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苏岑曾说:
“一个会布局的人,永远不会把人生塞得太满。”
人生,是一场长途旅行。
如果每一站行程都安排得太满,不给时间去反思和休息,注定走不了远路,更来不及欣赏沿途风景。
正所谓,天道忌满,人道忌全。
人这一生,凡事赢在适度,将满未满,才是人生最大的圆满。
01
做事留一分缺憾
从前,有一位农场主,养了250头牛。
农场主都过着每天放牛、赶牛、数牛的日子,生活倒也自在。
后来一只老虎的突然出现,打破农场主原本安静祥和的生活。
不管农场主如何防备,最终还是被狡猾的老虎吃掉了一头牛。
从此,牛群中少了一头牛,再也凑不齐原来完整的牛群。
因为再也不是“完美”的牛群,农场主万念俱灰,整日郁郁寡欢。
他再也没有勇气和信心管理牛群,很快余下的249头牛,也消失殆尽。
农场主的眼里容不下任何错误,因为一头牛,就放弃了整个牛群。
过度追求完美主义的心态,其实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画地为牢”。
过分追求某一个细节上的完美,从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做更重要的事。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
小涛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但“要么不做,要么就完美”的观念,反倒束缚了他的职业发展。
接二连三的跳槽,只为寻求适合自己的“完美”工作。
大公司、赚钱多、工作氛围好、领导通情打理……
条条框框的约束,加大了小涛求职的难度。
刚干了几天的新工作,因为某一点不符合对“完美”的预期,就热情全无。
打着完美主义的幌子,一直逃避困难,逃避责任,让小涛最终一事无成。
在《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懒惰、焦虑的情绪,不过是拿完美主义作为挡箭牌的自我安慰。”
完美只是一种结果,但行动需要一个过程。
如果在行动开始之前,就极力标榜完美,那会增加行动的心理负担,让人望而却步。
允许行动上有缺憾,做好心理建设,方能在行动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南怀瑾先生曾说过:
“做事要留一点缺憾,有一点缺憾,反而不会坏。”
过于追求完美,是人生最大的缺陷;
人生不求完美,努力过后就没有遗憾。
02
说话留三分余地
心理学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叫叛逆心理。
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自尊,采取和对方截然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状态。
叛逆心理虽伴随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但同样也适用于人际交往中。
与人聊天沟通时,避免使用一些绝对性的词汇。
如:一定、应该、绝对等。
因为这种绝对表达,容易给人一种权威式压迫感,从而产生叛逆心理。
成年人的世界,并不是只有对和错,还有很多充满争议的“是非之地”。
如果遇上有意挑刺的,非要和你争论出输赢,反倒更容易被对方打脸。
有一次,公司要求我做产品培训,夜郎自大的我,被新客户好好上了一课。
因为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对公司的各个产品如数家珍。
本应是一场习以为常的培训,却因为一个“自信”表达,遭到了客户质疑。
很明显客户是有备而来,质疑的问题,恰好在我表达的盲目“自信”上。
要知道,理论和实践是存在一定误差的。
如果在产品数据的表达上过于较真和绝对,一定会被客户挑出毛病的。
当时,台上的我非常尴尬,满脸憋得通红,一直想办法圆场。
但因为话说得过满,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只得当场道歉,主动承认错误。
曾仕强教授曾说:
“说话不能说太满,当你说‘一定’的时候就已经错了。”
语言是内心的投射,话说得过满,容易给人一种骄傲自大的感觉。
自信是好事,但过于自信就变成了自大,反倒不受人待见。
说话留三分,语言表达委婉一些,给对方余地,其实也是给自己退路。
03
做人留六分清醒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
一列飞驰的火车上,一位老人买的新鞋,一不小心被风卷出了窗外一只。
周围的人为老人惋惜,老人却随即把另一只鞋也从窗口扔了出去。
众人不解,开始议论纷纷。
老人微微一笑,淡定地解释道:
“一只鞋子,对我来说没有任何价值,如果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准还能穿!”
众人听罢,无不为老人的睿智赞叹。
老人不仅没有为丢失一只新鞋子懊恼,反倒还能做出理性的判断。
看似愚笨糊涂的做法,实则充满了做人的大智慧。
最近,杭州一女子因玩套圈技术太差,老板4次放水的视频,走红网络。
女子站在围栏外套圈,瞄着第一排最小的一个娃娃,难度虽低,但屡投不中。
套圈的老板,也一直为女子着急,暗中不停地帮助女子清除障碍,降低难度。
终于,在“糊涂”老板的助攻下,女子成功套中了娃娃。
在留言中,有网友调侃老板:
“就差直接把娃娃送给女孩子了!”
老板“揣着明白装糊涂”,给女子留了面子,也给生意做了最好的宣传。
没人喜欢和过于精明算计的人打交道,因为缺少基本的信任,双方都会很累。
适当的时候“装糊涂”,主动让出部分利益给对方,不仅能赢得对方信任,反而能收获更多利益。
糊涂,并不是真的愚笨。
懂得装糊涂的人,在大事上,恪守原则和底线,保持头脑清醒;
在小事上,眼里容得下别人的小错误,活得通透豁达。
做人留六分清醒,给“明辨是非”;
做人留四分糊涂,给“人情冷暖”。
写在最后
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在《人生求缺不求满》一书中提到:
“真正的修行,不是一味地追求圆满,而是学会留白。”
终其一生,一个人的修行其实只有三件事,即说话、办事和做人。
做事留一分缺憾,给进步的空间留白,追求向上的力量;
说话留三分余地,给后退的距离留白,保持谦虚的态度;
做人留六分清醒,给存粹的内心留白,探寻生命的意义。
人生不是比赛,没必要去争论输赢。
与其一路负重前行,不如适当留白,轻装上路。
愿你我都能参悟留白的智慧,过好张弛有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