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孩子的心理异常都会有迹可循,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要仔细观察

闺蜜家女儿现在正在高三冲刺,她习惯性每周固定给我联系一下,随意聊聊天,说一些心里话。

这是在她初三那年,和闺蜜爆发了剧烈的矛盾和斗争之后,闺蜜寻求我的帮助,所以我参与到她们母女之间企图化解时,闺蜜的女儿养成的习惯。

前两天她情绪比较低迷,给我说到她们班的一个女生自杀未遂,现在休学了。她和那个女生关系说不上亲密,但是却有一种“兔死狐悲”的心情,总觉得高三的学生太苦太累,尤其是疫情过后,虽然严防死守,同学们依旧纷纷身体不适,但为了明年的高考,还要不得不强撑着往前跑,真的是太悲壮了!

我很欣慰这几年来,她很乐意和我分享她的心情起伏,也乐意和我分享她的一些女生的小秘密,这是她对我的信任。而我,也乐意成为她人生旅途中的特殊存在,因为年龄比她大,所以亦师;因为可以理解她,因此亦友。

这样,她的心理变化我可以及时的帮助她梳理,也可以有些预见性的给她一些人生的小建议。但不像她的妈妈那样,对她过于唠叨,过于严苛。

因此,闺蜜的女儿总是很开心的把我介绍给她的同学和朋友,说我才是她的“大闺蜜”。她这次和我聊天,也是想让我在假期里,陪她一起去看看她的那位同学。

我想至少我在她的人生中,是一个她可以依赖、信赖的人,也是作为青春期少女,能够敞开心扉的人。这样,她的心理问题就可以得到及时的纾解,哪怕我什么都不说,仅仅是一个倾听的角色,对于她来讲已经非常满足了。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心理异常问题,同样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里也纷纷开始开设心理健康课,定时定期的为孩子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不过,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孩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社会组织。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庭观念、家庭活动内容与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而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往往是有迹可循的。所以只需要父母多用心、多观察、多领会,就能够及时的感知到孩子的变化,从而可以有的放矢的帮助到孩子。

1、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首先会在性格上有变化。

孩子性格的变化,是一种非常显性的情况:

比如孩子平日里开朗活泼,爱玩爱闹;忽然变得内向胆怯、不愿言谈甚至不爱动了;

比如孩子平日里大大咧咧,无忧无虑;忽然变得多愁敏感、心事重重甚至多疑了;

比如孩子平日里温顺平和,宽容友好;忽然变得脾气暴躁、斤斤计较甚至睚眦必报了;

这些都是孩子性格上南辕北辙的变化,但凡家长用心,都能够直截了当的感受到这些。

2、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其次会在行为上有变化。

孩子行为的变化,同样是一种非常显性的情况:

有些孩子出现暴饮暴食或者食欲不振;有些孩子开始少言寡语,不愿外出;有些孩子开始抗拒上学,拒绝交流;有些孩子常常发呆、心神不宁;有些孩子则充满攻击性,暴躁易怒……

与此相伴的,是孩子成绩大幅度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这些变化已经足以说明,孩子的内心正在经历异常的动荡。

3、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还会在自身的成长上有变化。

孩子自身的变化,依旧是一种显性的状态:

孩子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睡眠困难,常常夜惊、噩梦连连;小孩子常常莫名哭泣,且总是黏着大人,寸步不离;大孩子则会出现身体上的一些直观反应,比如心慌胸闷、肚子疼、腿疼、胳膊疼、头疼;总之哪哪都不舒服,检查却没有任何问题。

孩子出现自身成长上的变化,就说明他们的内心以及身体,都在经历一场浩劫,亟需得到救赎。

孩子之所以出现异常,就是因为他们只知道自己有很多不对劲儿,但是不知道是自己病了,心理疾病同样是一种需要及时救治的病,虽然不用住院、也不必动手术,但对于孩子来讲却是一道难以自我调整和跨越沟壑。

因此,父母在家中对孩子的照顾,不仅仅是衣食无忧,还要有更多心理上的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沫沫的静好岁月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201/1861659.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