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
  新闻 |  评论 |  生活 |  新鲜事 |  娱乐 |  禁闻排行
🏠生活 > 健康养生 >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看完大悟)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春捂”是传统的养生之道,因为春天的气温升降不定,需要靠增减衣物来平衡人体的温度,才不会受到杂病的困扰。

“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

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地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这时,病菌乘虚而入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春捂秋冻”最重要的原则,是不“捂”不行,“捂”过了也不行。

冬季一过,就早早地脱去棉衣,容易患上风寒感冒;穿太多又怕捂出汗,更怕捂出湿疹。

因此,把握“春捂”的度就十分重要。

那么,科学“春捂”,都有哪些值得注意的要点呢?

01

如何判断

通常来说,15摄氏度是一个临界值。

低于这个气温时,最好继续“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带来的不便;而当超过这个温度时,则可以考虑脱点衣服了。

其次凭感觉: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耐受冷热的程度也不同。

如果“捂”着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摄氏度也不必急着脱衣。

如果感觉“捂”了身体会出汗,就不妨早点换装,否则,“捂”出了汗,万一再被冷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02

捂到清明前

初春气候变化大,即使气温已经较冬季暖和,人体内的阳气多数未能及时生长、发散出来。

当遇到气温骤降的天气,抵抗力较弱的人就会容易患上感冒。

因此,在初春时节要加注意保暖,不要过早脱掉防寒衣物。

尤其在清明节前,都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有意捂着一点,慎防“倒春寒”。

进入清明后,随着春雨的降临,气温会逐渐平稳回升,此时可以视乎天气变化,适时减少衣物。

03

捂对地方

“春捂”并非是全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为好。现代医学认为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易受寒冷侵袭。

因此,“春捂”应重点做好手腕、腰部、肚脐、小腿及双脚保暖。

厚裤和厚袜不可过早减去,并常用热水泡脚,睡觉时下半身盖厚一点。

此外,初春时节,人们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谨记“上薄下厚”的穿衣原则。

下身的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而上身略减则无大妨碍。

04

拥抱春天

“春捂”不仅捂身子,也要“捂”心灵。

怀抱大自然中春的气息,别让这生机盎然的难得美景,流失于不经意间。

又是一年春来到,也别忘了向身边一直陪伴着你的人们,送去春的问候与关怀,不要羞于把这份感动和感恩表达出来。

编辑:王和😎日期:03-05
来源:诗词天地
春捂秋冻 腰部 肚脐 小腿 双脚 保暖
这种房子害你胖!住哪里决定腰围和健康,日教授揭3条件挑对长寿宅(图) 2025-09-06
老人常吃桃酥伤胃吗?提醒:老年人尽可能少吃这些糕点,胃受不了(组图) 2025-09-06
汗液是血糖最好的反馈!医生:汗液出现这5异常,多是糖尿病症状(组图) 2025-09-05
别不信!人过50没这病,能活到90岁 2025-09-05
能帮身体保暖 营养师分享10种驱寒食物:手脚不再冰冷(图) 2024-12-21
气温下降,提醒老年人:若不想突发脑梗,外出时一定要注意这几事(组图) 2024-12-18
【御寒大法】日本名医实测最保暖穿搭 羽绒外套内搭薄衬衫最暖 2024-09-22
【御寒大法】盖被步骤错误可差4℃ 日本节目教3大冬日保暖法(组图) 2024-09-12
睡前把“风油精”滴进肚脐内,有这4大好处?听医生给你科普一下(组图) 2024-08-06
杨家玉夺冠 让“一生要盖肚脐的中国人”上热搜 2024-08-04
朝鲜民众被迫提供裹脚布给“无敌”士兵保暖 (图) 2024-03-23
睡前将“橘子皮”贴在肚脐上,坚持一周后,3件好事可能不请自来 (组图) 2024-02-24
最顶级的养生之道:不是运动,而是这5点!(图集) 2024-02-18
古代没暖气怎么御寒?墙上涂1食材竟成了保暖关键(图) 2024-02-06
肚脐眼藏着“生老病死”的秘密?肚脐有这3个特征或更长寿!(图) 2024-02-03
羽绒服怎么穿才保暖?日本专家三招教你正确穿法,贴身衣物的厚薄也是保暖的关键! 2024-01-09
身体这4个部位不要过度清洁,反而可能害了自己!(图) 2023-09-26
“艾健康”肚脐眼竟然藏着“生老病死”的秘密!后悔知道晚了(组图) 2023-01-25
身体的语言:疼痛对照表!关键时刻能救命(组图) 2022-10-25
肚脐眼里抠出臭臭的“黑泥”,到底是啥?真实答案有点重口味(组图) 2022-10-23
阿波罗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