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人物真相:张忠谋 为世界创造两个产业

张忠谋,为世界创造两个产业的传奇人物。(《人物真相》提供)

美国旧金山的APEC峰会已落下帷幕,在二十多名全球领袖中,只有一位是商业领袖,他就是台湾代表、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

峰会期间,超过半数的国家领导人曾与张忠谋互动对话,很多人主动向他请教芯片问题。台积电在全球的领先地位,让92岁的张忠谋备受尊重。

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元之差结缘半导体

1931年7月,张忠谋出生在中国浙江宁波一个受人尊重的家庭。少年时代的他正值中国战乱,张忠谋先后在六个城市生活,转校十次。

在中国遭赤化的1949年,18岁的张忠谋已逃至美国。他曾分别在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就读,并获得硕士学位。然而他两次都未能通过麻省理工的博士学位考试。

“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大打击。”张忠谋在自传中说。然而许多年后再看此事,张忠谋又把他在麻省理工的博士落第视为一生中的最大幸运。

1955年,张忠谋决定先进入就业市场。当时他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大名鼎鼎的福特汽车,另一个是不太知名的电子公司希凡尼亚(Sylvania)。两个公司的薪酬仅差一元钱,福特的薪酬为479美元,而希凡尼亚的薪酬为480美元。

张忠谋其实更倾向于福特,于是他打电话给招聘人员,问能否把薪酬也提高到480美元。没想到原本热情的招聘人员没好气地说,这里不讨价还价,多一分钱也没有了。就为这一元之差,年轻气盛的张忠谋立即放弃了福特,并转身投向希凡尼亚。

“人生的转折点,有时竟是这么不可预期!短短的一通电话,加上一时冲动的青年感情,竟为我和半导体结了一生的缘!”张忠谋在多年后感叹道。

职业生涯在进取中不断收获

希凡尼亚为张忠谋打开了半导体世界的大门。但是由于竞争激烈,希凡尼亚的半导体部一直亏损,并因此陷入挣扎。

张忠谋在此工作了三年。希凡尼亚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是一个快节奏、无情的行业,一旦落后了,想要赶上就变得相当困难。

张忠谋随后跳槽进入一家更年轻且更有活力的新兴公司——德州仪器。自从进入的第一天,张忠谋便感觉“进入了一个新世界”。

德仪的员工几乎都在40岁以下,他们走路速度很快,背也挺得很直。加班全都是自愿,也没有加班费。许多员工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晚上就在办公室睡觉,“疲倦”是听不到的形容词。

在这里,“‘失败’从不被接受;‘挫折’可被理解,但受挫折者必须振作重来,如再有挫折,再重来,直到成功为止。大家一起赌,一起输,一起赢,一起往前拼。”张忠谋真正感受到美国科技公司的活力。

加入德仪不久,张忠谋便认识了一个无话不谈的朋友基尔比(Jack Kilby)。他们经常一起喝咖啡、聊天。交谈中,这位老兄告诉张忠谋,自己正计划把好几个电晶体、二极管、加上电阻,组成一个线路放在同一颗硅芯片上。

老兄还说,公司大佬对他这个想法很赞同,并问张忠谋怎么看?当时张忠谋认为这位朋友做的事情匪夷所思,不切实际。

让张忠谋意外的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朋友竟然把那东西弄得差不多了。张忠谋又替他操心:你那东西就算弄出来,又有什么用呢?离实际应用是那么的遥远。

其实这就是人类史上第一片集成电路(也称机体电路),只不过当时业界并不觉得有什么价值。直到多年以后,基尔比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人类的个人电脑与移动电话,皆源于他的这项发明。这让张忠谋深受震撼,他深切地领教了前瞻技术的力量。

张忠谋自1958年进入德仪,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他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才能一步步升迁,41岁时已成为统领三万多员工的德仪副总裁,这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第三号人物。在此期间,他还取得了史丹福大学电机工程系的博士学位,洗刷了当年的耻辱。

因缘际会创办台积电

在张忠谋的带领下,德仪在激烈的半导体大战中,始终保持着辉煌的战绩。不过在1970年代末期,新总裁将战略重心转向了计算器、电子表和家用电脑等新兴市场,这与张忠谋对加大半导体投资的呼吁格格不入。张忠谋觉得,是该做一些不同的事了。

1984年张忠谋加入了另一家芯片公司通用仪器。次年他又受邀到台湾担任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当时台湾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和重工业经济向高科技经济转型。

在去台湾之前,张忠谋并没想过成立任何公司。他抵达不久,台湾政务委员、有“台湾科技发展之父”之称的李国鼎便交给他一项任务:让政府主导的芯片项目在商业上具有可行性。

这里必须提到先前的一件事。1980年代初,德州仪器在日本开设了一家工厂,其生产芯片的“良率”竟然是美国德州工厂的两倍。

良率,就是合格芯片数量与总数的比值。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统计数据,比值越高,说明生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

张忠谋当时被派往日本,去解开这个良率之谜。他发现,其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日本工厂的员工不仅质素高,而且流动率低得惊人。

在日本,作业员至少是高中毕业,甚至于大学毕业。他们大多都是女性,流动率非常低。日本主管告诉张忠谋,作业员除非要结婚了才会辞职。

但这一点在美国无论如何都难以做到。在德州工厂,几乎找不到高中毕业的员工。离职率在景气好的时候高达20%至30%,景气不好时也在10%以上。这是张忠谋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可是当他在评估台湾优势与劣势的时候,忽然意识到——和美国相比,台湾更像日本。

那么要具体做什么才能在商业上可行呢?张忠谋在德州仪器工作25年,用他自己的话说,已经做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再要创办类似的半导体公司,既难成功,他也没有兴趣。

那个年代,全球的半导体产业均采用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也就是设计、生产一把抓的模式。这种模式把半导体行业搞成了一个智力与资金双密集、被巨头垄断的高门槛行业。

多年的专业经历让张忠谋知道,半导体的产品设计与制造可以分开。早在1970年代,他就曾在德仪的经营会议中提出,随着科技进步、电晶体逐渐缩小,只有大量制造芯片的公司才具备成本效益。

“晶圆代工”的想法此时再次浮出水面。把设计交给别人,自己专职做生产。提出过这种想法的其实还有多人,但是最后把它落到实处的只有张忠谋。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具。1987年,张忠谋正式成立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简称台积电。同时,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诞生了。

创造两产业价值观决定未来

56岁的时候,很多人已经考虑退休了,而张忠谋的辉煌才刚刚走向开始,他一生的积奠在此得以施展。

不同于台湾本土的半导体企业,张忠谋为台积电制定的目标,一开始就是进入全球市场。他要把企业做到世界级。

张忠谋为此专门引入世界级的经理人,前三任总经理都是美国人,土生土长的美国白人。尽管99%的员工是华人,但是为了营造国际化环境,他要求台积电的内部联系一律使用英语。

创业之初,张忠谋还曾通过私人交情,把时任Intel行政总裁格鲁夫(Andrew Grove),请到台湾对台积电进行认证。当时还没有国际标准化(ISO)认证,拿到Intel的认证就等于拿到通往世界的通行证。

最初,格鲁夫发现台积电的产品有多达200个缺陷,但是台积电的团队干劲冲天,几周后便将缺陷减少到20个,再过几周后减少到4个。一年多下来,公司上上下下都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世界级标准,也体会到了张忠谋的良苦用心。

拿到Intel的认证后,张忠谋还顺便拿下了Intel的大单。1988年,通过给Intel做低级晶圆部件代工,台积电一战成名。

张忠谋还为台积电建立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让一切有章可循,赏罚分明。让台积电在世界级领导人与世界级愿景之外,还拥有世界级的管理和营运环境。

然而,仅有先进的技术与效能还不够,要想让更多互为对手的芯片公司,把视为最高机密的设计图纸送给另一家工厂,最最重要的还是品德。只有取得客户的信任,才能让公司持续的健康发展。

张忠谋将诚实(Integrity)、守信(Commitment)、创新(Innovation),客户信任(Customer Trust),确立为台积电的四大核心价值。

这不是宣传,而是要实实在在的落到实处。为了消除客户对设计外泄的担忧,台积电的员工入厂不准携带相机、手机、手表、硬盘等电子装置,连进洗手间都要刷卡。

《台积DNA》一书中说:“把台积电产出的晶圆切开来看,每一吋都刻着integrity(诚信)。”

凭借强大的竞争力,台积电取得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单,同时也获得丰厚的回报。台积电不仅成为台湾最赚钱的公司,如今已成为市值约5000亿美元、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国际半导体巨头。台积电也为台湾在整个世界赢得了荣誉。

以现在的目光看来,台积电“晶圆代工”的商业模式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在创业之初,这种模式并不被看好。因为那时没有独立的设计半导体公司,外界的订单也被认为不好进来,然而张忠谋用自己的方式走出了一条路。

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不仅带动了整个晶圆代工行业的发展,也成就了很多无需投资建厂就能入行的芯片设计企业。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波特(Michael Porter)说,台积电不但创造了自己的产业,也创造了客户的产业。

除了商业模式外,张忠谋认为,一个公司若想取得成功,至少还有三个要件——价值观、愿景和策略。他说:“如果要排顺序,价值观是排第一名,会决定一家公司的未来。”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中文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209/1988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