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德媒:金融界危机不断 中国信托业巨头陷财务困境

作者:

中国最大私人信托公司中融信托传出财务危机,无法完成信托产品的兑付,影响范围可能达到人民币3500亿元。中国金融圈人士担心,房地产和信托业的危机,是否可能引爆更大的中国经济危机?

在房地产业之后,中国最大的信托公司之一中融公司也陷入危机。图为恒大集团在北京的一个建案(资料照)

在碧桂园等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出现危机后,又有消息指出中国最大私人信托公司之一、中植集团旗下的中融信托,近期未能完成投资产品的兑付,引发金融圈益发忧虑中国信托业的财务危机,以及已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市场和中国总体经济状况。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融信托公司上周未能完成部分理财产品兑付。根据公开资讯,在上海A股上市的金博股份(KBC Corporation)和南都物业(Nacity Property Service Group)皆表示中融逾期兑付。据估计,中融信托至少有约人民币3500亿元的信托产品已被暂停支付。

根据彭博社,中融2022年的年报显示,2022年其业务面临“较高水平”信用风险,因为交易方的流动性压力和再融资方面的困难,削弱了其支付能力。中融今年的财报则显示,在其信托资产中,房地产占比为11%,其次是工业信托资产的42%和金融机构信托资产的33%。

总部位于北京的中植集团成立于1995年,现已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私营企业,涉足金融业、矿业等各个领域。中植是中融信托的第2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33%。

在房地产业之外,中国的信托业可能也陷入危机,图为2017年房地产商碧桂园在大连的建案(资料照)

金融界人士:大家都预期中融会爆

中国金融圈一位高阶主管王女士(化名)向DW表示,“大家都预期它(中融)会爆(危机)”,反而这么晚才爆发危机“令人意外”。

上海一位私募基金经理人周先生(化名)也同意这个看法,他告诉DW,“(中融的财务危机),基本上就是看可以遮多久”。

周先生解释,受到资金吃紧影响,很多常规的融资手段已无法满足中国中小企业的需求,因此金融圈重复融资的比例很高。但中国的信托业面临来自银行业的竞争,导致他们只能去找更小型和财务情况更不佳的客户。因此,周先生预期,“(信托业)不良资产和支付逾期,会在未来12个月内大幅增加”。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教授陈弘信告诉DW,投资“中植系”公司的大多是其他的公司,而且最低投资的门槛很高,有些项目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虽说这样的门槛对散户影响不大,但他预计,今年很多公司的应收帐款都会受到影响,“(投资“中植系”的公司)今年的财报肯定不太好受”。

上海金融圈对于中融的危机并不意外,图为上海浦东的天际线(资料照)

中国信托业“压力山大”

并不只有投资者对中融可能破产而感到恐慌。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政府已经成立了一个工作组,来研究中植系任何可能的危机蔓延,而中国的银行业监管机构也正在审查中植系的风险。

彭博社指出,中植的信托部门去年购买了一些房地产的股份,希望押注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反弹,但反弹迄今为止尚未实现。

根据数据服务商Use Trust的数据,截至7月31日为止,今年以来中国共有106个信托产品违约,总价值约440亿元人民币,其中房地产类的投资占了74%。Use Trust的数据还显示,仅中融今年就有270个产品到期,总金额达人民币395亿元。

中国国家金融监管局、中融信托及中植集团,皆未回应彭博社的置评请求。

有消息称,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已开始对中融案进行调查。图为中国央行(资料照)

多重危机一次爆发

各种金融风险交织在一起,给中国政府增加了庞大的压力。近期,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商之一碧桂园正处于违约边缘;此外,上个月中国银行新增贷款量跌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显示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减弱。

中国的信托业历来是房地产商重要的资金来源,而房地产业推动了中国超过四分之一的经济活动,但近期也出现数十家房地产商违约。

中植集团对房地产市场的总体曝险仍难以衡量,但任何的延迟付款,都可能被视为中国房地产和经济困境更加广泛蔓延的迹象。

在中国房地产业陷入恶性循环之际,民众购房意愿也降低,冲击开发商现金流。中国金融圈高阶主管王女士告诉DW,“(中国房地产问题)爆很久了,(大家)观察碧桂园吧”。

私募基金经理人周先生则认为,中国这次爆发的经济危机,很可能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以及19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混合版,他引用著名的广告台词对DW说,这是“三个愿望,一次满足”。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德国之声中文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0816/1941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