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共救楼市放大招背后 经济指标大幅下跌

2024年5月17日,浙江省杭州市一栋正在兴建的住宅楼。(STR/AFP)

为了阻止惨淡的楼市继续下滑,中共当局近日放出三个所谓“大招”,包括推出3,000亿元人民币(约415亿美元)收购库存房基金等,中国媒体将其吹捧为所谓“史诗级”政策力度。不过市场分析认为,收购住房库存至少需要5万亿元人民币(约6,910亿美元),而当局目前的财力值得怀疑;同时,出台这些政策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指标正全面下跌的严峻局面。

烂尾楼市“三大招”备受质疑

在5月17日中共国务院的房地产工作视讯会议当天,中共央行、金融监管机构接连推出“三大招”,配合中共副总理何立峰在会上所称的“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

第一招,降低购房首付比。首套房的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房商贷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这是中国四十多年商品房史上首次,即便在2008年和2016年的两次大力刺激时,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也维持在20%。

对于下调购房首付比至15%,市场反馈认为,这一政策只是让购房者轻松“上车”,但变相增加了购房者的月供以及房贷总额,是需要与房贷利率综合考虑的“陷阱”。

第二招,降低房贷利率。包括下调购房公积金贷款的利率,以及取消商业房贷利率下限。

中共央行发布通知称,自2024年5月1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及2.85%,而第二套房屋的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775%及3.325%。

关于商业房贷利率的下限,中共通常为房贷设立一个市场基准利率(LPR),在此基础上小幅浮动,现在取消这一基准利率,银行可根据市场竞争,自由决定房贷利率。

中共官媒声称,政策落实后,大多数城市房贷利率可能下降0.3个至0.4个百分点。依100万元贷款、30年期限、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计算,总利息支出可减少7万余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在中共出台相关政策之前,各地在巨大住房库存压力下,已有城市取消了房贷利率下限,现在只是官宣其“正当化”而已。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343个城市(地级以上)中,75个下调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64个取消了下限。除北上广深等少数一线城市外,大部分城市房贷利率下限已降至全国统一水准。

市场人士认为,这次当局正式宣布取消购房贷款利率下限,此前已实施了下调或取消了购房贷款利率下限的城市,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并不大。对于此前未作调整的一线等楼市较强势的城市而言,有多少城市跟进还有待观察。

第三招,中共当局释放直接收购住房库存的意图。何立峰称,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宅。随后,中央行宣布,拟设立保障性房屋再贷款,规模3,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

中共央行副行长陶玲称,央行依贷款本金的60%发放再贷款,预计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约691亿美元)。

当局欲救楼市所需资金严重不足

中国房地产爆雷两年多,当局相继出台的各种政策均告失败。这次何立峰声称的“政府可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成为这轮救市最核心的关注点。

不过,楼市的现实数据以及专家的分析显示,当局欲救楼市,但面临所需资金严重不足的现实,媒体吹捧的所谓“史诗级”政策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据易居研究院数据,2024年3月,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规模约49,916万平方米,按照一、二、三四线城市分类,分别为3,586万平方米、24,163万平方米和22,167万平方米。

通常商品房从建成到售出需要一定周期时间,即所谓的“去化周期”,而因经济状况以及一二线等城市等原因,其“去化周期”存在一定差异。数据显示,3月份100个城市中一、二、三四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分别为:19.2个月、21.6个月和33.1个月;而疫情前的2019年12月份的“去化周期”分别为:12.2个月、8.9个月和10.2个月。

天风证券分析师宋雪涛分析认为,这次当局直接收购住房库存的目的是提振和稳定当前的楼市,把住宅“去化周期”压缩至18个月以内。根据天风证券测算,要达到这一目的,需约7万亿元人民币(约9,675亿美元)的资金。

另外,野村证券估计,中国有高达2,000万至3,000万套未完工房屋,政府至少须花费4,400亿美元才能盖完这些房屋;英国巴克莱银行估算,中国的库存房规模达28万亿元人民币(约3.9万亿美元);加拿大研究机构BCA Research首席新兴市场策略师布达葛扬(Arthur Budaghyan)表示,需要向陷入困境的中国房市至少注入5万亿元人民币(约6,910亿美元)资金,才能广泛对经济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目前,中共央行仅出台3,000亿元人民币的再贷款计划被认为是“杯水车薪”。北美投资顾问Mike Sun对大纪元表示,北京推出的号称史上最强的三大招对提振楼市的作用有限,政府债务缠身,已拿不出钱,想去库存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此外最关键的问题是,作为住房需求端的老百姓对未来经济普遍缺乏信心,购买意愿大幅度下降。

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下跌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中共当局出台救楼市政策的大背景是:4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全面下跌,楼市也是延续“量价齐跌”的严峻局面。

官方数据显示,4月份的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减少近2,000亿元人民币(277亿美元),是二十多年来首次减少。这意味着企业对贷款等资金的需要出现下降,预示经济规模有可能步入收缩趋势。社会融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是直接反映经济景气的重要指标。

此外,另一项反映经济活动的流通中的现金和企业活期存款的狭义货币(M1),4月的余额同比下降1.4%,意味着商业活动低迷。

中共国家统计局5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1至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约3.1万亿元人民币(约4,286亿美元),同比下降9.8%;房地产的施工面积687,54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8%;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9,2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3.8%;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8,067亿元(约3,871亿美元),下降28.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1.1%。

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较上月上涨的城市,数量仅为6个,较上月减少5城;其余64城环比下跌,占统计城市数的约91%。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表示,4月新房价格下行压力进一步加重,70城价格总体环比跌幅呈扩大之势,而且上涨城市数明显减少,创历史新低。整体来看,目前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探底状态似乎暂未止步。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524/2058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