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知青

【微揭秘】知青老照片 苦难人生来自领袖这样一句话 组图
2016-11-06

1970年,国民经济完全搞垮了。国家已经没有力量给两千万年轻人安排工作,放在城市又不安全,怕出乱子,这才想出“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的冠冕堂皇的口号,把我们放逐四方,连国家也挑不动的担子,叫我们十几岁孩子们瘦弱的肩膀扛住了。是我们撑住这倾斜的柱子,才避免了国家大厦的坍塌。

程晓农:一个国家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
2016-10-13

在红色价值观占支配地位的社会,能够主动自觉地反思历史、告别红色价值观的人群只是少数,而相当多的社会成员却出于种种原因,默认了新旧各种版本的红色价值观。当下在时事认知方面的社会分化,实源于人们的价值观差异,中俄两国皆受制于此。

【微揭秘】文革老照片 文革时知青住什么地方?吓尿了! 组图
2016-10-11

文革开始知青大面积下乡到俺们那嘎达的时候,起先只能安排他们住在绝户房,就是3年大饥荒全家都没有过来的人家的房子,本来知情们是不知道的,后来不知道是被哪位老乡给说漏了嘴了,女知青当时就吓得尿了裤子。其实这不是个别现象,没有办法,后来各个村都把这些绝户房拆了,还是用这些绝户房的料,找个相对开阔一点儿的房基地,建成一个集中的大一些的院落,叫做“知青点儿”。

上海数百知青维权与警方冲突一人被刑拘 组图
2016-09-17

维权者沈雅琴被刑事拘留。(志愿者提供/记者乔龙) 上海数百名文革期间曾到新疆等地插队落户的回城老知青,日前到上海市社保中心请愿,要求与现上海市退休人员享受同等社会福利。请愿者与数十名公安发生肢体冲突,有人被打被抓,还有一人以涉嫌妨害公务罪刑事拘留。 ...

谁是罪魁祸首?周恩来 法汉学家揭一千八百万知青下乡真相(图)
2016-01-11

法国汉学家潘鸣啸(Michel Bonnin)先生的《失落的一代》本),乃“知青学”集大成专著。一九六三年周恩来计划十八年内动员三千五百万知青下乡。上山下乡乃是中共政府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解决失业之策──借助红色意识形态,将无法解决的失业大包袱甩给农村。《失落的一代》之所以集大成,在于它对大量原始数据进行全面系统地归纳梳耙,整体考察,取精用宏,立桩深固。就资料而言,一册在手,“知青”可知。为全面概要了解知青一代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合适的综述性读本。

亲历者忆知青生活:北大荒的情欲事件(图)
2015-11-22

日前,作家朱维毅历时三年,采访了数百位“北大荒人”、查阅了近万份历史资料,根据史实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生命中的兵团》已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该书描写了20世纪60至70年代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中奉献过热血和青春的众生群像。上至师团级领导、下至未...

北京首家知青博物馆开幕贺卫方批评把“文革罪恶变成了伟业”
2015-07-06

从所展高层内容之多就可以看出,该馆与官方关系非常密切,亦可能得到上层首肯。据称,展览内容大纲经社科院院长王伟光亲审,王还捐赠了照片和手稿等展品。对此,自由派学者、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公开表示,王伟光参与策划,“无怪乎展览(有)强烈的文革歌德派倾向,知青以及十年浩劫的苦难一点都不提,罪恶全变成了伟业”。

知青回忆:文革中的饥饿与性启蒙 图
2015-03-10

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知青生涯中最记得的事是和饥饿有关,时时刻刻的饥饿感,老是觉得粮食要难以为继的担忧,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左右;其次则是避不开的“性启蒙”。

女知青回忆上山下乡混乱男女关系 图
2015-02-13

文革爆发后,数量巨大的对政治高度热衷的无业青年会对政治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毛泽东发动全国范围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据这篇文章中的主角回忆称,呆久了才发现,那时乡下的男女关系 其实是很乱的,几乎每一对夫妇都有各自的相好,相互间心知肚明,互不干涉。

军中红二代为何能成为习近平靠山
2015-01-11

2014年年底,解放军近期密集展开新一轮高级将领例行调整,涉及总部机关、海军、二炮、大军区、武警部队以及军事院校等多个方面。被提拔的少壮派将领中,不少都是军中「红二代」。无论是原南京军区副司令秦卫江调任副总参谋长,还是原武警司令员王建平上将与原副总参谋长王...

知青忆团长带头轮奸百余女知青 图
2014-12-19

有一个团的招待所所长、参谋长和团长,把许多女知青调去,说是给她们好工作,不干农活儿,有吃有喝,实际上三个人轮流干。一百多女孩子叫他们玩了。其中有个高干子弟告到中央,才把那几个家伙毙了。 自从发生这件事,我们才对那些无辜的女知青寄予同情。她们离乡背井,无依无靠,孤独难熬,没有出路而充满绝望,才被人使用小恩小惠与手中权力欺负与迫害。还有那些为了上大学和想离开这里的人,只好委曲求全,责任又怎么能放在这些可怜无助的弱女子身上?

知青们被践踏的青春向谁追讨?(图)
2014-11-06

1955年中共党魁毛泽东还提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鼓动、欺骗年轻人去边远农村垦荒。(照片中国) 虽然不曾经历过知青的岁月,但通过听到、读过的故事,还是知道对于许多有过知青经历的人而言,往事不堪回首,但是很多人却不愿承认自...

钱理群:我看老红卫兵在习近平时代烙印值得注意的三点
2014-10-26

习近平时代又有许多难以预测的不确定因素,今天在人们心目中还是一个模糊的时代。如果说胡温时代,主要是文革期间的大学生掌握国家最高领导权;那么,所谓习时代,就是文革期间的红卫兵和知青掌握国家最高领导权,而且又是以高级干部子女为主体的。这样,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那一...

知道习总吃生猪肉需要多大勇气吗? 太吓人了 图
2014-10-16

知道吃生猪肉需要多大勇气吗?当时茅坑连接猪圈以方便猪吃大粪,人猪相互循环感染,导致绦虫病流行,带虫卵的肉叫米猪肉、豆猪肉。绦虫可寄生在人体各处,在肚子里寄生的,肠子有多长,虫子就有多长。那东西危害巨大,形象恐怖,巨恶心。防病宣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知青比农民更清楚这些。吃生猪肉,吼吼!那真是明知山有虎,顾不了那么多呀!历史知识太重要了,不了解我说的历史事实,你连勇敢、勇士都看不出来。

中国人赴缅甸“解放”人类的惨况 图
2014-08-09

在缅甸从军的中国知青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发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治运动,开展了全国范围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场运动剥夺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也撕裂了千百万家庭。使得几千万年轻人的青春被荒废,改写了整整一代人的命运。 1966...

网管无极限 网警到了绑架网站的疯狂了
2014-04-12

我们过去在〝北大荒〞一个农场的一些〝知青〞们多年前办了个〝荒友〞网站。这个网站的服务器设在上海。自从网站办起来后,过去曾同在农场的各地〝知青〞都纷纷来网站叙旧联谊,并举办各种活动。办网站的是一些上海的老〝知青〞。他们相当谨慎,坚决贯彻〝只谈风月,莫谈国事〞...

一千八百万知青下乡真相 周恩来策划多年 毁了几代人
2014-04-06

笔者也是知青(乡龄八年),一直关注“知青学”,但《失》书中一些数据仍闻所未闻,三十多年前的旧闻对我仍是新闻,一路发叹“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若非读到此著,将终身不了解这场运动的全局性信息。如从一九五六年起上山下乡就和解决失业“结合”起来了;一九六三年周恩来计划十八年内动员三千五百万知青下乡。上山下乡乃是中共政府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解决失业之策──借助红色意识形态,将无法解决的失业大包袱甩给农村。

梁晓声:85%知青如今都属于城市里低消费群体 图
2014-02-21

整代而言,知青们属于当今城市里的低消费群体。 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工人阶层。而工人阶层,无论“国有”的还是“集体”的,正承受着中国“改革”负面的巨大压力。不直接承受这压力,不能完全体会究竟什么叫时代“阵痛”。 世人看到知青中出了些名人,出了些干部,则就错误地认为,知青一代很“出息”。有不少人据此得出更错误的结论,仿佛知青整代地垄断着中国的优越行业了。

钱理群:看习时代掌权“红卫兵和知青”的特点
2014-02-25

早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老红卫兵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时,即已宣布:"老子拿下了政权,儿子就要接过来,这叫一代一代往下传","干部子弟要掌权,天下是我们的","二十年后的世界是我们干部子弟的"。于是,又有了这样的口号:"只许左派造反,不许右派翻天","你们敢造反,我们就立即镇压!这就是我们的逻辑,反正国家机器在我们手里"。

知青赴缅甸“解放”人类惊见百姓逃光 缅共以毒养军(组图)
2014-01-31

当年赴缅甸的知青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最大的反差是,本来是去“解放”处于水深火热的人类,但到了缅甸一看,人家是小康生活,自给自足,有耕牛、房子和碾米机,不吃杂粮,没有阶级剥削。而且和缅共区的百姓接触,他们反应冷淡,发现自己并不太受欢迎。所谓的“解放区”一贫如洗,人都跑得差不多了。随着北京与缅甸政府关系改善,不再支持缅共,缅共转而“以毒养军”,知青开始大批退伍回国,他们的人生坎坷,下场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