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房地产危机蔓延 分析:市场低估大幅崩溃后果

受房地产低迷拖累,大型民营房企碧桂园以及一批以金融投资为主的“中植系”关联公司近来频频爆雷。野村证券分析师认为,市场仍然低估了中国房地产行业大幅崩溃的后果。

路透社

受房地产低迷拖累,大型民营房企碧桂园以及一批以金融投资为主的“中植系”关联公司近来频频爆雷。野村证券分析师认为,市场仍然低估了中国房地产行业大幅崩溃的后果。

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负债总额达人民币1.4兆元(新台币6.14兆元)的碧桂园,14日起暂停其11笔境内公司债交易。与此同时,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兆元的财富管理巨头中植集团停止赎回,给个人和企业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昨天发文,对碧桂园、中植系、房地产行业的崩溃及当前的恶性循环提出看法认为,市场仍然低估了中国房地产行业大幅崩溃的后果,中国房地产行业占全球新房销售和房屋建设的一半以上。

他说,新房销售下滑引发的连锁反应,可能导致开发商违约增多、政府收入大幅萎缩、建筑材料需求下降、房地产和政府部门员工薪资下降、消费疲软、金融机构蹒跚而行。

北京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缓解房地产行业的紧张局势。但陆挺说,这些措施太慢、太少。在某个时间点,北京将被迫采取更多措施来阻止经济下滑。

碧桂园爆发财务危机,已有2笔美元债息逾期,据公告上半年亏损在人民币450亿到550亿元间,其债务重组前景不被看好。

不过,中国国新办今天举行的记者会上,被问到碧桂园的债务风波时,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一些龙头房企债务风险有所暴露,影响市场预期;但这些问题是阶段性的,随着市场调整机制逐步发挥作用,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整优化,房企风险有望逐步得到化解。

至于中融信托日前传出停止兑付,中植集团是中融信托第2大股东,6月以来,中植系4大财富管理公司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高晟财富就相继出现理财产品逾期未兑付的窘况。

由于中植系的公司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这几年纷纷踩雷,相关理财产品无法兑付,被认为与房地产投资失利有关。

购买中融信托产品的上市公司14日股价大跌。上海证券报报导,购买信托公司产品的上市公司和自然投资人担忧加剧。在此背景下,当天至少有8家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澄清,自身并未购买信托产品或中融信托旗下产品。一时间,信托成了“烫手山芋”。

去年以来,在经济承压、转型加速背景下,信托业尤其是房地产信托领域的风险加快暴露。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透露,今年第一季信托违约事件中,房地产信托违约位居首位,存量房地产信托的风险仍在释放中。

不过,13日晚间,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称,从其长期跟踪的讯息和数据来看,信托当前并不存在行业性兑付危机,兑付压力仅为个案。

财经网站“金融界”指出,中融信托旗下的证券投资类信托264亿元,规模影响有限。据统计,截至11日,购买中融信托产品上市公司约60家,78%为市值100亿以下中小市值公司。

不过,就整个中植系来看,外传涉及投资人大约有15万人,大多为高净值人士,相关债权总额达到2300亿元。还有媒体报导,中植旗下的4大财富公司累计资产配置数据总额达3.6兆元。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中央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815/194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