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大清外交官郭嵩焘慧眼预见未来 却屡屡被身边小人陷害

—恩将仇报

作者:
刘锡鸿的投靠,得到了朝廷中一帮守旧大臣的支持,这让刘锡鸿大受鼓舞,索性秉承他们的旨意,暗中监视郭嵩焘的一举一动,不断在背地里打郭嵩焘的小报告,采用诬陷手段,编造种种罪状,混淆视听,意欲置郭嵩焘于死地,然后取而代之。多年后,刘锡鸿的《英轺私记》曝光,人们才发现他口是心非,在朝堂上大骂西方,在日记里却尽说西方的好话。

光绪二年(1876年)冬,郭嵩焘被清廷任命为驻英国使馆首任公使。上任之初,他提出需要配备一名助手,朝廷让他自己挑选,他就推荐了自己做广东巡抚时的幕僚刘锡鸿充当副手。朝廷因为刘锡鸿是举人出身,资历不够,虽然同意了刘锡鸿担任郭嵩焘的副手,但职务上只任命刘为参赞,比三品的副公使低两级。这让刘锡鸿心有不满,为日后冲突留下隐患。郭嵩焘更是没有想到,自己提拔刘锡鸿成为一名外交官,并在自己的争取下,最终替他谋求到副使的职务,却非但不被感恩,还反目成仇,替自己找了个诬陷自己的对手。

到了出发的这天,郭嵩焘率副使刘锡鸿等随员三十余人启程前往英国,在伦敦设立了清廷驻英使馆。这是中国首次向国外派驻使节,两年后郭嵩焘又同时兼任驻法公使。

按晚清制度,官员出洋附有考察任务,须将所见所闻如实写成日记,上报总理衙门,以供中枢参考。

郭嵩焘正是按照朝廷的这一规定,从出国的第一天起,就逐日记录沿途所见。到了伦敦之后,他将自己出使欧洲的见闻,写成日记《使西纪程》,钞寄了一份呈报总理衙门。书中盛赞西方的人文制度和科技成果,主张中国应研究、学习西人的长处。当时的满清帝国,国门虽然已经打开30余年,但国内风气仍然相当闭塞,满朝官员大多仍睁眼不看世界,自以为是,非常反感有人说洋人的好话。郭嵩焘的这本51天2万余字的日记,在总理衙门为之刻板刊行后,遭到了朝廷内顽固派的攻击漫骂。一时间舆论汹汹,说郭嵩焘的这本书威胁到了满清王朝的统治,慈禧迫于压力,于是发布谕旨,下令毁弃《使西纪程》刻板,并禁止流传。这本书直到郭嵩焘去世,都未能公开发行。

即便如此,郭嵩焘在担任公使期间,仍非常留意英国的政治体制、教育和科学状况,访问了学校、博物馆、图书馆、报社等,结识了众多的专家学者,甚至跑到议会旁听英国议员议政,将自己的考察心得不断寄回国内,提出很多中肯的建议。为顺畅与驻在国的交流,他在62岁高龄仍坚持学习外语。

通过考察,郭嵩焘从保护华侨利益的立场,上奏清廷,建议在华侨集中的海外各埠设立领事以保护侨民。这一建议得到清廷赞赏,光绪四年(1878年)清廷在新加坡、旧金山、横滨等地设立领事馆,以维护海外华侨的权益。

郭嵩焘在担任驻英公使期间,处理了许多外交事务。他秉持平等交往、不卑不亢、有理有节的原则,遵循国际惯例办理外交,给驻在国留下了良好印象,以致郭嵩焘卸任回国时,英、法两国政府均依依难舍。

然而,在郭嵩焘担任驻英大使任内,他的副手刘锡鸿却处处与他作对。在最初驻英使团抵达英国后,因国书中未写副使姓名职务,刘锡鸿认定是郭嵩焘存心给自己难堪。而郭嵩焘完全没有意识到刘锡鸿会因此怀恨在心。而刘锡鸿一开始也并未表露出来,一直隐忍不发。两人关系仍维持在大体相安无事的状态。

后来,当郭嵩焘的日记被朝廷下旨毁版,刘锡鸿从中看出了保守派势力的强大,于是改变了对郭嵩焘的态度,开始公开与郭嵩焘唱对台戏,甚至于将郭骂为“汉奸”,以换取顽固守旧派的青睐,实现自己仕途的升迁。

刘锡鸿的投靠,得到了朝廷中一帮守旧大臣的支持,这让刘锡鸿大受鼓舞,索性秉承他们的旨意,暗中监视郭嵩焘的一举一动,不断在背地里打郭嵩焘的小报告,采用诬陷手段,编造种种罪状,混淆视听,意欲置郭嵩焘于死地,然后取而代之。

刘锡鸿的持续诬告如愿以偿,得到回报,被清廷改派为驻德公使。也就从这一天起,刘锡鸿变得趾高气扬,处处与郭嵩焘分庭抗礼。更加肆无忌惮地上奏弹劾郭嵩焘,给他列举了十大罪状。其中一些诬告,简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有次参观英军炮台,天气骤变,寒风呼呼,陪同的一位英国将领将自己的大衣披在郭嵩焘身上。因为无人将大衣也披在刘锡鸿身上,他觉得很没面子,便在写给朝廷的报告中,摆出一副爱国脑残的嘴脸,大义凛然地说:“即令冻死,亦不当披。”

又一次,巴西国王访英,郭嵩焘应邀参加巴西使馆举行的茶会。当巴西国王入场时,郭嵩焘随同大家一道起立。这本是最起码的外交礼节,但刘锡鸿的精神病又犯了,他攻击郭嵩焘起立是丧失国体之举,因为“堂堂天朝,岂能向小国国主致敬”!

还有一次,中国使馆参加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在白金汉宫举行的音乐会,郭嵩焘接过音乐单翻阅了一下,刘锡鸿被驴踢过的脑袋顿时转不过弯来,认为这是效仿洋人所为,有失国格。甚至就连郭嵩焘不用茶水而改用银盘盛糖酪款待洋人,以及想学外语也都成了罪过。除此之外,他还编造事实,诬陷郭嵩焘在英国人面前诋毁朝政,讨好英国人等等。

对于刘锡鸿的陷害,郭嵩焘倍感愤怒,竭力驳斥,二人的关系势同水火。因为刘锡鸿背后有守旧大臣撑腰,肆无忌惮,两人矛盾无法调和。清政府非但不能主持公道,惩恶扬善,反而在1878年8月,下令将驻英公使郭嵩焘、驻德公使刘锡鸿同时召回,由曾纪泽、李凤苞分别继任英、德两国公使。

光绪五年(1879年),61岁的郭嵩焘与继任公使曾纪泽办理完交接事务后,乘船回国,因心中郁闷,无意仕途,遂称病回籍,于5月5日抵达长沙,从此闲居在家。

刘锡鸿自海外回京后,仍然醉心于仕途,担任过光禄寺少卿、通政使司参议之类的闲职,比起德国公使这样的头衔身份来,自然不可同语。1881年2月,李鸿章的政敌左宗棠进入总理衙门,一心想往上爬的刘锡鸿,认为这是个投机的绝好机会,遂于3月份跳出来,故伎重演,公开弹劾李鸿章“跋扈不臣,俨然帝制”。

这可是大逆不道之罪,意欲置人于死地。但刘锡鸿这次下错了赌注,清廷起用左宗棠的目的,虽然有敲打李鸿章的用意,却并非是要打倒李鸿章,而是让两人相互制约。刘锡鸿因攻击李鸿章,错会了朝廷旨意,被下诏“斥其信口诬蔑,交部议处”,从此彻底终止了他的仕途。

光绪十七年(1891年),郭嵩焘病逝,终年73岁。他去世后,李鸿章曾上疏朝廷,请宣付国史馆为郭嵩焘立传,并请赐谥号,未获朝廷批准,答复是:“郭嵩焘出使外洋,所著书籍,颇受外界争议,所以不为其追赠谥号。”

虽然不被朝廷认可,但郭嵩焘却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他在去世前不久的一首诗中评价自己:“流传百代千年后,定识人间有此人。”

他没有说错。他的有些话,很快就兑现了。比如他说,西方的进步,制度才是根本,满清的洋务运动是无本之术,必将败于日本的全面改革。后来的甲午战争果然证明了这一点。

而他的有些话,直到今天还在警醒世人。他说:“西洋之富,专在民,不在国家也。”“岂有百姓穷困而国家自求富强之理?”

更难得的是,他的眼光早已超越同时代人的坚船利炮,他说,“商贾、造船、制器”只是西方的“末”,而“朝廷政教”才是西方立国之本。

也是在郭嵩焘逝世的这一年,因得罪李鸿章而被排斥于官场之外的刘锡鸿,也在郁郁寡欢中黯然去世。

多年后,刘锡鸿的《英轺私记》曝光,人们才发现他口是心非,在朝堂上大骂西方,在日记里却尽说西方的好话。他在日记中夸赞英国“无闲官,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应之事。”同样的话在别人嘴里,就成了汉奸,就成了卖国。这和今天的某些人是不是如出一辙?

2024-03-18

责任编辑: 东方白  来源:汉嘉女1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324/203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