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永远不要和任何人诉苦(深度好文)

作者:
好的人生,从戒掉倾诉欲开始。

人生在世,难免偶然不顺。

有人四处哭诉命运不公,有人低头咬牙默默前行。

古人云: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嘴张得太大,风会灌进来,话说得太多,劫会跟过来。

成年人的世界,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隐痛,或许他帮不了你,你也渡不了他。

人活一世,苦时坦然,甜时淡然,唯有静心自渡,方能活出自我。

1

世间感同身受少,冷暖自知

一位诗人曾言:“人是一根绳索,悬于超人与禽兽之间。”

人最大的愚蠢,是高看了人性。

很多时候,你的痛楚,只不过是他人的笑料。

成年人的世界,脱口而出自己的弱点,换来的未必是救生,更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分享一个简单有趣的小故事:

乌鸦和刺猬是一对要好的朋友。

一天,乌鸦羡慕地对刺猬说:“你的身上长满了坚硬的刺,谁都奈何不了你,真是太安全了。”

刺猬听后,笑着摇摇头,小声对乌鸦说:

“其实,我也不是没有弱点。虽然我的身体能蜷缩成一团,但肚子上有一个地方是无法完全收缩的。

如果有人朝那里吹气,我会痒得受不了,不由自主地松开身体。”

乌鸦听后连连点头,拍着胸脯保证:“放心,这个秘密我一定不会告诉别人。”

不久后,乌鸦被狐狸抓住,眼看就要被吃掉,它慌忙求饶,说自己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目标。

于是,它把刺猬的弱点全盘托出。

狐狸放了乌鸦,按照它的指点找到了刺猬,轻而易举地制服了它,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山月不知心底事》里说:

“我们的心,我们的肉,长在各人自己身上,酸甜苦辣,自己尝的味道,只有自己知道。”

你认为的那些天大的痛苦,在别人看来根本不是事。

大部分人听听就厌烦了,还会有一些人拿着你的弱点和伤心的事情,当成笑话一样讲给别人听。

张爱玲曾说过:“笑,全世界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在这个世界,每个人经历不同,环境各异,思维方式更是千差万别。

冷暖自知,是现实使然,也属人之常情。

唯有把委屈咽下去,把脊梁挺起来,人生,除了自己,没有人会真心疼你。

2

成年人的世界,凡事需要自己扛

《摆渡人》里有这样一句话: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答案只有一个:自己。

人到中年,逐渐学会了独自面对风雨,也慢慢适应了孤独。

夜深人静时,把碎掉的心一针一线地缝补好,天亮后再若无其事地戴上微笑,继续奔波。

担子压下来的时候,人就是一根钢钉。

在一座小城的郊区,一户住在铁路附近的人家,日子过得异常拮据。

因为长期拖欠水费,他们家被停了水。

这一天,家里只剩下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炽热的阳光下,孩子们口渴难耐,母亲却无能为力,她翻遍屋子,找不到一滴水。

没有水能让孩子洗去满身汗渍,也没有水能让他们润一润干裂的嘴唇。

她只能听着孩子的哭声,心中满是无助。

傍晚,做零工的丈夫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看到这一幕,他沉默了许久。

那一夜,这个家没有开伙做饭,没有灯光,只有压抑的沉默。

第二天清晨,夫妻二人牵着孩子的手,朝着不远处的铁轨缓缓走去。

列车呼啸而过,他们的故事就此画上了句号。

一位作家曾说:

“每一个强大的人,都曾咬着牙度过一段没人帮忙,没人支持,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

这个世界,从不缺突如其来的风暴。

一次意外,一场疾病,甚至一桩灾难,都可能让人措手不及。

风雨相伴是常态,迎风前行是状态,无惧风雨是心态。

人和人之间,不在乎谁比谁更难,只在乎能否扛得住。

到了一定年纪,可能再也找不到可以避雨的屋檐,只能咬牙把自己活成一座遮风挡雨的房子。

当你熬过去了,往后回想,不正是人生故事中最精彩的那一部分。

3

好的人生,从戒掉倾诉欲开始

有人问:“为什么越成熟的人越沉默?”

答案很简单:因为生活的答案不在别人的嘴里,而在自己的脚下。

我们总会陷入一个误区:以为随时倾诉,便能换来理解。

却不知,世间真正能渡你的,唯有自己。

《盐镇》中90岁的陈炳芝,独自住在一条偏僻的小巷里。

她的一生充满波折,三次婚姻皆未成为依靠。

第一个丈夫在孩子出生后不告而别,第二个丈夫脾气暴躁,经常拳脚相向,第三个丈夫虽待她温和,却因病离世,留下她一人独自面对生活。

四十岁出头的她,没有依靠,只有肩上的六个孩子。

起初,她在粮站做搬运工,家里每日仅能勉强填饱肚子。

为改善生计,她尝试摆摊卖煎胡豆、豌豆,甚至买了设备做花生和绞肉生意。

然而最终都失败,设备变成了一堆废铁。

后来,她借钱租了间茶馆,日子逐渐好转,陈炳芝一时心动,将积蓄投进民间借贷,不料借款人很快消失,钱血本无归。

邻居们愤愤不平,她却只是淡然一笑。

年老后,她仍经营着小卖部,自己做饭、洗衣、赚钱,平静地走完这一生。

沉默是金,但比金子更珍贵的是在沉默中积蓄的力量。 

倾诉,是种慢性伤害,说得越多,筋骨越软。

与其时时抱怨,不如事事改变;与其处处诉说,不如静静默然。”

把嘴闭紧,戒掉倾诉欲,苦难才会过去得更快些。

当你经得起磨砺,耐得住寂寞,扛得起责任,生活便有亮光。

无论何时,都要抬头向前,心怀希望,才能无所畏惧,所向披靡。

《寒山拾得问对录》记录了这样一个对话:

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如何处之?”

答:“忍他、让他、避他、耐他,再过十年,你且看他。”

是啊,人的成长,在于是一个“忍”字。

毕竟,人心难防,诉苦换不来体谅,示弱求不来帮助。

那些扎在身上的刺,拔出来溅别人一身血,咽下去划自己满喉伤。

闭上嘴,拿得起,放得下,是一种重生。

余生,始终陪伴你的,永远是那个无畏坚强的自己。

愿你勇敢面对一切困境,跨越山川,架起桥梁,不惧眼前的黑暗,曙光便能照亮前方。

责任编辑: 赵丽  来源:国学生活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5/0329/2196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