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超声内镜?

一、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超声内镜?

简而言之,就是内镜+B超;

就是把超声探头装到内镜(胃镜、结肠镜)前头,或者经内镜的管道导入微型超声探头,在内镜直视下对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管壁,或邻近脏器(胰腺、胆管、胆囊、肝脏等)进行超声扫描。

上图:超声内镜探头

二、超声内镜有哪些用途?

1、黏膜下病变的明确诊断

比如普通胃镜下,我们看到胃里面长了一个“东西”(如下图),或者鼓起来一个“包”;但这个“东西”具体有多大、层次是多少、性质是什么不能明确;

上图 A-B胃体上后壁隆起;超声内镜诊断:D-E胃窦前壁间质瘤,以上病变均起源于黏膜第四层,与周围黏膜界线清晰,与肌层延续处可观察到“喇叭口”样结构(箭头所示)

而超声内镜可以精确测量它的大小,看清到底这个“东西”是在表面还是胃壁的黏膜下,或者侵及黏膜的哪一层。

比如胃底有个隆起,胃镜不能清楚地判断这个隆起是瘤、还是血管,而超声内镜可以精确地判断到底是什么。

2、内镜下手术的术前诊断

近年来,内镜粘膜下切除手术得到长足发展,逐渐成为消化道早期癌症和癌前病变的标准治疗手段。

在做内镜下切除之前,医生非常希望知道病变的侵犯深度。

因为侵犯的越深,术后残留或者术中出血、失败的几率越高,病人不得不转为或者追加外科手术。

超声内镜能够清晰的展示消化道管壁的各层,因此成为判断深度的理想工具,不过也有人质疑这方面的判断过度敏感。

换句话说,很多原本可以完整切除的病变,很可能被超声内镜判断为侵犯过深,没法完整切除。

上图:胃粘膜分层

3、还可以进行穿刺、治疗等

人体有很多器官,如果“包块”在表面,可以直接通过体表穿刺来明确性质;

但是如果“包块”长在胃肠里,CT、磁共振就无能为力了。

这时候超声内镜就大显身手了,它可以伸进胃肠里面,精准地将肚子里的“包块”取一点出来化验,这样就可以明确它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肿瘤。

此外,还可进行治疗:

比如胰腺假性囊肿,因为开刀风险、费用相对较高,所以可以直接用超声内镜进行穿刺、引流(见下图)。

还可以通过穿刺建立通道,进行清创、消融病变组织;

可以对晚期胰腺癌,慢性胰腺炎病人做腹腔神经节阻滞和损毁,减轻病人疼痛。

最近还有报道通过超声引导进行胆-肠吻合、肝-胃吻合、胃-肠吻合的,而这些吻合术目前大多还是需要开腹手术。

三、什么情况下,医生会建议你做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的用途很多,目前最常用的是鉴别粘膜下肿物。

其检查适应证有:

消化道可疑癌变的诊断,判断浸润深度;

粘膜下肿瘤的诊断:如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等;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TN分期;

消化性溃疡;

胰腺病变,如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

胆道系统疾病,如胆总管结石、胆道肿瘤;

判断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栓塞治疗的疗效;

可显示部分纵隔病变。

四、检查过程

超声内镜检查术前准备基本同内镜检查。

1.患者需空腹4~6h以上,检查前一天晚饭吃少渣易消化的食物,对于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原则上不开展无痛麻醉。

2.向患者讲清检查目的、必要性、相关风险及配合检查须注意的事项,消除患者的顾虑。术前签写知情同意书。

3.用药:术前15~30min口服祛泡剂;行上消化道检查者需要含服利多卡因胶浆局部麻醉及润滑。行下消化道检查者需做肠道准备。

4.超声内镜检查时通常患者体位同普通内镜检查体位。

5.操作步骤:超声内镜插入消化道后,采用无气水充盈法对胃肠道黏膜下病变、肿瘤及邻近脏器进行扫描检查。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胃肠病科普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1209/1839719.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