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何以成为千古名句

作者:

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是他的千古绝唱。其中,“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只觉沁人心脾,意味深长,而又一时难以说出它的妙处。这是什么原因呢?

先从李后主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起。

帝王的奢侈享受生活,曾经使得李后主对生活之美好,常常用花和月来形容。他曾经对花与月抱有极为美妙、圆满的幻想。他这样唱道:“玉树后堂前,瑶草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花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后庭花破子》)”

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这是自然规律性的现象;而人要“长少年”,这是多么奇妙的空想!不过作者确实在春花秋月的良辰美景中度过难以想象的奢靡生活,这就是他的“天教长少年”之幻想的真实生活基础。一旦残酷的现实打破了他的幻梦,那一年一度的春花明月顷刻间化为无边的愁恨,使他真有痛不欲生之感。“春花秋月何时了”之句,像一面鲜明的镜子,它再现着李后主纵情享乐的过去,也映照着他沦为阶下之囚的惨淡愁容。

李后主的“春花秋月”名句,原本抒发了他一己的亡国之痛,为什么会引起无数吟唱者的强烈共鸣?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作者以艺术家的笔锋,触到了华夏民族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情结。

中华民族有一种强烈的时间意识,而这种时间意识往往集中在“春”、“秋”、“花”、“月”中体现出来。

“春”与“秋”连用,作为历史的代称,在典籍中屡见不鲜(例如《左氏春秋》、《吕氏春秋》、《十国春秋》等),从而打下了鲜明的民族印记,成为民族的历史时间概念的形象浓缩。

“春秋”是年龄的代称。如南宋词人张孝祥的《水调歌头》:“忆当年,周(瑜)与谢(安),富春秋”;“春秋”还具有光阴、岁月的含义,如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总之,彼此更迭、流转的“春”与“秋”,积淀着中国诗人敏感的时间意识,是他们感慨人生、思考宇宙之不可缺少的媒介。春词秋诗在中国诗史上,可谓是数不胜数,是有着深厚的文化风俗背景的。

我们都知道,春诗中最眩人眼目的,莫过于吐艳的百花;秋诗中最引人遐想的,又莫过于澄净的圆月。而春花开落,秋月盈亏,个中变化,最耐寻思。这两种极典型而耐人寻味的景物——花与月,在一年中的短暂停留,该能引起人们几多的怅恨与愁思,而它们的岁岁复生又会引起人们多少珍视当下和憧憬未来之情!

概而言之,悠远的时间意识与精美的诗歌意象的有机结合——春花秋月,凝聚着中国人对人生美好与人生缺憾的独特体验。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虽不免颓唐哀痛已甚,但他毕竟在悄焉动容之际,道出了人人心中皆有而又难以道出的民族审美意趣意趣,遂成为千古名句。

责任编辑: 东方白  来源:华夏知青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128/183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