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新闻 > 中国经济 >

中共央行暂缓大额存取款登记要求的内情

2022年2月21日,中共央行发公告,暂缓实施《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

中共央行原定3月1日起实施的5万元以上大额存取款需要核实资金来源和真实用途的登记要求,2月21日发布公告通知,因技术原因暂缓。多名专业人士认为,暂缓原因非技术层面。

1月26日,中共央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第十条规定,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央行的理由是,此举可“提高反洗钱工作水平”。央行网站同日也发布通告,要和中共公安等11部门联合开展为期三年(2022至2024年)打击洗钱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

对于暂缓执行原因,央行2月21日的通知称,应一些中小金融机构提出要求,需要时间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信息系统、业务流程,以及人员培训。

专业人士认为,暂缓原并非属技术层面。

《办法》或引发行业内冲突

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在“财富”网站发表的看法是:如今信息技术发达,除了开银行账号,一切都能在手机上搞定,现金业务对于部分银行而言已逐步演变为“鸡肋”,即弃之可惜,保留又不值。银行维持现金业务,更多是为照顾传统型顾客需求和顾客的传统性需求。

当下,中国的移动支付早已渗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支付宝的用户数量已超10亿,商户超8,000万家。2021年12月2日,支付宝与银联全国实现了扫码互认。并且支付宝已与工行、建行、中行、交行、招行、中信、广发、MiPay等28家银行和机构实现开放合作,使用户可通过各银行、云闪付及其它机构的App扫描支付宝收款码实现支付。而微信支付在支付宝之前,也已与多家银行合作,开通手机App的支付功能。

在小摊小贩都用二维码收款的时代,维持网点服务对一些中国民营银行而言,已成“鸡肋”。

2022年开年,辽宁振兴银行和北京中关村银行都发布公告称,经监管部门批准将停办营业网点现金存取等业务。中国网媒“21世纪财经”在2月3日对此的报道披露:运送现金的押运费可能都比押运的现金多。

柏文喜认为,银行和企业一样,盈利第一位。因此除非监管部门有强制要求,对银行来说,成本上也是能省就省。不少银行在业绩压力和现金业务已成“鸡肋”情况下,把央行对5万元以上现金必须核实其来源和真实用途的新规定视为放弃现金业务的大好时机。目前,中国的银行业规定,有实体网点的银行不得跨区域开展业务。如果民营银行和中小型银行可停止柜台存取现金业务,那么不仅可大大削减成本,提升竞争力,还可为关闭网点并转向互联网银行,进而实现无区域限制的开展业务做铺垫。

然而现金存取带有普遍服务性质,成本虽高,但也是国有银行和大银行的天然职责。如果民营银行和中小型银行都不做了,自然大银行和国有银行就得来承担。柏文喜说,这自然是后者所不愿意接受的,除非后者也关闭实体网点和停办现金业务,但后者庞大实体网点资产和存量人员非短时期内可处理。

因此柏文喜认为,无法平衡现金管理,实施新规或引发行业内冲突与矛盾,是央行紧急叫停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要核实资金来源和真实用途的真正原因,至于官宣的技术原因只是个说辞而言。

朝颁夕改央行不许中止现金业务

辽宁振兴银行已从网站上删去停办现金业务的公告,北京中关村银行也已于2月22日确认将继续提供柜台现金业务。因为,央行于2月21日宣布“暂缓”《办法》同时,与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人民币现金服务工作座谈会,会议的内容侧面证实了柏文喜的分析。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座谈会上要求,设有实体网点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机构“必须办理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各机构不得以业务转型升级、现金业务减少、控制成本、降低业务管理风险等为由,停办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此外,商家也有“不得拒收”人民币的业务。

座谈会还强调,公众可将银行存款货币等值兑换为现金,以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同时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

《办法》漏洞多

虽然《办法》暂缓实施了,但即使是体制内的专业人士,对《办法》也仍有“很多疑惑”。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衍行表示,“若我作为咨询专家参与《办法》的论证,会有很多疑惑。”

他认为对《办法》第十条规定的实际操作中,只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形式主义,二是设卡发难。这两种情况,都难以理服人。因为第十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早已运用在银行的日常工作中,而“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实施起来很难界定。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吕良彪说,虽然《办法》为反洗钱出台,但实际影响到的绝大多数都是无辜的居民。他说他的一位朋友说“这条政策出台后营造了极为压抑的社会氛围,给民营资本投资,房地产市场恢复等带来了极为负面的情绪。(政府)不要想尽办法管控、想方设法雁过拔毛。”

编辑:李韵😎日期:02-26
来源:大纪元
央行 存款 登记
外卖时代要终结?一个全新行业正加速突围(组图) 2025-09-05
骇人听闻!爆李晓鹏家族式金融贪腐链,拖垮光大恒大(图) 2025-09-05
中国“纸面财富”崩塌?比房子卖不动更担忧的3件事,已经悄悄在城市蔓延(组图) 2025-09-05
中国高于20块的香烟都没多少人买了,这是不是消费降级?(组图) 2025-09-05
央行前高官郭树清露面 曾传被查(图) 2025-09-02
人老了真难!75岁的我,有钱有房有孩子,晚年却发现这些都没用(组图) 2025-08-29
啥情况?中国万亿居民存款“大搬家” 2025-08-20
信杨兰兰1.35万亿存款的,小心以后被骗买保健品…(图) 2025-08-13
大陆储户在银行存35万 取款时账户竟为0(图) 2025-07-30
聪明的老人都给自己留三条后路,如果你50~60岁,现在知道还不晚(组图) 2025-07-23
储蓄存款达5万美元时 需考虑做的4件事(图) 2025-07-22
五十岁的70后,你有没有算过,多少存款心里才不慌(组图) 2025-07-10
别被误导了!在中国有100万存款是什么水平?揭露真实情况!(组图) 2025-07-10
人过70岁,最高级的活法,其实就是:不想5事(组图) 2025-07-09
存款也开始“内卷”了?这4大银行新规出台,不懂可能会吃亏!(组图) 2025-07-09
一个提醒:存了多少钱,千万不要让亲戚、熟人知道(组图) 2025-07-07
超10万元买金需申报 专家揭中共新规动机(多视频) 2025-07-03
银行存款出现5个“新套路”,不少人已上当,储户们存钱时要注意(图) 2025-07-01
200万房产和200万存款,哪个更值钱?银行职员一番话让我懂了!(组图) 2025-06-29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