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家庭最幸福的相处模式:装聋、作哑、扮瞎

包容多一点,苛责少一点,

彼此的心才能近一点。

媒体人李月亮,早年做过一期采访,对象是一对老夫妻。

两位老人都70岁了,结婚近50年,浓情蜜意、恩爱非常,他们还有个女儿正在国外读书。

老大爷须发皆白,眼神里却是一派小孩的天真与浪漫;奶奶端庄典雅,眉眼中总有一缕藏不住的笑意。

于是,李月亮羡慕地问起了二人经营家庭的妙方。

两位老人滔滔不绝说了很多,但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

装聋作哑难得糊涂,扮瞎体谅顾全大局,一个家自然会越过越好。

1

对伴侣的恶言,适当装聋

听过这样一句话:“美满的婚姻,都离不开一个耳聋的男人。”

装聋不是拒绝沟通,而是一种相处的智慧,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搜狐前CEO王小川讲过他父母之间的故事。

王小川的母亲毕业于北大,是一个天资聪慧的人。

因为聪明,所以对身边人身边事要求总是很高。

在王小川眼里,母亲做事较真,看什么都不顺眼,无比挑剔。

王小川对童年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妈妈跟在爸爸后面骂,爸爸走到哪儿,她骂到哪儿。

一点点小细节做得不对了,就要说几句;什么事情不合她心意了,又要数落个没完。

有几次,王小川都被吓到了,可面对这样的情况,爸爸却从不发火,也从不还嘴。

他总是对妈妈的喋喋不休装作没听到,等妈妈情绪平息了,再笑呵呵地打个圆场。

于是,每次眼看家里就要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却总能被爸爸无声的智慧巧妙化解。

后来,王小川在接受采访时感叹,母亲的挑剔让他变得优秀,但父亲的包容却让他有了一个幸福的家。

婚姻里,没有完美的伴侣,一方有点小脾气很正常。

另一方如若总是斤斤计较,日子就会从吵吵闹闹变成摔摔打打。

包容多一点,苛责少一点,彼此的心才能近一点。

看过《奇葩说》的人,都知道傅首尔性子急躁,说话喜欢怼人。

丈夫老刘和她结婚之后,也发现了她的暴脾气。

有时候傅首尔对老刘挑三拣四,譬如嫌弃他肚子大,嫌弃他做饭不如别人家老公做的好吃

老刘听见了,也只是微微一笑,从不放在心上。

哪怕她讲话再难听、做事再小性子,他也能装作没听到一样。

因为他发自内心地心疼傅首尔,包容她的种种坏脾气。

老刘的处事哲学,正印证了那句话:“吵架需要两个人,而停止吵架只需一个人。”

所谓白头到老,没什么诀窍,不过是当一个人喋喋不休的时候,另一个能充耳不闻。

凡事多想想对方的好,包容彼此的缺点,关系就能长久、温情地走下去。

2

对子女的个性,偶尔作哑

博主@鲍三乐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他的儿子长到16岁的时候,特别喜欢穿各种破洞的牛仔裤。

鲍三乐对此十分看不惯,自己家几代都是文化人,儿子打扮成这个样子,成何体统。

于是,他每每看见儿子,都要不停歇地指责。

你看看你像什么样子!和地痞流氓有什么区别。

但,这些话每次说出口,都会迎来儿子的愤怒和抵抗。

于是,父子俩关系越来越远的同时,家里的气氛也日渐压抑。

直到有一天,鲍三乐在翻衣柜的时候,看到自己年轻时穿过的喇叭裤。

他才想起青春期的自己,也是被父母各种看不顺眼。

实际上,自己当时不过是好新鲜,追求时髦而已。

于是,他不再跟在孩子后面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

每次看见儿子一身的奇怪的装扮,他也不再指指点点,而是选择了闭嘴不言。

令人意外的是,当他停止了无休止地指责,父子关系变得亲热许多,儿子也肉眼可见地阳光了起来。

想起网上有句话说:“世上最好的亲子关系,都不是靠说教和数落建立起来的。”

有时候,比起居高临下的训斥,一份适当的沉默,反而更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作家刘墉的女儿,喜欢熬夜、开party和穿露脐装,可他却从不多加干涉。

刘墉说:“熬夜开party那就熬吧,等第二天精神萎靡,她自然就知道要早点睡了;

穿露脐装也没关系,着凉了自然就知道要多穿点。

在大事上,我守住原则,在小事上,我从不约束。”

家人之间,虽然有着最亲密的关系,但终究是不同的个体。

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喜好,实属正常。

好的家庭教育,不是权威至上,也不是责骂打压,而是懂得尊重和宽容对方。

适时做一个“哑巴”,将不必要的话默默咽下,给家人一份自由和体贴,彼此相处才能舒服自在。

3

对父母的习惯,常常扮瞎

你和自己的父母之前,有没有过这样的矛盾?

一碗隔夜的饭菜,说了几十遍让倒掉,父母第二天还是会端到餐桌上吃;

一件破旧的衣服,说了几百遍扔掉,他们缝缝补补还是穿在了身上。

生活中,总有很多人认为,父母的生活习惯愚昧、不科学,于是对父母处处指责、抱怨。

周国平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则是一种教养。”

一个家要想幸福美满,除了对伴侣包容,对孩子开明,还要学会对父母推心置腹地理解。

主持人马东的母亲,平日里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关灯。

屋里灯亮着,只要没人在,她就第一时间关掉。

刚开始马东会劝阻母亲说:“总是一开一关会影响灯的使用寿命,就算开着也费不了多少电。”

母亲总是回答“好”,但接下来还是会像之前那样去关灯。

马东发现,即便自己讲无数次,也没有办法改变母亲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行为。

说到底,母亲年轻的时候苦惯了,一味强求她去改变,只能是伤了她的心。

于是,对母亲的这一行为,马东后来索性装作没看见。

这样,自己省去了操心的烦恼,和母亲的相处,也少了很多矛盾。

知乎上有位博主,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他的母亲七十多岁了,经常会欢天喜地跑去超市排队,只为了几个免费的鸡蛋

母亲有关节炎,排队领完鸡蛋回来腿脚总是不舒服。

一开始,他常常为了这件事大发脾气:几个鸡蛋值多少钱?你咋就这么能折腾呢?

后来,他看到母亲失落的眼神,他开始反省自己。

他慢慢明白,比起领鸡蛋这件小事,母亲能顺心如意,才更为重要。

时代更替太快,生活本就不易,对于年迈的父母来说就更是如此。

与其在生活方式上对他们吹毛求疵,不如学会以心换心地理解。

想想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想想他们曾经的岁月经历,再多的不满也能一点一点地看淡。

要知道,比对错更要紧的,永远是家人的笑声和幸福。

有人说,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需要一个完整的“三角关系”:

与伴侣的关系,与孩子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

只有每个关系都摆放在和谐的位置上,这个大家庭才能保持在最稳固的状态。

经营好一个小家,既要有不争对错的智慧,又要有海纳百川的格局。

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宽容体谅、适时装聋作哑扮糊涂,彼此间的感情才能在岁月中温暖绵长。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洞见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716/1776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