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标签 > 改革

邓小平讲话30周年 中共体制内学者呼吁推进政改
2010-08-19

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发表的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被称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在这篇讲话发表30周年之际,三位学者接受中国《财经》杂志采访时呼吁“完成邓小平未竟事业”。这三位来自政界、商界和学界的人士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前署长、现任《...

破釜沉舟 中南海开始打理后事了!
2010-08-22

一个盛世,好不蔫儿的突然谈起冷寂的尘封档案,大约是形势见底了,他们要打理后事…… 董乐山翻译的《第三帝国的兴亡》,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启蒙读物之一,可说终身受益。作者夏伊勒(W.L.Shirer)的前言说,如果不是在二战结束时发生了一件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他...

余英时:谈俞可平所谓的体制内改革
2010-08-21

现在有一些人、党内的人,对外面发表谈话,表示中国共产党也可以改革、也会改革,不过是从体制内改革,大家不要急、慢慢来。这个声音现在是相当的普遍。就共产党党内讲,就包括温家宝,往往说一些话好象给人以希望,以为他们要开始改革了,要开始实践政治改革。这个政治改革,...

张三一言:改良派最致命的是“合作,不反抗”
2010-08-16

有人对“如何理解中共的进步”兴趣浓厚;热衷于鼓吹中共自我改良。对中共统治下的民众痛苦、意愿,漠视、鄙视、敌视。我对“如何理解中共的本质”很有兴趣,对应如何对待中共更感兴趣。对待共产党的态度,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共产党及其联盟的维护其既得权与利及谋取更大权与...

北京正式宣布终结政治体制改革信号弹 玄机何在
2010-08-09

「深圳特区」的兴衰存亡 (大陆) 朱家台   香港政改与「伪大特区」有玄机 七月一日,深圳媒体皆轰轰烈烈报道:国务院批覆的深圳经济特区扩大方案今天开始正式实施,三百九十五点八平方公里的原特区面积,扩容到一千九百五十一点八平方公里。这场在地理空间上规模达到...

陈永苗:后改革对1949政制的重审(上)
2010-05-20

改革时代到了末期形成两种政治思潮力量,一种是改革派的复兴新民主主义传统,另外一种是80年代文化批评界转化而来的新社会主义传统,也就是通过改革,已经把时间流推回到1949年1956年这段历史记忆当中。本文的目的在于重新审查1949政制,是否可以转变为宪政,也...

开明的绝响:前改革派元老朱厚泽病逝
2010-05-11

前胡耀邦时代中宣部部长、中共改革派元老朱厚泽5月9日凌晨因癌症不治在北京辞世。有评论说,朱厚泽的逝世标志一个时代的消逝,不过他的民主品行为社会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力主“三宽” 营造开明*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朱厚泽1985年7月受到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

前中共高官的绝望:1949年是一次本不应该有的..
2010-05-13

朱厚泽老先生晚年说:“我们这些老人的存在(指倾向政治改革的老人们),给年轻人以希望,但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希望。”老先生直接说,“没有希望。你们眼中的希望,是因为看到我们这些老头子还活着,所以你们有幻想。但连我们自己都不抱幻想。”这相当于最后之政治遗嘱。临终...

廖祖笙:改革的绊脚石李毅中说改革
2010-03-30

廖祖笙:改革的绊脚石李毅中说改革(北京时间2010年3月30日 来稿)廖祖笙更多文章请看廖祖笙专栏 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最新一期《行政管理改革》发表文章分析说,大部门制改革目前仍处在爬坡阶段。他表示,在实践中仍遇到很多很多体制、机制,以及思想认识、工作习惯等...

张三一言:中国革命,是甚么东西?
2010-03-29

甚么是革命?中国现实中的革命指的是甚么? 我把社会学者的理论作些修正,革命界定如下:民众单方面地、急速地、系统性地改变社会制度或政权。革命在本文的意义:不论是反革命还是倡革命,讨论的主要不是历史的革命、不是形而上哲理的革命,而是人们在中国现实生活中感觉得到...

北京学者惊人之语:各家底牌都看透 还是贱骨头
2010-03-28

摘要:一巴掌打在脸上,还继续做改革梦。这叫做什么,贱骨头。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知识分子把各家的底牌都看透了,但是自己却上不了牌桌。大部分人的看不清这个事实:自己上不了牌桌。对于底层的抵抗而言,知识分子团体的背书很重要,决定了是叛乱还是革命,所以革命抵抗权的...

横河:向两会呼吁户籍改革无实际意义
2010-03-04

在中共人大、政协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大陆10多家媒体,于3月1号罕见的发表共同社论,敦促加速制定户籍制度改革的时间表。时事评论家横河先生认为,实际上人大、政协并没有决定户籍制度是否改革的权利。大陆17家媒体发表共同社论,呼吁逐步废除户籍制度;BBC的中国事...

陈永苗:《财经》与《炎黄春秋》的精神分裂症
2010-02-18

《财经》与《炎黄春秋》的精神分裂症 北京后改革研究所 陈永苗 11月9日上午,《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正式向母公司——— 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提交辞呈,另有消息证实,胡舒立去职后,将赴任广东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胡舒立作为“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

看广东改革能“把脉”中国未来吗?
2009-10-08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撰写的一篇题为《广东改革的中国意义》的评论文章。文章认为,广东目前所推行的行政改革,其意义不在是否配合中央的改革路线,而在于它是否有意义的创新;广东改革成功与否影响到中国未来改革的走向。为此,自由亚洲...

陈永苗:中共国庆六十周年纪念中的几种海洛因
2009-08-19

对准一小撮人的官方新调国庆六十周年纪念,北京官方定下的主调是60周年不分前后。去年的改革开放30周年报道,很大部分建基于对改革开放之前30年路线方针的否定,但今年官方对新中国60年的评价基调却有所微调,提出了两个不否定的观点:既不能用前30年否定后30年,...

陈破空:改革已死,开放亦亡
2009-06-17

中共建政60年,自我划分两阶段:前30年和后30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大多数场合,中共几乎不再提前30年,仅提后30年,称为"改革开放"。 说到"改革开放",应从何时算起?目前,中共官方算法,是从1978年底,即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但那次全会...

吴国光:改革的异化与政治危机 关于中国改革的有效性和有限性
2009-05-29

中国的现行制度,在一九七零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当中,相当有效地避免了政治危机。当然,这个论断,需要有所限制。首先,它并不是完全能够避免政治危机。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门事件,就是一次重大政治危机。其次,其他的危机还是不断出现的,比较近的,比如说,二零零...

苏中杰:穷人是最大的危险
2009-03-09

穷人是最大的危险——精英经济学家实践经验总结苏中杰我国30年的改革,按照远大的既定目标,运用自上而下的强大力量,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不利因素,已经取得了伟大辉煌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的成就,集中表现在国力强盛,人民富裕。如今,我们已经可以由百分之二十的...

改革养老金能不能换个思路 大家都向公务员看齐
2009-02-07

自从行政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纳入社会保险”序列之后,社会上一片哗然,网络上吼声不绝,盖因为目前的社会保险序列的退休金,实在是低得可怜,草民的邻居,一个50年代参加工作的老太太,工人,工作了30多年,因为退休早,退休金相当低,前几年不过几百元,有病不敢看,...

何清涟 改革30年:国家能力的畸型发展及其后果
2009-01-13

改革30年:国家能力的畸型发展及其后果 何清涟一、多个视角看中国“改革”二、国家能力的畸型发展与社会矛盾的激化三、政府堕落为自我服务型的自利型政治集团结论:未来中国堕入“失败国家”行列的可能性【注释】2008年,中国在纷至沓来的天灾人祸中一路踉跄行走,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