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毛泽东

我的父亲张闻天:被中共遮蔽的总书记 图
2015-02-16

文革开始后,中共早期领袖张闻天遭到无数次批斗,并被“监护”了523天。1969年10月,解除“监护”,遣送广东肇庆,开始流放岭南6年的生活。张虹生回忆父亲张闻天最后岁月时说道,父母被遣送肇庆实施软禁时,上面通知:张闻天的名字停止使用,另取化名,对外保密。父亲说,既然我是普通人了。就叫“张普”吧。“张普”这个化名一直伴随到他去世。

曝毛新宇并非父亲与母亲的爱情结晶 图
2015-02-16

应该说,周恩来和军委办事组的关系是很融洽的。周的行为能力很强,在党内威信高,很善于梳理人际关系,而且长期在中央核心位居高位,很明白中央的权力架构。我父亲一直对周很尊重,很信任。 对于军委办事组来说,因为林彪给我父亲有过交代:要支持周的工作,有事你们要多...

邓小平执迷反右 “死不认错”最终镇压六四 图
2015-02-16

中共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曾是1957年反右 运动的“急先锋”,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对这次牵连数十万人的政治运动的结论是:“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斗争本身没有错,问题是扩大化了。”“当‘民主墙’上揭露出他就是反右运动急先锋时,邓小平便毫不客气地使用了比反右运动更无情的铁腕。不仅取消了他在《关于整风运动报告》 中大加赞扬的‘四大自由’,坚决封杀了‘民主墙’,而且在全国逮捕、判刑了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89年当他成为太上皇之后,甚至亲自下令向爱国学生开枪。 这比毛泽东说过的:右派一个不杀,大多数不抓,要残酷得多。”

彭德怀大骂周恩来老奸巨猾 周为何反常失态嚎啕大哭
2015-02-16

周恩来几个月前还对弄虚作假的粮食产量数字表示关注,认为〝那些谎言是基层迫于上级的压力编造出来的。〞在庐山上的周恩来对此缄默了。彭德怀骂周恩来老奸巨猾是十分有道理的。林彪事件后,周恩来曾经大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纪登奎生前在回忆录里写了〝周恩来大哭〞的一幕。周护着林彪的原因是怕林彪〝犯错误〞被整下去,自己和毛之间的隔火墙消失了。周恩来失声痛哭,不正是在恐惧和悲哀中哀嚎自己的命运吗?这是兔死狐悲。

文革时镇压流氓的高潮--北京的“小混蛋”之死
2015-02-15

1968年夏天,在文革最高潮时,北京发生了小混蛋事件。多年来,经由王朔小说、电视剧《血色浪漫》等文艺作品的演绎,这一事件已成为江湖上的传说,至今仍众说纷纭。所谓的火热年代这件事的前因后果,特别是最后一幕,除去在座的几位当事人能说得清楚,其他的众多传闻大都是...

陈毅刘少奇境遇迥异:求死不能与生不如死 图
2015-02-15

陈毅之子陈小鲁披露,陈毅死前,他看父亲被疾病折磨太痛苦,曾想放弃抢救。但医生说了两句话:“你说了算吗?我们敢 吗?”同为文革中被打倒的高层人物,陈毅的“求死不能”与刘少奇、贺龙等人临死前“生不如死”的境遇大相径庭,凸显文革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本色,什么都可 以政治化,死亡也不例外。

杨继绳:文革的四大“好处”和官僚集团击败毛泽东
2015-02-14

文革,这是一场毛泽东、造反派、官僚集团之间的三角游戏,这场游戏的结局是:胜利者是官僚集团,失败者是毛泽东,承受失败后果的是造反派。不幸的是,文革的最后胜利者还是官僚集团。官僚集团掌握着文革责任的追究权、改革开放的主导权和改革成果的分配权。第一,摧毁了官方长期塑造的共产党和官员的美好形象;第二,摧毁了长期灌输的意识形态。第三,“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把残酷的屠刀在文革中罪恶昭彰。第四,“无法无天”的“群众专政”不仅伤害了普通百姓,也伤害到高层官僚。

女知青回忆上山下乡混乱男女关系 图
2015-02-13

文革爆发后,数量巨大的对政治高度热衷的无业青年会对政治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毛泽东发动全国范围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据这篇文章中的主角回忆称,呆久了才发现,那时乡下的男女关系 其实是很乱的,几乎每一对夫妇都有各自的相好,相互间心知肚明,互不干涉。

揭张春桥长寿秘诀:保持沉默 图
2015-02-13

在“四人帮”成员之中,张春桥算是最长寿的了。张春桥能够长寿,从某种角度来看,得益于他的心理承受能力。1976年10月6日他沦为阶下囚,没有像毛远新那样打算拔出手枪,也没有像王洪文那样进行挣扎,而是束手就擒。而在公审过程中,张居然从头到尾保持沉默,一言不发,一副藐视法庭的神态,显示了他的超乎常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因为他丝毫不在乎,所以他能够在多年的铁窗生涯之中活得好好的。

毛泽东南巡第一站选择林彪家乡内幕 图
2015-02-12

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之后,林彪与毛泽东的关系出现裂痕,毛泽东开始担心起林彪一伙会干出什么突然袭击的事情来,他觉得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了,于是决定南巡,并将南巡的第一站选择为林彪的家乡湖北省的省会武汉。此后还在长沙、南昌、杭州、上海做了停留,召见了林彪军中主要势力所在的武汉、广州、南京三大军区主要将领。后世研究者认为,正是这次南巡直接造成了林彪的外逃。

林彪与叶剑英决战广东背后的毛周内斗(图)
2015-02-11

广东“反地方主义斗争”在中共建政后共进行三次,分别从1951年1月至1953年;1957年6月至1962年10月;1966年文革开始到1971年林彪机毁人亡。是一场跨度长达近40年的政治斗争。广东“反地方主义斗争”令中共中南局与华南分局矛盾激化,两方代表人物林彪、叶剑英正面交锋的背后又牵连着当时中共最高层的派系斗争,其中涉及毛泽东、周恩来、陶铸、广东“地方主义头子”乃至日后成为中共总书记的赵紫阳。

邓小平暗示老右派 朱镕基表忠心息事宁人 图
2015-02-10

右派改正后官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的态度颇具代表性。在他担任国务院总理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追问他一九五八年当右派的事。他闪烁其词地回答:“这一段经历对我的教育是很深刻的,但是也是很不愉快的。因此我也不想再提这件事了。”党内高层右派的态度类似朱镕基,不愿再揭疮疤。而中共官方也竭力掩饰这段内斗历史。

留在天安门前那三大堆“垃圾”
2015-02-10

什么是拉圾?拉圾有两种,一种是生活拉圾,诸如粪便尿屎、死鱼烂猫;另一种是政治拉圾,诸如提倡暴力、制造仇恨的异端邪说。生活拉圾的危害性最多给人身带来的是一些疾病,而政治拉圾带来的危害却是毁灭一个政党、国家,甚至一个民族。就以十年浩劫留在天安门前那三堆政治拉圾...

谢富治的继任公安部长李震离奇之死惊动中南海 图
2015-02-09

1973年10月底,李震的尸体在东长安街公安部机关大院地下热力管道的地道内被发现。据原 公安部副部长施义之后来披露,李震之死引起中央的很大震动,在中央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处理措施。中央领导人在案发后的一段时期将此案与国际国内阶级 斗争联系在一起,强烈倾向于认定“他杀”。

饶漱石震动中组部 三月名单剑指刘少奇 图
2015-02-09

饶漱石指责中组部是一潭死水,问题严重,必须“震动”一下,想拿副部长安子文开刀。饶漱石在7月22日“震动”组织部、指责安子文后,安子文当晚就来到刘少奇处,详细汇报了饶漱石的言行,并且分析说,我估计饶漱石如果不是精神失常,就是把你、我和彭真、薄一波四个人划成了一个圈圈,存心要把我从组织部赶走。

女大学生写给毛泽东的退团声明 震惊北京 组图
2015-02-08

1966年8月18日,中共前党魁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首次接见红卫兵。当年19岁的北外学生王容芬在广场上百万疯狂的红卫兵当中,意识到中国如此发展下去必将大乱。王容芬之后上书毛泽东:您将把中国引向何处?震惊了北京,也给她的人生带来彻底转变。

华国锋究竟是否阻止邓小平复出?组图
2015-02-08

怎样对待和处理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可供选择的办法有三种:第一种是让邓小平马上复出,再一种是尽快让邓小平复出,第三种是等一等,等条件成熟再解决。华国锋采取的是第三种办法。用华国锋的话来说,要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中共“弃儿”东南亚共产党的悲剧命运 图
2015-02-08

上世纪80年代前,东南亚共产党的命运与中国紧密相连。它们大多有代表团被派驻北京,众多高级干部及其子女在中国学习或受训。革命失败后,他们成了东南亚共产党遗族,其中一些人回到自己的祖国,另一些则继续流亡在中国或海外。

七千人大会急转向 诸侯对抗中央另有隐情 图
2015-02-07

七千人大会的初衷,是着力解决各路诸侯的分散主义问题。至于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则是要附带解决的次要问题。“毛泽东顺应人心,毅然改变了会议方向;刘少奇讲话直言不讳,痛陈‘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固然令人称道,会议后来取得的积极效果也让人称赞。”但是一年大规模的调查研究,竟然没有使中央领导发现困难的主要原因,而是集体偏离了实事求是的轨道,岂不是发人深省吗?

中国左派势力犹存 逼习做毛泽东第二
2015-02-05

四十多年前,毛皇帝发动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成立了中央文革小组,组长是文胆陈伯达,顾问是有「中国契卡」之称的康生,组员有江青娘娘、张春桥、姚文元、王力、关锋、戚本禹等。由于毛皇帝的「缔造」,加上发动文革的大批判文章皆出自文革小组成员之手,因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