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招聘销售岗。
有4位应聘者进入终面。
在这场紧张的较量中,大家都非常谨慎地应对着HR的提问。
忽然,一位女面试官面露痛苦地说:
“我有点肚子疼,能不能帮我接杯热水?”
面对突如其来的小插曲,4个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第一个人,是个刚毕业的年轻女孩。
听到请求后,她一秒钟都不耽搁地站起来。
一边说着“好的,没问题,我这就为您倒水”,一边慌乱地找饮水机。
找到饮水机后,她发现没纸杯,于是又立马跑回去找杯子。
众目睽睽之下,女孩就这样尴尬地进进出出,不过最后好歹接来了一杯水。
结果可想而知,她最先被pass掉了。
第二个人,是个稳重的中年男子。
他非常自然地说:“我妻子也会有生理痛,我马上给您倒杯热水。”
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接来一杯水,递过去的时候,还十分贴心地补充道:
“我建议您贴一片暖宝宝,这样有助于缓解腹痛。”
然而,他的反应,也没令面试官满意。
第三个人,是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女士。
她第一时间说“好的,您稍等”。
然后,干脆利落地起身,拿起面试官的保温杯,径直走到饮水机前接了一杯水。
如此精准无误,一看就是提前观察了办公室的布局,做好了随机应变的准备。
而态度不殷勤、不讨好,进退有度,也展现出了职场人应有的风度。
只可惜,同样的,她也没有被录用。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通过考验呢?
第四个人,是个年轻小伙。
他给出了更优的答案。
他先是思考了几秒钟,然后问道:
“不知道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腹痛?
如果是一般的生理痛,我会给您冲一杯红糖姜茶。如果是不明原因的强烈腹痛,我会尽快送您去医院就诊。
因为结石、胆囊炎、肠胃炎等都有可能导致腹痛,情况会很危险。
不同的情况,我会有不同的应对措施。”
简单几句话,就将自己的思辨力、细心程度、周全性,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展现了出来。
毫无疑问,他被公司当场录用。
不得不承认,一个人遇事的第一反应里,藏着他的学识、见识、品格和修养。
而这个反应,也决定了他的前途和人生高度。
一个叫克里斯的男人,在投了上百份简历后,终于等来了一次面试机会。
为了拿到offer,他提前几天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可是,就在面试的前一天,意外还是发生了。
先是房东突然来催租,而拿不出钱的克里斯,只能去他家当免费劳动力帮着装修房子。
而后告别了房东,却在回程的路上,因未交停车罚单,被警察抓去警察局待了一晚。
等他结束这倒霉的一切,发现面试时间已逼在眼前,他只能穿着脏兮兮的衣服赶往现场。
他急匆匆地推门进去,而已经等了一会儿的面试官,没好气地说:
“如果有个家伙连衬衫都没穿,就跑来面试,你会怎么想?如果我最后还雇了这个人,你会怎么想?”
场面极度尴尬,但克里斯却用一句话挽回了局面。
只见他双手一摊,耸了耸肩说:“那他穿的裤子一定十分考究。”
此话一说,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而克里斯也被顺利录用。
这是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的经典情节,也被无数职场人奉为教科书级别的面试参考。
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理论:个人构念论。
意思是一个人的认知,是由过去的见识、经历、思维等形成的。
而面试,恰恰是对一个人的认知最集中、最快速的了解方式。
你是沉稳的,还是灵活的,是片面的,还是周全的,是有创造力的,还是墨守成规的,往往在你的第一反应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曾有网友发帖问:如何将5杯水分给6个领导。
大家畅所欲言,但五花八门的答复背后,却是每个人不同的处事水平。
有人很机灵,说这个简单,我把每杯都摆在两个领导中间,让他们自己选。
但稍有经验的职场人就会明白,这个做法是极不可取的。
毕竟,“转移困难”是职场大忌。
更何况,还是把难题转移到领导那里。
有人说,桌上5杯水,来了6个领导,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就是再去倒一杯。
可这样一来,打乱现场秩序不说,还暴露了自己或其他同事准备不周的问题。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有人就开始发牢骚:“连分水都能成为问题的公司,还留着做什么?”
直接走人,放弃竞聘,这种跳出问题本身的法子,也有不少人点赞。
但最受大家认可的,还是下面这个方案:
告知为了健康起见最好喝瓶装水,然后机智地撤下5个水杯。
这样不仅成功解决了问题,尽可能避免场面的尴尬,还跳出了眼前的困局,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看,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应对方式展现出不同的思维水平。
不同的思维水平,展现出能力上的参差。
所谓面试,很多时候不在于问题本身。
而是对你的为人、处事、阅历、价值观、性格等的综合考量。
说白了,就是让面试官觉得你这个人不错,而不是你的“答案”还不错。
再往深了说,人生中的“面试”,不仅仅出现在职场中,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命运里的诸多变数,都是对我们的考验。
作家柯维说:“个人成绩往往是思维习惯的产物。”
猎豹CEO傅盛说:“认知的本质就是做决定。”
商业教练张琦说:“真正的较量,在脖子以上。”
遇事的第一反应,是习惯的产物,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
而思维上的较量,才是人与人之间的终极PK。
回到最开头的案例,为什么前3个面试者会被淘汰?
有位资深HR说:
“对于销售岗位来说,应聘者最需要具备的是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洞察力、理解力、共情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戳中用户需求,为用户解决问题,才能实现双赢。”
第2个面试者,虽然很体贴地建议女面试官用暖贴,虽然能共情女性生理期的不适,却少了行动力和思辨力。
第3个面试者,虽然能提前观察,具备了行动力,但没有提供多维度的方案,思维跑在了行动后面。
至于第1个面试的女孩,因为缺乏经验,太过谦卑,暴露了自己的胆怯,而且没有顾全职场上的基本礼仪。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那如何才能成为第4个面试者呢?
再给大家讲个故事。
2009年,一个22岁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入职一家公司,做助理顾问。
他全年无休,天天加班,同一批实习生中,他率先转正,还有了自己的客户群。
于是,志得意满的他,毅然辞职,下海创业。
可下海后才发现,自己一无背景,二无资源,三无特色,除了能吃苦,毫无优势。
意识到这一点后,他重新规划职业方向,加大学习力度,打造个人品牌,增强个人产能……仅仅几年,他就成为一名年薪百万的老板。
这个人,就是知名媒体人陈欢,也是商圈里“超级个体”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一个论断:若想出人头地,必须学会经营自己。
经营自己的产品:打造“人无我有”的绝对优势,让自己更值钱。
经营自己的口碑:不耍心眼,真诚和靠谱,永远是最好的必杀技。
经营自己的认知:凭认知赚钱,多学习、多思考、多向高人请教。
经营自己的产能:手脑结合,知行合一地去行动。
把自己打造成一款有竞争力的产品,就能像第4个面试者那样,顺利将自己营销出去。
博主@老宋的一段经历,令我很有启发。
大约十年前,他的建材公司刚刚起步,就引来了同行的打击报复。
当时,为了给公司搞宣传,他办了一场营销活动,并上台致辞。
可刚讲了没几句,就有人开始起哄,说他欠债不还,坑害员工什么的。
一起出席的同事都慌了,老宋却按原定计划,心平气和地继续演讲。
讲到最后,他笑着说:大家放心,天塌不下来,出了问题我兜底。
他的这句话,给所有人吃下了定心丸,稳住了员工、合伙人和股东。
有人问:“怎样才能看清一个人最真实的样子?”
我最认可的答案是:“看他遇事第一反应是什么。”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不仅是工作,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而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就在他的第一反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