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红卫兵

中共建政后廖耀湘被批斗 妻子遭毒打流产(图)
2025-02-14

面对着受尽屈辱折磨的爱妻,面对着不幸夭折的爱情结晶,廖耀湘无能为力,痛彻心肺。他深感内疚,不停地自责,觉得是自己牵连了妻子。尽管妻子对他无怨无艾,百般劝慰,尽管他们心心相印,关爱有加,也难以真正排解将军心底的郁闷,也难以完全抚平将军的心灵创伤。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的1968年12月2日,廖耀湘在批斗大会上不堪遭受红卫兵的羞辱,情绪激动下心脏病发当场猝死,时年62岁。

“反动权威”胡传奎之死(组图)
2025-02-12

他们自焚?我不知道这位红卫兵的故事是不是真的。只是当火势熄灭以后,我和几个人趁着消防员没注意,一溜烟地窜进了那个宅院的大门。一进大门,我就看见正厅堆着山一样烧焦的垃圾,一些未烧尽的衣服和书籍的边角,隐约可见。其中有两块黑乎乎的东西。年龄稍大一点儿的同学指着那两堆烧得黑乎乎的东西说,那可能就是胡传奎夫妇。 怎么会呢?几个小时以前,他们还是活生生的人,现在怎么变成两段只有半米长的焦黑木头?那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死人。 后来经确认,胡传奎夫妇是被烧死了。

“破四旧”及其罪恶清单(图)
2025-02-03

一切似乎如毛所愿,文化大革命的火总算点起来了。红卫兵破四旧的“革命行动”迅速升级,抄家,砸文物,批斗黑帮,最后发展到对黑五类大开杀戒。进入9月,“破四旧”愈加疯狂,许多文物毁于此时,许多中国的优秀知识份子死于此时。 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扬灰;造字者仓颉的墓园被毁,改造成了“烈士陵园”;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冢挂上了大喇叭;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游街示众;世界佛教第一至宝、佛祖释尊在世时亲自开光的三圣像之一八岁等身像被捣毁;孔子的坟墓被铲平....

因日记被打死的陈沅芷
2025-01-30

陈沅芷的死因,首先是红卫兵的抄家,当时普通公民失去了宪法写有的安全保障;然后,是以日记来作罪名。日记是私人的记录,并不示之于人,但是在文革中可以搜查日记并以日记作罪名。另外,罗织罪名都不经审判,日记上的话被随意歪曲解释。最后,造成陈沅芷之死的,是红卫兵的监禁和毒打。纵容鼓励中学生用棍棒皮鞭和肉刑来处死他们的老师,这是文革的最残酷和丑恶的一部分。

世所罕见的红卫兵抄家战果展览会
2025-01-26

据不完全统计,从6月至10月初,全国红卫兵收缴的现金、存款和公债券就达428亿元,黄金118.8万余两、古董1000多万件,挖出所谓的“阶级敌人”1.66万余人,破获“反革命”案犯1700余宗,从城区赶走的“牛鬼蛇神”达3900多万人。红卫兵在抄家过程中,还私自批斗、抓人。一些红卫兵甚至私设公堂,滥施酷刑,打人致死。

【百年真相】中共报复红卫兵火烧“英使馆”
2025-01-18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百年真相》。1967年,中共在香港搞暴动,想用香港左派的血来迫使英国人低头,可偏偏英国人不吃那一套。香港六七暴动没达到效果,左派还被大批逮捕。中共骑虎难下,恼羞成怒,于是,就拿在中国的英国外交官出气,上演了红卫兵火烧英国代办处的外交闹剧。亲身经历了这件...

物理学家饶毓泰自缢(图)
2025-01-14

上一篇,我们介绍了著名历史学家、北大历史系主任翦伯赞在文革中是怎么死的。这一篇,我们再来说说着名物理学家、北大物理系主任饶毓泰的类似遭遇。在中国物理学界,饶毓泰与叶企孙被并称为双雄或双子星座,是这一学科的奠基人、学术权威。他于1922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归国后,饶毓泰应南开...

掸封尘:周恩来何以成为文革浩劫中的“不倒翁”
2024-12-30

1975年6月16日,已经动了三次大手术的周恩来在病榻上给毛泽东写了最后一封信。他写道:“从遵义会议到今天整整四十年,得主席谆谆善诱,而仍不断犯错,甚至犯罪,真愧悔无极。现在病中,反复回忆反省,不仅要保持晚节,还愿写出一个像样的意见总结出来。”

曾国藩曾侄孙曾昭抡夫妇无言的结局(图)
2024-12-27

曾昭抡与妻子俞大𬘡提起曾昭抡、俞大𬘡夫妇,在民国时期的学界也是知名人物。事实上,二人乃是表兄妹,曾昭抡是清朝后期著名大臣曾国藩的弟弟曾国潢的曾孙,俞大𬘡则是曾国藩的曾外孙女、三百年来第一学者陈寅恪先生的表妹,其哥哥俞大维曾任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国防部长。在国民党撤离大陆前,蒋介石曾力...

文革期间那些毁坏佛像之人的下场(图)
2024-12-20

这些例子有名有姓,不信者可以去查证。而我也曾在网上看到关于30多个毁坏佛像、寺庙的红卫兵悲惨结局的故事,也曾从老辈人口中听说过类似的情况。看来,善恶有报并非凭空的说法。有的是现世报,有的是来世报,报应或迟或早,老天在恒定。

清华附中与红卫兵运动(图)
2024-12-14

清华附中的前身是1915年成立的清华大学教师子弟学校成志学校;1960年改名清华附中,并成为面向全北京市招生的重点中学,汇集了高干和高知子女。一个偏踞京郊的中学,一群未成年的大孩子,在中国当代历史上竟然担当了一个奇特的角色——红卫兵的发源地。作为一个上世纪...

一个老红卫兵的自白
2024-12-13

1966年,20岁,男,S市某师范大学学生。文革初期的反动学生——《十六条》公布那夜起义了——八·三一见到毛主席——北京作家协会批斗田汉——大串联—&m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