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上一位妈妈辅导女儿背古诗,3个小时还背不下来,被气到崩溃。
妈妈示范读了几遍,再带着女儿一起读,担心她不理解,又耐心地解释了意思。
来来回回折腾了几十遍,眼看三个小时过去了,女儿还是记不住。
看着别的孩子在群里打卡,背诵流畅,可自己的女儿就是不开窍。
妈妈又气又急,忍不住严厉地责骂,还用力地推搡,女儿小小的身躯被妈妈反反复复地拉扯。
女儿用手拍打着脑袋,满眼泪水地说:“妈妈对不起,我太笨了。”
这位妈妈瞬间破防,意识到自己太失态,心疼地抱起了女儿。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惑:以前挺机灵的孩子,为什么现在越来越笨?
哈佛大学曾对儿童成长做了跟踪研究,其成果表明:如果孩子越来越笨,多半与父母的4种行为有关。
父母都对孩子抱着殷殷期盼,然而在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行为或习惯,正在偷走孩子的智商而不自知。
如果父母有这些行为,一定要引起重视。
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最近,一位“学渣爸爸”的发言火爆全网。
“我的儿子是学渣,但我依然相信,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国之栋梁。”
乍一听,可能觉得这位爸爸幽默心大,一般人上台,大概会觉得尴尬、伤面子,绝不可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可他分析得头头是道,并不是单纯的自我安慰。
一是儿子内心强大,情商高,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是能吃能玩能睡,自己都比不上。
二是在各科老师的帮助下,孩子有时候也能考及格,看到他一天天在进步。
一番温暖而高情商的发言,引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表达了对儿子的认可和鼓励。
即便孩子成绩差,爸爸并没有用“你很差”“你不行”这样的语言来贴标签,而是看到了他的闪光点,一个强大的内心是多么难能可贵,不断进步的状态是多么令人欣慰。
在这位爸爸的身上,看到了为人父母的格局:真正睿智的父母,懂得接纳、认可孩子。
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这么幸运。
在育儿综艺《亲爱的小课桌》中,徐敬凯的妈妈让人隔着屏幕,都压抑到喘不过气来。
她平时总爱打压儿子,节目中她分享了一段儿子跟她的对话。
“妈妈,我怎么那么好?”
“你哪里好了,说给我听听。”
“我长得好。”
“长得比你好的多的是。”
“我脑子好。”
“你门门都考100分了吗?比赛都拿总冠军吗?”
妈妈也说出心里话:不敢表扬儿子,是因为他在别人眼里,已经是“别人家的孩子”,怕他嘚瑟,因此就刻意地打压他。
在节目中,孩子不敢介绍自己,只给了大家一个无声的口型。
在才艺展示的环节,更是担心自己跳得不好,不愿表演。
在其他小朋友玩游戏时,他就怯怯地趴在门口,不敢进去,始终无法融入。
就如同傅首尔说的那样:“要让一个孩子自信是非常难的,但是你要让他自卑,易如反掌。”
父母一味地打压孩子,贴负面标签,只会让孩子陷入自我否定中。即使做得再优秀,也无法得到亲近之人的肯定,这种绝望会让孩子放弃自己。
这样的孩子,让人看了心疼得揪心。
在他失落时,给予一些贴心的陪伴;
在他挫败时,给予一个温暖的拥抱;
在他进步时,给予一句真诚的赞美。
父母的认可,才能带给孩子源源不断的力量,才能拥有一往无前的信心。
限制孩子玩闹
前段时间,课间十分钟“被圈养”的新闻冲上热搜。
其实何止在学校,孩子回家有写不完的作业,周末有上不完的辅导班,寒暑假更是连轴转。
在这种全民内卷的大环境下,玩耍和放松成为一种奢侈。
近日,石家庄10岁男孩走失12小时,牵动了无数网友的心。
男孩在周六下午四点,从画室辅导结束后,一直没有回家。
妈妈询问了画室老师和孩子的朋友,都没有孩子的消息。
当时户外零下16度,家人焦急万分,担心孩子出意外,赶紧报了警。
当地救援队和小区的热心邻居200多人,共同出动搜救男孩。
他们冒着冰冷刺骨的严寒彻夜寻找,最终在第二天早晨7点,找到了男孩。
他蜷缩在隔壁小区一户居民的阳台外,鼻子冻得通红,浑身瑟瑟发抖。
男孩在外冻了整整一夜,被救援队火速送往医院检查,所幸安然无恙。
当问及男孩出走的原因,却让众人始料未及。
孩子学习一直不错,父母又给他报了数学、钢琴、美术等课程,几乎没有玩耍和休闲的时间。
孩子实在不愿意面对父母,不愿意面对那么大的压力,他宁愿挨饿受冻,也不想回家。
我不知道他怎么在零下16度熬过整整一夜,想想都觉得心酸,而更多的是沉重。
望子成龙本没有错,可一厢情愿地施压,漠视孩子的天性,只会事与愿违。
玩耍并不是浪费时间,它是理解世界的方式,是激发快乐的源泉,更能在心里积蓄强大的能量。
曾把三个儿子送进斯坦福的作家陈美龄说:“玩耍对孩子太重要,不仅可以培养好奇心、创造力,还能锻炼他们的身体。”
长沙有一位爸爸罗格,给儿子定了一条规矩:每天不玩够2小时不准写作业。
暑期不仅不上辅导班,还带着儿子学习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各种运动。
儿子的成绩虽然不拔尖,但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特别强,性格也很乐观。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心。这份好奇心促使他们在各种游戏中不断尝试、探索,其实就是学习最关键的过程。
玩耍能让孩子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可以收获友谊、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玩耍还能释放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在呼喊、奔跑、流汗、欢笑中,带给孩子快乐的情绪。
自由畅快地玩耍,犹如成长中的助燃剂,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
频繁打断孩子
周末去朋友家小聚,一进门,她正一脸严肃地教育六岁的儿子。
老师告诉她,儿子上课的时候老是走神,听写的时候,总是完不成。
她每天都盯着儿子,明明半个小时的作业,还是拖到两个小时才写完。
儿子写作业的过程中,她不时地提醒:“头抬起来一点。”
一会儿又走过去看一看。
“怎么握笔的,光都遮住了。”
“这道题做对了吗,你认真检查一下。”
“横平竖直,你看看你的字,歪歪扭扭的。”
不论孩子做什么,朋友总会不停地纠正,每五分钟几乎就会打断一次。
孩子脸上明显不耐烦,很难专心致志地做作业。
我忍不住对朋友说:“咱们先聊天,等孩子做完了,你再去检查,这样你累他也累。”
朋友说:“不放心呀,我得把错误终止在萌芽阶段。”
我能理解朋友的心情,但是有时候,好心办了坏事。
亲子教育专家朱芳宜说得好:“每一个不专注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忙活的家长。”
父母的每一次干扰,都在打扰孩子内在的秩序。其实,只要孩子不求助,父母就需要管住嘴,别打扰。
江苏卫视《了不起的小孩》,小女孩谢宛彤在三天时间内,独自完成了一幅长6米、宽5米、500块的巨型梵高《星空》拼图。
她参加节目时,年仅四岁,每天拼图10小时以上,这是连成年人都很难完成的挑战。
这份令人震惊的专注力,让主持人都不禁惊呼:“怎么做到的?”
她在家特别喜欢玩拼图,曾经7小时全神贯注地“工作”,连吃饭喝水都忘了。
谈起女儿专注力的培养,她的妈妈只说:“让她做自己的事。”
孩子在学习、玩耍的时候,父母要克制住干扰孩子的冲动。频繁打断孩子,不仅影响孩子对兴趣的探索,也破坏了专注力。
玩耍时,不要去关心孩子“渴不渴”“饿不饿”“冷不冷”;
学习时,不要去提醒孩子“做错了题”“写错了字”。
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塑造一个好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
父母不频繁干扰,是一种难得的能力,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智慧的教育。
压抑孩子情绪
小红书上有位妈妈分享了女儿的经历。
她和弟弟一起在看动画片,正看到精彩处,爸爸叫他们吃饭了。
孩子想看完了再吃饭,可爸爸不同意,当她再次央求时,又被爸爸严厉地拒绝了。
她只好不情愿地关了电视,不开心地坐在餐桌旁,也不吃饭。
爸爸感觉孩子在生气,立刻训斥了她。孩子瞬间红了眼眶,眼泪大滴大滴地往下掉。
爸爸更来气了,大声地吼了女儿一顿:“有什么好哭的,一天到晚就哭,忍住。”
妈妈连忙出来救场,把女儿带去了房间,安静地抱着孩子,让她哭了一会儿。
等孩子稍微平静了,妈妈告诉孩子,理解她的感受。换了自己看电视剧,正看着精彩的地方被强行打断,也会抓狂。
女儿过了一会儿就平复了情绪。
为什么父母会抵触孩子的哭泣?在我们的心里,往往会认为“哭”是一种负面情绪,是娇气、脆弱、不懂事的代名词。
其实,孩子的哭与笑一样,都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没有好坏之分。
哭泣是孩子释放情绪的通道,失望、委屈、难过、生气的情绪,会在哭泣中得到释放。
倘若强行禁止,压抑的情绪并不会消失,它会积蓄在心里,越烧越旺,最后会用更激烈的形式爆发出来。
绘本《生气汤》中,妈妈用一锅汤帮助霍斯赶走了愤怒。
霍斯那天遇到了一箩筐不如意的事,他带着满肚子的怨气回到了家。
妈妈没有追问,也没有安抚,她想到一个好办法。
她煮了一锅汤,深吸一口气,对着汤锅尖叫。霍斯也爬上了凳子,学着妈妈的样子尖叫。
在此起彼伏的尖叫中,他们又吐舌头、做鬼脸,拿起汤勺乒乒乓乓地敲击。
最后,他们相视一笑,就这样肩并肩,搅散了一天的不如意。
《生气汤》中,妈妈帮助孩子宣泄情绪,一个被允许发脾气的孩子,是被父母看见的孩子,也是幸运的孩子。
他们不仅不会变脆弱,还因为情绪被完全接纳,内心充满安全感,变得越来越强大,也会拥有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勇气。
压抑情绪,如同孩子身边的火药桶,让他们时刻感到不安。
释放情绪,如同孩子心里的减压器,让他们重新轻装上阵。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万千父母的心愿,然而,培养孩子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一些无意识的行为和习惯正在伤害孩子。
育儿先育己,为人父母,不仅要照亮孩子的人生,还要遇见更好的自己。
养育是一段彼此成就的旅程,孩子给了父母反思自己、持续成长的契机。
愿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完善自己的言行习惯,让家庭成为孩子向上生长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