该属于“爱国”的朋友圈,对于微信、微博等等社交平台里的国人普遍支持俄罗斯表示困惑和不解。

于是,各位“实在没忍住”的朋友依然客气地告诉我——

“一码归一码,支持俄罗斯。”

“传播正能量,支持俄罗斯!”

“……”

于是,在俄乌战争持续几周、我也充分感受了几周祖国那些“比俄罗斯还多的普京粉”之后,当我看到一位为数不多的“友军”在自己朋友圈里庆祝“莫斯科号”被击沉、然后下面一堆回复教育他“你要爱国!”的时候,我……

抱歉——我还是没有“习惯”,还是惊厥错愕了。

我必须承认——作为一个长期“负能量”、总是盯着“负面”的人,有些东西我是永远无法理解的。

比如,我恐怕永远无法理解一位因病早早内退、长期靠政府和社区救济帮助的老哥,在自己经济异常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在网上破例豪购了一大堆自己“应该并不大需要(这是我猜的)”的俄罗斯商品。

当然,我对自己这种“负能量”症状不仅没有好转、而且近年来感觉跟祖国人民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一直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直到最近,遇到一位高人,给我看了一期最近的《参考消息》,又历数了一下这些年的一桩桩、一件件……

我才发现——噢,原来是这些年,一直没有人给我指明方向……

所以说,象我这种在主流人群眼中,属于长期盯着阴暗角落、总是从负面看待社会问题、总是传播负能量的人,你们觉得也配去同情那些总能紧跟形势、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向上、慷慨激昂的人民群众吗?

结语

难道说,所有身处疫情中的祖国人民、真的都不值得同情吗?

我想并非如此。

但是由于人生苦短、我等精神心灵也并非泛滥无限,所以至少也要满足以下几条,我才会去给予同情——

我只同情那些他们自己觉得身处苦难的人——自己觉得身处优越的人,人家并不需要同情。

我只同情那些值得我同情的人——那些遭遇不幸、却依然天天正能量的人,不值得。

所以,我会同情那些被困在高速路上的卡车司机师傅们;

所以,我会同情那些因为疫情封控而失业、拮据的人们;

所以,我会同情那些因为疫情而无法继续在外打工、无奈回到故乡的人们;

所以,我会同情那些遭遇病痛、,却因为愚蠢的抗疫政策而被拒绝救助的人们;

等等等等。

当然,在上述人群中,可能还需要“去掉”一些人。

去掉那些虽然有着上述遭遇,但是……但是“支持俄罗斯”的人——本来,在“但是”后面,我想了很多很复杂的条件,后来发现其实“支持俄罗斯”这一个条件其实就够了。

因为在所有那些可以充当一个个“三观诊断试纸”的争议话题里,一个人在一个试纸上的检测结果,基本上可以代表他在所有话题里的态度。

他们没有错——只是我们不同。

可惜,不是别的不同,而是道不同。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MATTERS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706/177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