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杨颖宇:莫待无花空折枝:梅艳芳与保留香港文化

作者:
2017年梅迷组织芳心荟曾与康文署在尖沙咀星光花园平台及K11合办“梅艳芳永恒时刻展览”,当中有展板提及,多伦多、旧金山、奥克兰三地政府均设立“梅艳芳日”,分别是10月23日、4月18日及6月23日。“梅艳芳一生创造无数演艺经典,对社会贡献良多,今日她已成为香港精神及文化的代表,被称为‘香港的女儿’。”七年前光明正大尖沙咀盛赞,今天闪闪缩缩沙田取消巴士展览。文革样板戏《红色娘子军》将于文化中心盛大公演,再看看这位“香港的女儿”的遭遇,是否忠实反映了2019年之后香港政治和文化的诡谲多变?

梅艳芳逝世二十周年,香港文化博物馆原本计划展出纪念古董巴士。该辆以梅艳芳埃及妖后为造型的巴士,已在香港多处巡行展出,但移师文化博物馆前一日,主办方竟以“收到市民投诉”为由,临时取消在馆外展出。

康文署事后回复传媒查询时指出,巴士停泊地点会造成观众聚集,容易发生意外,“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及公众安全风险后,决定取消相关安排。”这个说法与上述“市民投诉”颇有出入。事实上,文化博物馆于去年12月至本年9月举办“绝代芳华.梅艳芳”专题展览,市民对于梅艳芳古董巴士应该十分欢迎才合理。展出前一日才突然以种种“理由”取消,不禁令人怀疑,是否有什么“不可抗力因素”在作怪,例如朱耀明牧师新近出版的回忆录以“格子代替文字”处理黄雀行动部分?

更有趣的是,取消一事,报道的多是网媒和电子媒体,纸媒几乎无人问津,令事件更扑朔迷离。

梅艳芳精神与香港文化

翻查资料,2017年梅迷组织芳心荟曾与康文署在尖沙咀星光花园平台及K11合办“梅艳芳永恒时刻展览”,当中有展板提及,多伦多、旧金山、奥克兰三地政府均设立“梅艳芳日”,分别是10月23日、4月18日及6月23日。“梅艳芳一生创造无数演艺经典,对社会贡献良多,今日她已成为香港精神及文化的代表,被称为‘香港的女儿’。”

七年前光明正大尖沙咀盛赞,今天闪闪缩缩沙田取消巴士展览。文革样板戏《红色娘子军》将于文化中心盛大公演,再看看这位“香港的女儿”的遭遇,是否忠实反映了2019年之后香港政治和文化的诡谲多变?

今天,香港人要担心文化馆杀馆、担心本土文化藏品如梅艳芳珍品无处容身,这不禁让人怀缅香港文化一路走向高峰的历程。

香港开埠,香港身份认同尚未建立,侨港者死后往往经由东华义庄的帮助,将棺木迁葬原籍。香港的华人文化,都是深圳河以北传过来的,例如粤人爱好饮茶,茶楼文化骤然而起;香港人颇为熟悉的粤剧组织八和会馆,也是源于广州。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殖民地官员的中文名称,也是采用清代的惯用称谓,例如今天“政务司司长”,当时称为Colonial Secretary,殖民政府没有采用直译“殖民司”,而是采用清朝时一个省级官名“承宣布政使司”,将之简化为“布政司”。

香港文化输出年代

换言之,当时的香港,接受外来文化幅射较多。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出现,香港逐渐成为文化出口之埠。王韬在《循环日报》鼓吹变法图强,开新风气之先,培育了孙中山等新一代知识分子。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于天后银幕街创建民新制造影画片有限公司,奠定香港电影业基石。二次大战前文学家杰克已开始创作粤语文学,1940年出版的、以湾仔为故事背景的《红巾误》小说中有以下文字:“籴左两文米,楼下个个后生仔衰到死,叫佢卖平半斤都唔肯。”后来还拍成电影。

真正成为文化输出大埠,是1970年代之后,粤语文化大行其道、电视捞饭的年代。

我作为这个年代的过来人,可以写的东西实在太多。许冠杰作为歌神,人和歌都广为人知,于此不赘。当时的粤语文化,是一条龙的生产线,例如电视剧《一剑镇神州》,除剧集外,还会出版郑少秋同名歌曲大碟和录音带,很多剧集在出街前还会出版特刊,往往火速售罄。这些以中国传统的“侠”为主题的电视剧,学术界甚至认为大大滋润了文革后一穷二白的中国人,有一本书是这样写的:“港剧帮助我们重拾传统中一部分仍然能够生存的人格理想,比如侠义精神、英雄主义……港剧让无所适从的一代人重新拥有了值得固守和敬畏的事物(或者理念),在信仰危机的时代里及时地拥有了一部分替代品。”这解释了为什么当时远在北京也有人唱汪明荃的《勇敢中国人》。

无线电视主办的香港小姐空前成功,甚至改造了整整几代人的集体回忆,以为“香港小姐”始于1973年的孙泳恩,而忘记了第一届香港小姐其实是1946年北角丽池夜总会的李兰。

为日本动漫配制粤语歌,是香港本土文化重要一环,小孩如我成长于这些优美词曲之中,几十年之后的今日仍琅琅上口。这些儿歌,演唱者粒粒巨星。例子太多,单是梅艳芳的已想到三例:《IQ博士》“灵感IQ称得上,十分之高超,创作力量同幻想,会吓你一跳,小云同小吉好重要”;《千年女王》“传说中,有个女王在世上,长长头发,两眼似星光”;《电子神童》:“似一股歪风,气象台都给吓倒,歪风霸道,谁亦压倒,怎可以想得到”。

自觉保留香港文化

最后一个例子,是否预示了今年的古董巴士事件?

最近有朋友说,放学时间巴士上的学童都是说普通话,香港文化岌岌可危的印象,并非空穴来风。

谈过梅艳芳,想起林燕妮。我认识一位已移英的香港收藏家,他将林燕妮的藏品一并运到英国,当中包括了她生前的日记、手稿、名人如金庸、刘培基的亲笔签名赠书;而由于林燕妮曾是李小龙的大嫂,藏品中也有一些李小龙的珍品。

为免香港文化重蹈内蒙新疆、西藏之覆辙,香港人都要自觉保留香港文化。一盒录音带、一本TVB剧集纪念册,都是文化的见证。莫待无花空折枝,就东西留下,就是文化胜利。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责任编辑: 李安达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112/2003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