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六四

颜纯钩:有一个伤口叫六四 有一种情怀叫中国
2022-06-08

六四当天,香港如临大敌。维多利亚公园十步一岗,铜锣湾警察比行人还要多。即使如此,香港人还是坚持用自己的方式,纪念那一场史无前例的民主运动。有人举着手里的蜡烛在街上走,有人在路边打开手机灯光,有人背著写著标语的背囊,在公共电话停里,放着五六个小蜡烛,上面写著支援天安门母亲。社民连三...

鲍彤:写于“六四”事件三十三周年 由李鹏泄密引起的思考(五)
2022-06-08

(五):邓小平是六四镇压的"最高统帅"听众朋友:在前几次的访谈节目中,鲍彤先生回忆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出访朝鲜,总理李鹏代理领导中央工作期间,邓小平李鹏等人密谋出台人民日报4-26社论,将学生激怒导致第二次上街前后的情况。在今天的采访中,鲍彤先生接着上次...

苏晓康:“六四”的遗嘱执行人(图)
2022-06-08

【2022年6月4日按:自由亚洲电台凯迪这篇报导出来后,我说:你要展现各种声音,也就失焦了。对八九六四,一场大规模街头抗议和一场屠城,至今众说纷纭,显示中国没有是非和善恶分辨,不是很清楚吗?但是我认为,三十年前的民意,和广场上的死难者,留下一个遗嘱,冥冥中主宰著中国的命运。十年前...

李佳琦坦克冰淇淋蛋糕事件 导致近亿粉丝得知六四(图)
2022-06-07

六四前夕,中国网红主播李佳琦展示坦克冰淇淋蛋糕,其直播被中断。一位电商称,李佳琦直播中断,却让近一亿粉丝得知或打算了解六四真相。

2022与1989:疫情封控下的中国还会发生民运吗?
2022-06-07

因为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全国的传播,中国政府在深圳、上海和北京等中心城市进行了大规模、长时间的严厉封控,引来了人们普遍的焦虑和不满。这时恰逢6月4日-1989年天安门大屠杀33周年纪念日。当人们在纪念那场席卷全国的民主运动时,心中也徘徊着一个问题,愤懑的民众会走上街头抗议吗?八九...

加拿大悼六四 大陆留学生:反抗暴政是责任(视频)
2022-06-07

为纪念六四天安门大屠杀33周年,两千多位加拿大民众,在六四这一天,集会游行,抗议中共暴政。大陆留学生组织表示,反抗暴政,是他们的责任。自由中国!中国要人权!6月4日晚,两千多位民众在多伦多中领馆前集会,纪念六四天安门大屠杀33周年,抗议、谴责中共对民主和人权的践踏。多伦多支持中国...

六四三十三周年 美国洛杉矶各界接力悼念 参与人数近年最多(组图)
2022-06-07

六四三十三周年之日,洛杉矶中领馆前的示威情况。在六四事件三十三周年当天,美国加州洛杉矶各界人士举办了车队游行、集会示威和烛光晚会等多种活动,参与人数也达到近年来最多。6月4日下午,洛杉矶数以百计的各界民众在当地的圣盖博、柔似蜜、蒙特利尔公园市和阿罕布拉等地,进行了纪念六四的车队大...

【重磅】围绕4-26社论我(鲍彤)与紫阳的谈话 - 特别节目
2022-06-07

7日星期天,北京全市大游行,是这篇社论激起的。我说:这篇社论李鹏说是根据小平的意见写的,我认为:一定是没有把问题说清楚,而激起了社会矛盾。我说我自己到街上去看,看了以后非常痛心,这上面的标语是这样写的:“反对垂帘听政”,“邓小平教导我们说:让大家说话,天不会塌下来”。我跟紫阳说:27日游行大街小巷统统是学生,有大学生,但是我认为:支持学生的是市民干部包括警察。紫阳当时一句话没说。

还记得李鹏给江泽民那两记老拳吗?(图)
2022-06-07

二十几年来,李鹏替江泽民背着两个罪名,一个是六四屠城,一个是三峡工程。现在有些媒体一提这两罪名就毫不犹豫的搁在李鹏头上,把他当作罪魁。但是,中国有句老话:“人算不如天算”。如果江泽民不把李鹏逼急了,他也不会写出书来,把谁是六四屠城受益者和三峡工程罪魁给揭露出来,送到境外去印刷出版。

“中共病毒II”雕像 南加自由雕塑公园落成(图集)
2022-06-07

华氏99度高温,每小时20英里的风速,周日(5日)下午3点,冒着高温与大风,仍有两百多位民众参与加州自由雕塑公园(Liberty Sculpture Park)举办的“中共病毒II”雕像落成暨纪念六四33周年典礼。

李佳琦直播被封 促90后找真相 中共陷尴尬(图)
2022-06-07

李佳琦(左)直播时端出坦克造型蛋糕。(视频截图)33年来,中共政府一直试图抹去中国人民对六四天安门大屠杀的所有记忆,尤其是在每年6月4日纪念日前后。但今年,网红李佳琦因推广一款看似“坦克”的冰淇淋蛋糕导致直播间被封,反而引起90后网民探寻六四大屠杀真相。中共审查适得其反,陷入尴尬...

李佳琦直播事件无意间引发粉丝“解密”(图)
2022-06-07

李佳琦的直播中断后,粉丝们最开始的猜测主要是,他可能是因为偷税漏税受到了惩罚。中国的明星和网红常因偷税漏税而栽跟头。不过渐渐地,坦克之说开始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