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中共外交部元老何方回忆:君出翻云覆雨手,臣为和平共处发愁!

作者:
在我看来,张闻天是个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对国际问题不但熟悉,而且有许多独到见解和高明看法。我们当时写的关于朝鲜停战和谈问题的调研报告,为驻苏使馆研究室来了个开门红。因为张闻天本来就不同意金日成的南下统一,也不同意我们后来的抗美援朝。在他和中央多数人的意见遭否决后,他就一直密切注视着朝鲜问题的发展,希望战争早日停下来,使我们能够集中力量搞建设。

何方(1922年10月18日—2017年10月3日)

1950年,我跟随张闻天调到外交部。从此,与外交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前30年的工作单位是外交部,后30年在社科院和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因此可以说,我经历了中国外交政策转变的全过程。

毛泽东为何让张闻天搞外交

本来,我跟张闻天奉调到外交部是要组建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准备去联合国工作的。当时,苏联为了支持新中国取代国民党在联合国的席位,向当时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提出,建议中方立即成立一个代表团,同时苏联也在联合国采取抵制行动,表示不开除国民党代表,苏联就不出席安理会会议。得到这个消息后,刘少奇周恩来等人商定,派章汉夫为团长出席联合国会议。结果这个意见被毛泽东否决了,毛泽东提出改派张闻天为团长。于是,在没有通知张闻天,更没有征求他意见的情况下,就先对外公布了。张闻天是从广播和报纸上才知道有这么回事,赶快向刘少奇建议改派别人。当然,这只能是白提,于是他就"挈妇将雏"、带着我来北京上任了。张闻天不愿去联合国是因为他喜欢做地方工作,我还记得他在回北京的列车上对我说的一句话:"准备从头来,钻研国际问题和外交。"

由于成立联合国代表团是斯大林和毛泽东的决定,所以调人和经费都很容易解决。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就组成了一个中国外交史上空前绝后的高规格代表团。但是没过多久,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国利用苏联缺席不能行使否决权的机会,操纵安理会通过了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反对北朝鲜对南朝鲜的"侵略"。为了避免再上当,苏联又重新回到仍然由国民党政府代表占着中国席位的安理会。

对于我们代表团来说,朝鲜战争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联合国去不成了。从战争一开始,张闻天就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很快放松了原来立足于迅速出国的准备工作,转为大抓练兵,组织大家学习外交业务和研究国际问题,为外交部培训干部。

既然短期内去联合国已经不可能,代表团窝着这么一堆干部,也确实挺浪费的。不知是周恩来还是张闻天的意见,1951年3月经中央批准,解散代表团,所有干部另行分配。当时,周恩来找到张闻天,提出中央有两个工作由他挑选:一个是去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工作,另一个是接替因病辞职的王稼祥去苏联当大使。这表明,毛主席已决定张闻天只能从事授权有限的外交工作,而不能做他向往的国内经济建设和地方工作了。张闻天认为,既然要做外交工作,最好还是到外交第一线去,所以就选择了去苏联。我想,他大概知道毛泽东和刘少奇对他有些厌烦,特别是不喜欢他经常提不同意见。选择去苏联,也许是为了离他们远点儿。

张闻天出使苏联批判个人崇拜

1951年4月,我同他们夫妇二人同乘一架飞机去了莫斯科。张闻天当大使以后,把研究工作摆到了使馆工作的首要位置。他安排我做了中国驻外使馆的第一个研究室主任,一干就是4年多。

在我看来,张闻天是个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对国际问题不但熟悉,而且有许多独到见解和高明看法。我们当时写的关于朝鲜停战和谈问题的调研报告,为驻苏使馆研究室来了个开门红。因为张闻天本来就不同意金日成的南下统一,也不同意我们后来的抗美援朝。在他和中央多数人的意见遭否决后,他就一直密切注视着朝鲜问题的发展,希望战争早日停下来,使我们能够集中力量搞建设。

当时,我们的调研报告在国内引起最大轰动的,是对苏联反对个人崇拜的研究。按照俄文的原意,"КУЛТЛИЧНОСТЪ"译成"个人迷信"更合适些,可我们一开始就译成了个人崇拜,后来在国内引起了一些混乱。如毛泽东说,个人崇拜有正确、错误之分。胡乔木说,个人崇拜是马克思的原话,含义与个人迷信不同。这都与当年的翻译不够准确有关系。如果一开始就翻译成个人迷信,也就不会出现这些争论了。苏联自从斯大林死后,报刊就开始批判个人崇拜,并且逐步升级,后来还点到了斯大林的名。

使馆研究室在张闻天的指导下,一直跟踪形势发展,不断写调研报告报回国内,有些还由张闻天直送中央办公厅和中宣部。1954年,先后送回了14份反映批判个人崇拜的材料。这些报告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毛泽东还将其中3份批给中央委员和许多高干阅读。

要不要当头——毛周之间的分歧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在外交上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对资本主义世界闭关自守,因此,在国际上是比较孤立的。

朝鲜战争不但大大提高了我们在世界革命中的威望,而且也成为国际上公认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1954年日内瓦会议,被后人描述为新中国第一次走上国际舞台。当时,我们组织了一个180多人的大代表团,人数远超美、英、法,被外国记者称作"人海战术"。其实,按工作量来说,一半人都用不了。除了国内的大队人马外,还从就近的使馆抽调了一批人。我和李汇川、施谷、周砚等就是从驻苏使馆调去的。按周总理当时的说法,多去些人是为了练兵。

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我写了《评英国的所谓亚洲洛迦诺计划》,认为亚洲洛迦诺计划是想在亚洲维持现状。具体说来,就是在越南划界而治,让柬埔寨和老挝保持中立,共产主义国家不得越过现有疆界向外扩张,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放弃过去那种把共产主义"推回去"的战略。这表明西方国家要求两大阵营互不越界、和平共处,只搞经济竞赛。我的这一分析,正合乎多数中央领导特别是周恩来会前的设想和希望。所以当张闻天把这个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人物》2011年第7期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502/1896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