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董宇辉:怎么帮孩子过好这一生?吃好饭、读好书、交好友、明好理

看到一个问题:“养孩子,到底是为了传宗接代,还是养儿防老?”

有人写道:“为了付出和欣赏。不求孩子完美,不用替我争脸,更不是帮我防老。只求这个生命健康地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走一遍。让我有机会与他同行一段旅程,一起成长。

尊重孩子身为自己的权利,允许他们沿着自己的命运轨道前行。便是父母对孩子最深的爱。

养育孩子,是父母最独特的一场体验。

孩子不是父母的答案,但父母可以书写孩子的答卷。

如何帮助孩子充实而满怀惊喜地过好这一生?董宇辉曾在直播间说过这样一句话:“吃健康的食物,读丰富的图书,结交有趣的朋友,懂一点点道理就行……

一食一饮,养出孩子健康的底色

看过一个很有趣的视频:

很多人过了20岁,养生血脉就开始觉醒。

夏天再热,只喝温水。烧烤、外卖再香,不如居家来的一盘豆腐白菜

虽是玩笑,但也算事实。

年少时贪嘴欠下的“债”,长大后都要用一次次忌口来偿还。

大人还好,但对于很多孩子,自控力本身就弱,又酷爱甜食,一到假期各种饮料、甜品、零食不离手,就更需要在父母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新加坡公布了Nutri-Grade的饮料分级制度,根据各种饮料中的糖分和能量以ABCD四个等级进行综合评级。

看完网上流传的很多饮料分级图片后,很多父母才发现,许多饮料竟然都是自己娃最爱喝的。

《社会科学与医学》杂志的研究中,提出摄入糖分过多的儿童,性格会更暴力,在青春期时,也容易酗酒、吸烟。

而长期过量摄入糖分,更可能引起“甜食综合症”,不但引起肥胖、龋齿等,还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烦躁,爱发脾气。

不止糖分,任何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都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长远的影响。

健康的食物,给孩子健康的体魄和充足的精力。他们的一生,都将受益于此。

《嘉业堂丛书》中说:“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父母最智慧的选择。

不过,饮食健康不需要成为执念,偶尔也可以允许孩子放纵一次,给亲子相处留一点乐趣和缝隙。

读万卷书,点亮孩子行路的方向

好友前段时间带着天天窝床上刷手机,一本书也不看的儿子去看了《八角笼中》。

她儿子因为知道妈妈带他看这个电影,是为了激励他好好读书,所以看电影时,一直不情不愿。

但唯独看到影片中的一句台词时,眼中闪了一点泪光:“他们是啥子人?家里牛牛没有,地地没有,工作工作没有,钱钱没有,他们往哪儿走啊?”

回家的路上似乎还在动容,和妈妈开起了玩笑:“妈,咱家也啥都没,看来我以后还是得好好多读书,争取靠靠自己。”

《风雨哈佛路》中的女主曾说:“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往前走,我和其他人来的世界不一样,我没有退路,我要更努力,更努力地把自己推到另一个世界中去。”

多读书,不一定是孩子最好的出路,但却可能是改变大多数普通孩子命运时,唯一且最好的“捷径”。

而且,读书改变的,不仅是很多普通孩子的终点,读书的过程中,积极的心态,坚韧的性格,不懈的努力,这些品质和精神,都是铺往孩子未来见广阔天地的路。

书籍《被讨厌的勇气》的作者岸见一郎,曾生病卧床多日。

在那段灰暗的时光,他的生活没有希望,没有惊喜,满目皆是颓废。

为了从这种绝望中挣扎出来,他开始大量阅读各类书籍,把书中的字,变成疗愈身心之痛的药。

在从那滩“泥沼”中走出来后,他再次信心满满重新面对生活中的美好,并把自己的这段经历诉诸文字,给了更多人希望。

书籍治愈了他,他又用书籍治愈了更多人。

公号主@晏凌羊,曾在她的文章《我跟女儿讲,人为什么要好好读书》中感慨,你读过的书,都会形成你的知识和阅历,帮你打好三观的地基。

脚步去不了的远方,可以在书中相遇;

眼界见不了的世界,可以在书中相逢。

引导孩子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投资。

交益友,让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奥斯卡获奖短片《男孩、鼹鼠、狐狸和马》中,小男孩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

他正难过时,遇到了第一个朋友小鼹鼠,鼹鼠教他,只要沿着河流走,就能找到回家的路,还开玩笑安慰他:“如果你一开始没成功,那就吃点蛋糕。

在沿着河流走时,他们又遇到了第二个朋友狐狸。

虽然害怕被攻击,但他们还是忍住恐惧,解救了当时正被陷阱困住的狐狸。

狐狸离开后,男孩和鼹鼠继续向前,可鼹鼠却不小心掉入湍急的河流。危急之际,小狐狸出现解救了鼹鼠,可社恐的它,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相处,只能拒绝了男孩的拥抱,远远跟在他们身后。

后来,他们又在森林里遇到了第三个朋友,一只困在森林里,表情沮丧的白马。白马在社牛鼹鼠和男孩鼓励中,一点点走出森林,和大家开心地玩闹起来。

在白马加入后,他们一起飞奔,跨过河流,跨过平原……

社恐的狐狸,曾因为觉得自己说不出有趣的话而烦恼,但朋友们告诉他诚实就是一件最有趣的事。

男孩问白马说过最勇敢的话是什么?白马说是“帮帮我”,因为他觉得向别人求助不代表放弃,而代表拒绝放弃。

鼹鼠说,他经常不好意思开口表达爱,只能说很高兴我们都在这里。听它说完,朋友们纷纷对着它说:“很高兴我们都在这里。”

走出森林却没有找到家时,男孩非常失望,狐狸安慰他:“你是被爱着的,重要的,所以,耐心点。”

经历了很多挫折,袒露了彼此的心声,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后,他们终于找到了男孩的家。

而此时的男孩,却没有选择回家,而是返回来,重新拥抱这群改变了他,给了他温暖和鼓励的朋友们。

好的朋友,能在孩子的生命中,给他支持和力量。

有研究发现:人是目前所知,最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动物。

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会影响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帮孩子选择适合的朋友,也是为人父母重要的修行。

认一点“死理”,让孩子只坚守初心

我经常会和女儿针对某个问题探讨一些彼此的想法。

有一次,我和以前一样,正给女儿讲大道理呢,她忍不住开口:“妈妈,你讲道理的时候,能不能只说一遍就行,你说得多了,我记不住,还有点烦。”

后来看《不管教的勇气》,读到“寻找管教的边界”时,突然反应过来,我在给女儿讲道理的时候,没有边界。

父母的道理和忠告,只是孩子了解世界的一个起点标准,至于这些道理怎么理解,怎么使用,那就是孩子们自己的事了,得要他们自己去走、去悟。

就像我们经常说要守住初心,给孩子讲道理也要守住初心。

只讲最基本的道理,点到为止,即可。

董宇辉刚毕业,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时,去向父亲求助。

在他喋喋不休说了很久后,父亲只告诉他:“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句话,不仅成了他最终选择当一名教师的指引,也成了他之后经历种种境遇时的人生信条。

让孩子只认一些“死理”,是凡事都有正确的初衷。

出发点是对的,方向是对的,孩子的路,就能走稳、走宽、走远。

其实说到底,孩子如何过好这一生,最终要看的还是在于父母怎么引导。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扮演的是举足轻重的位置。

想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就要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

之前,东方甄选在甘肃嘉峪关直播时,正在走路的董宇辉,随手捡起了地上的一块垃圾。

很多人评论他的这个行为:细节见人品,小处看教育。

我们的孩子,不一定最终都要成为董宇辉。

只要有好的家庭教育的引导,让他们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很好。

父母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沿着自己的生命轨迹,走好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的一生!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810/1938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