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十常侍,就是东汉末年的若干宦官,他们是汉灵帝时的中常侍,一共有十二个人,分别是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张恭、韩悝、宋典。汉朝人对数字比较马虎,明明是十二常侍,偏说十常侍,叫开了,约定成俗,也就这样了。当时中常侍还不止这十二人,但作恶多端的,就是他们这几个。
常侍在西汉,原本是皇帝的侍从之一,到了西汉晚期,才有了中常侍之名,无论什么官员,只要有了这个头衔,就可以进宫随侍皇帝了。属于明确的“中官”,跟外官不同。常侍跟众多皇宫里的官员一样,在西汉,既可以是正常人担任,也可以用宦官。大概区别就在于,能不能进出皇帝的寝宫。但也不绝对,西汉时儒家伦理没有那么嚣张,男女之别有点稀里糊涂,有时候,皇帝喜欢的臣子,进到寝宫,甚至看见皇帝办那事儿,也没太大关系。
然而,儒家的讲究,是一步步深化的,到了东汉时节,皇帝的寝宫,零件齐全的人,绝对是不能进了,结果,中常侍由原来的加官(额外的头衔),变成了实官,专由宦官担任。汉和帝之后,皇帝多半年幼,太后临朝听政,在男女之大防过于讲究的年代,只能靠宦官传达命令,宦官专权,由此出现了苗头。
年幼的皇帝长大了,发现大权在外戚手里,想要夺回权力,首先可以依靠的,就是身边的宦官。于是对宦官更加信任,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不仅传达王命,还典掌部分的禁军。而由宦官担任的中常侍,也由原来千石的品级,升为二千石,跟郡太守和九卿同列。不仅如此,立功了的中常侍,还可以被封侯。
在中国的宫廷里,阉人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就是宫里伺候人的,既伺候帝王,也伺候嫔妃,当然也监视嫔妃。汉朝宫廷里伺候人的阉人,领头人的官衔,叫小黄门,一旦由小黄门混成了中常侍,平时打杂伺候人的活儿,肯定就不干了,但依旧陪在皇帝身边,帮忙办事,也说笑解闷儿。我们上面提到的十二个中常侍,个个都是做小宦官做起,然后经小黄门,最后才爬上来的。
这些人跟皇帝朝夕相伴,对于那些缺少父母兄弟之爱的皇帝来说,就相当于父母兄弟姐妹。加上这些宦官,在皇帝夺权、固权过程中,又屡建功勋。所以,他们跟皇帝关系之亲密,非朝臣可及。汉灵帝最宠信的两个中常侍,一个张让,一个赵忠,甚至是被视为类同父母的。所以,他常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话并不过分。即使他的亲爹娘,也没有张让和赵忠待他那么好。甚至黄巾起义爆发,已经有证据说十常侍有人勾结黄巾,汉灵帝也就是骂了一顿,还照样信任。
当然,即使在东汉,宦官不尽是坏人,发明了造纸术的蔡伦是宦官,还有一个叫吕强的中常侍,也有贤德之名。但是,这十二个中常侍,却干了很多坏事。为首的张让和赵忠,尤其过分。
其实,东汉灵帝之时,已是大厦将倾,大船要沉的当口了。十常侍要说坏,就是大厦将倾之际,不思挽救,而是拆梁破柱,大船将沉,去凿船板。这样做,一是皇帝昏,乐见昏招儿,二是自家贪,不捞白不捞。
具体的坏事,首先是到处安插自家的兄弟子侄做官,破坏察举的规矩。能混出来的宦官,自家没有关键零件,但不耽误娶妻,也都有养子,曹操就是宦官曹腾的孙子,他爹就是宦官的养子,所以陈琳替袁绍写檄文,骂他是阉竖遗丑。宦官尽管从小被阉割进宫,但家人宗亲总是有的。当初送进宫里,等于被家人抛弃,但混出名堂来了,宦官却能以德报怨,回馈家人宗亲,所以,但凡十常侍的兄弟子侄,都有官做。也怪了,这些人做官,好官不多,尽是贪腐之辈,所以,十常侍的名声更不好了。
其次,就是卖官鬻爵,收受贿赂。皇帝的亲信,是可以分享皇帝的权力的。就算皇帝明白,这事也免不的,何况是昏君!汉灵帝出身侯府,在家时日子不宽裕,所以,当了皇帝之后,大肆卖官积攒钱财。皇帝好这个,宦官们自然跟上,上下其手,弄得比皇帝还多。不仅如此,朝野上下,想做官,想升官,不给十常侍进贡,是不可能的。就算你在边境立了大功,不给十常侍意思意思,有功不仅不会得赏,有罪都未可知。所以,每日里,十常侍家门口,送礼的都排大队,一般人挤都挤不进来。不是有这么一个故事吗,有个叫孟佗的人,是个富豪,想要做官,就卖力巴结小宦官,大把的撒钱。结果求拜张让之时,在巷子里挤不进来,小宦官们就把他的车子抬进去了。结果,那些干求张让的人,还以为他是张让的亲信,纷纷用珠宝贿赂他。孟佗就用这些珠宝,从张让手里买了一个凉州刺史。
除了这些常见的恶之外,十常侍还鼓动汉灵帝大修宫室,一边加赋,一边让州县送建筑材料,自己从中渔利。再一个,就是大兴党狱,发动抓捕迫害清流的运动,使得无数士人破家殒命。
然而,宦官无论怎样嚣张跋扈,都不过是寄生在皇权身上的虱子。汉灵帝一死,在由大将军何进发动,由袁绍最后完成的滥杀宦官的风潮中,京师所有的宦官,都死在了刀剑之下,连没胡子的人都遭了殃。张让、赵忠挟持着新立的汉少帝,逃到了河边,还不能得免,遂投河而死。临死前,张让大叫:臣等殄灭,天下乱矣!不错,他们死了之后,汉朝的天下,真的大乱了。但是,他们难道不是乱源吗?当然,最大的乱源,其实就是皇帝。别的不讲,诺大的天下,居然只信任几个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