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好文 > 正文

核心问题从来就不该是辉瑞能接受的Paxlovid降价幅度

—原题:问题从来就不该是辉瑞能接受的Paxlovid降价幅度

作者:

从安全性看,Paxlovid不仅三期临床试验招募超过两千人,上市后全球用了的人大概在千万级别。这是大量的安全性数据积**累**。有些人说某某在研的药如何如何,都不说这在研的什么时候研究完不好说,以及研究出来啥样难说,就算等那药批了,背后的安全性数据是多少?药物不良反应中,不常见的定义是发生率在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罕见是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按这个标准,国内在研的新冠抗病毒药有几个能明确罕见不良反应,不常见的都未必能找全吧?VV116做的头对头试验里用了VV116的不到400人,这个数据量能说VV116安全性更好?

便捷性上口服药的优势更不必说。总结下来,Paxlovid是目前安全性数据积累最多,对高危人群来说也是感染后降低重症风险最可靠的一个选择。这也是这个药获得全球价值认可的基础,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国家花大价钱买这个药,没有想着其它药可能更便宜,不如用其它药的原因。

4.问药值多少钱,想想人值多少钱

不过既然医保已经尝试将Paxlovid纳入集采,价钱自然是不能回避的话题。可与其猜医保底线是多少,辉瑞报价是多少,我们更应该想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有效降低新冠重症风险的药物,价值到底是多少?

而如今重症高峰下讨论Paxlovid应该值多少钱,不如问一下一条命值多少钱。

别觉得这是夸张,考虑药物价格本来就应该以此为出发点:使用该药能获得的健康收益的价值是多少?未接种疫苗的老人——中国还有不少,根据香港的数据,80岁以上,感染后病死率达到14%,用Paxlovid,估计得保守一些,降低80%病死风险。100个80岁以上未接种疫苗的老人感染,不用Paxlovid死亡14人,用了,死亡大概是3人,救下来的这11条人命,就是给这100个疗程Paxlovid定价时可以参考的价值。

同样的,就算是打过疫苗的人,高危人群感染后仍然有住院风险。灭活疫苗有效性差一些,风险可能还高一点。如果用Paxlovid,把感染者的住院风险降低了六七成,这省下来的住院的钱,包括医护人员额外的劳动,也应该是讨论Paxlovid价值时需要考虑的。

这方面也是有专业人员做研究。比如美国有个独立的ICER,专门捣鼓药品在美国上市的医学价值——健康收益折算成钱是多少。2022年3月,ICER根据当时的病死率重症率等数据,估计Paxlovid的合理价格上限是一个疗程3600-5800美元,也就是低于这个价格从医疗经济学角度来看都划算。而12月,随着美国重症风险下降ICER更新了数据,认为合理价格上限应该降低到563-906美元一疗程。

当然,每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健康收益折算结果也不一样。比如有的人可能觉得80岁以上老人的命不值钱,或者有些国家医护人员的劳动不值钱。

比较遗憾,医保集采目标价是不公开的,据说只有企业报价在目标价的115%之内才会进一步往目标价引导。不过这次集采都愿意破例公布没谈拢,不如也把心理价位公布一下,好让大家也看看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在黑市把Paxlovid炒到几万一盒,很多人求购来路不明的“仿制药”时,医保眼里健康的价值。

就如前文所言,在公共卫生的危机下,让负责长期医疗支出的医保集采Paxlovid本身存在错位。多说一句,西方国家今年应该会让新冠疫苗、药物等逐步走商业化,到时候才会有当地医疗保险与辉瑞等企业协商定价,而这些定价必然会比政府采购价高几倍。也就是说医保当下的购买价与国外的订购价,今后的差距可能更大。

夏季BA.5高峰期65岁以上老人每十万人约有1000人在用Paxlovid,根据这些估计如今美国确诊新冠的感染者里超过三分之一用了Paxlovid。即便如此,美国仍然认为这个药的推广还不够。比如一些少数族裔使用偏少:

Paxlovid成为新冠抗病毒药物的首选是有科学原因的,是基于整体的有效性、安全性上的优越性。医保集采洽谈失败后,一些人想着默克口服药来取代,或者八字没一撇的在研药、仿制药,这些想法基于科学吗?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111/185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