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王丹

王丹:关于“六四” 除了了解 还要理解
2019-04-15

如果你是想更深入地对这个不仅影响了中国,而且在世界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认识,从理论层面上去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去掌握围绕着这一事件出现的各种讨论的脉络,那么,我会推荐你阅读王超华集三十年思考编著的一本书《没有人是救世主——六四30周年祭》。这本书将以智库“对话中国”系列文库的第一本的形式,今年5月在台湾出版发行。

王丹:关于六四 除了了解 还要理解(图)
2019-04-11

1989年的中国学生运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关于1989年中国的民主运动和“六四”镇压,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想知道这个事件的真相,你是否有推荐的文字材料有。我当然有推荐名单。 如果,你是想从史实出发,了解当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那我会...

王丹:青年世代开始挑战中共 习近平强烈意识到危机
2019-03-18

最近,一名在台湾的中国交换生李家宝,以实名透过手机直播自己的评论,公开反对习近平、批评中共,认为现状比辛亥革命前还要黑暗,也提出了缅怀六四先烈的口号。尽管这两位公开表态的90后,都是在中国本土之外发表其政治立场,但至少表明,在青年世代中早已经不是被完全洗脑的铁板一块的状态,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世代对当今的社会现实,有强烈的不满。

王丹:中共对台湾局势的误判
2019-03-07

看来,中共是笃定国民党会胜选的。现在,国民党提出来胜选之后就要签订两岸和平协议,中共方面之所以继续坚持“一国两制”的提法,显然是要为这个所谓的和平协议事先就定好一个框架。这样的操作,也反映出中共对台系统对于国民党胜选的乐观情绪。然而,台湾选民的民意变动是非常快速的,去年民进党的大败就反映了这个趋势;按照这个现象,现在就判断2020年的台湾社会气氛,恐怕为时过早。

王丹:麦克法夸尔教授对中国的洞见
2019-02-14

各位听众你们好,我是王丹。2月10日,西方著名的"文革"史研究权威,曾经担任过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主任,政治系系主任,也是我的从硕士到博士的长达十年的指导教授麦克法夸尔老师,因病仙逝于家中。恩师的去世当然带给我巨大的哀伤,但是作为他的学生,我觉得最重要的,就...

王丹热邮:六四30周年前 回答几个问题
2019-02-05

我觉得一个人在青春时候怀抱一些对社会的理想,这根本不是理性选择的结果,这几乎可以说是一种感性的必然。我必须说,这种感性是美好的,而且是有时效的。年纪再大一些,就很难体验这种年轻时候的激情了。人生有限,我当然不会放弃这种能够把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国家前途,社会理想连接在一起的机会,哪怕它是短暂的。所以我对自己付出的代价并不后悔。

王丹:李克强在公开背离习近平?
2019-01-18

另一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外宣示的,却完全是另一套主张。新年前后,李克强在不同的场合,都大力强调要保护好民营企业,一再呼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再呼吁要扩大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切实保障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公平竞争。此外,他力推的不是扩大投资,而是让利于民,希望通过大减税的方式,让民间经济能够恢复活力,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

北京正愁火烧眉毛大事 8大信号怵目惊心 贸易战川普大目标可达成 (图)
2019-01-05

尽管中美贸易战暂停3个月,但中国经济未见起色,八个经济数据怵目惊心。1日中共国务院在12月底出台的促进就业文件准时生效,美国财经分析人士秦鹏研判,“稳就业”已经成了北京在这一个月内“比贸易战还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海外民运人士王丹分析,除了失业问题以...

六四30年 王丹等56人元旦联合声明
2019-01-03

2018年即将结束,世界迎接新一年的来临。2019年是89年"北京六四事件"30周年,前学运领袖王丹、吾尔开希、周锋锁及其他关注人士发出以《重建记忆,再次出发》为题的元旦联合声明。 香港《苹果日报》报导,这份声明中,呼吁全球重建历史记忆,作为抵抗极...

王丹:2019 中国经济最大看点
2019-01-02

中美贸易战中美方的主将,经济学家纳瓦罗最近的一个发言比较值得重视。纳瓦罗12月22日接受《日经新闻》访问的时候强硬表示,除非北京彻底修正贸易与产业行经,否则90天贸易谈判期限一过,美国与中国仍难达成协议。他说:“在日本或美国,没人真的相信他们已经放弃这个目标”,他指的是中国制造2025。

王丹:中美贸易战不会停止 有个根本原因
2018-12-04

在美国眼里只是经济问题,可是在中共眼里,实际上是政治问题;美国以为他们在要求贸易公正,中国认为这是在试图颠覆其政权。在我看来,这,才是中美双方真正的分歧所在,也是中美贸易谈判根本就是鸡同鸭讲的深层原因。

王丹:亲身观选 台湾民进党败选四大原因
2018-11-30

同志平权议题是年轻世代支持的议题,但是也是宗教等社会保守力量极力反对的议题,这次连长期支持民进党的基督教长老教会,也公开表达对民进党推动这个议题的反对。一个议题,同时得罪了支持者和反对者,民进党可以说是两头不讨好。

“金马之争”关键在另一个人 王丹一段话解两岸盲点 (视频)
2018-11-20

经过网友分析指出,其实先点燃导火线的反而是在傅榆之前的张艺谋,只是或许台湾在这方面没有大陆敏感,因此没有察觉。根据查证,金马之夜,在傅榆得到最佳纪录片之前,是先由张艺谋颁发新进导演奖。而张艺谋在台上就直接挑明“这么多年轻导演的作品,代表着中国电影的希望!”但入围该奖项的徐誉庭、许智彦、刘若英都来自台湾。

王丹:我在牛津大学演讲 想告诉中国留学生别怕 (图)
2018-11-06

我在到达牛津之前,就在我的脸书和推特上公开呼吁,希望演讲之后,由中国学生可以留下来跟我交换意见。结果当天晚上的演讲结束之后,确实有中国学生留下来等我,但是人数很少,大概四五位的样子。这再次证明,远离中国的年轻学子,内心还是存在一些恐惧。

王丹:中国“流亡潮”(非移民潮)再现 政经危机爆发前兆 (图)
2018-10-31

更多的人出于种种原因,无法离开中国,无法加入到流亡潮中,他们只能选择留在国内,而心中充满焦虑忐忑和信心的匮乏。这样的国民集体心态,对于未来中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状况的发展必然会产生影响。在没有重大危机的时刻,这样的集体心态或许还会保持一个低调沉潜的状况,但是一旦有较大的政治或者经济危机爆发,国民的集体心态就会成为左右局势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王丹:中国出现新流亡潮 三大不同特点和重要讯号
2018-10-30

经济下行的压力,社会环境的恶化,政治压制的加强,生活品质的降低等等,都使得很多人对未来也没有信心。但在我看来,更重要的,值得引起我们重视和思考的问题是:这种没有安全感,对于国家和国家的未来都失去信心的群体状况,不可能只是已经移民出来的上述几类人的心态,更多的人出于种种原因,无法离开中国,无法加入到流亡潮中,他们只能选择留在国内,而心中充满焦虑忐忑和信心的匮乏。

王丹:北京差点被苏联原子弹摧毁 美国帮中国躲过一劫
2018-10-24

这段历史,在今天的中共官方纪录中几乎很少提到,但是对于中共和中国的命运来说,其实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性的事件,事实证明,至少是这一次,是前苏联,今天的俄罗斯这个所谓的盟友,试图令中国灭亡;而私下通过外交途径挽救了中共和中国的,恰恰是当时的敌人美国。这给我们今天思考中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历史背景。

中共新规不许党员说话 退党大潮势不可挡 太子党:有良知的人都退党退团退队(图)
2018-09-25

中共中央级喉舌新华社在微信公众号发文《党员注意!微信上这些信息不能发,严重者开除党籍!10月1日起实施!》,为中共党员的各种言论划分界线。分析认为,中共无论怎样使出新招严控话语权,全球退党、退团和退队活动势必使中共红墙最后坍塌。前中共总参谋长罗瑞卿次子...

王丹:同床异梦 中共只是俄罗斯的提款机
2018-09-25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一直态度强硬,与美国和日本都不惜军事对峙,但是面对俄罗斯对于越南在南海开发的行为,却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这其实也反映出,俄罗斯绝对不会因为习近平的友谊而放弃任何现实利益。而这些现实利益,迟早会与中国发生冲突。因此,说两国关系是同床异梦,应当并不夸张。中俄两国如果密切联手,一个假民主国家加上一个真极权国家,对全世界的民主将构成威胁。

王丹:我们要如何纪念六四30周年?诺奖得主如是说(图)
2018-09-11

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有一次在谈到文学的使命的时候说过,文学的本质就是回忆,而未来只有通过回忆才能变得清楚,历史必须参与到现实中来,如果拒绝这种参与,此前的失误将会以更苦涩的形式出现。但是事实上,人们对历史普遍表现出了可怕的冷漠,甚至厌倦,作出种种努力以求摆脱现在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