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颜宝刚:肃清恒大与海航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作者:

400亿在恒大1.9万总负债中,其实只占少数,不过翻查恒大年报,有45%的利息支出付债,其实都是来自信托及影子银行,远高于银行贷款所占的25%,反映隐形债务才是中央真正担心的焦点。

大到不能倒?

回应开首提出的问题,中央银行表明恒大不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到底是派“定心丸”,还是真心相信只是个别事件?

投资银行野村,在一份客户报告中称,“我们不相信政府有救恒大的动力,原因这只是一家民营企业。”

坊间有一些误解,虽然恒大有总负债1.97万亿,表面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但不要忘记恒大仍然有2.3万亿总资产,当中有流动现金,以及到今天仍然是价值不菲的土地储备,按半年财务报表显示,这些土储价值达到4568亿元。

要看恒大能否避过倒闭,关键是他的“有息负债总额”:5717亿元当中包括债券、银行贷款等,会否出现违约。按最新数据,恒大资产负债率已降至低于100%水平,当然,企业一旦欠缺短期流动性,资产再多也是无补于事。

路透社之前分析,“恒大面前有三条出路:狼狈倒闭造成深远影响;有序倒闭;或是由政府出面对这家曾是中国业内老大的房地产开发商进行救助。”路透社坦言,“第三种可能性相对较小。”

2021年9月17日,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停止建设的恒大文化旅游城,这是一个混合用途的住宅-零售-娱乐开发项目。(法新社

正如经济学人提出,中共近年多次提及要市场化处理企业违约,直至去年底,数家国企债务违约事件中,政府已在努力破除“国企信仰”,强调要有序进行清盘,试图撒手不管那些无力偿债又没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僵尸企业”,当中包括国企性质的紫光集团及中国华融,都已先后破产,重要的是避免引发系统性风险。

如果对国企尚且如此,对待一家民企,想中央政府出手似乎是过分天真?

恒大结局很可能会出现“海航模式”解决:最终由政府出面,派驻工作组进驻,进行资产处置。集团被拆骨,房地产由央企/国企接管,小业主仍然可以收楼;值钱的电动车/科网企业就出售予对手;至于供应商就可以获政府作一定补贴。

这一条路更像是“有序倒闭”。

海航模式

人行及银保监在8月中旬,罕见约谈恒大高管,要求必须努力保持经营稳定,积极化解债务风险,维护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稳定。

之后广东传出成立恒大债权人委员会,正式提出通过“市场化”方式处理恒大债务问题,同时强调要维持恒大房地产项目的稳定营运。

面对各方施压,许家印不得不“壮士断臂”,根据半年业绩,为改善现阶段现金流,恒大于6月底至8月27日期间,向供货商及承包商出售物业单位以抵扣部分欠款,总金额约251亿元。

当中最触目的包括向腾讯出售恒腾网络合共11%股份,总代价约32.5亿港元,同时卖出原本有意分拆上市的恒大冰泉其中49%股权,套现约20亿元;

在过去两个月连环出售总值411亿元的资产,恒大上半年有息负债得以减少1447亿元,终于成功令净资产负债率降至不足100%,达成“三条红线”其中一项要求,警戒级别由“红档”改善至“橙档”。

但恒大财务危机不但未有纾缓,在境内及境外债券均出现违约,令恒大美元债价值创出新低,令“拆骨行动”不得不加快。

2021年10月4日,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一个屏幕显示了香港股票指数。陷入困境的中国恒大、恒大物业的股票在香港停牌。

恒大最新公布,已出售所持有的19.93%盛京银行非流通内资股,予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涉资99.93亿元人民币。同时更传出合生创展拟收购恒大物业约51%股份,获恒大物业控股权,交易金额或超过400亿元。

连串的“拆骨行动”,或许可以避免产生骨牌效应拖累 大陆经济,但这种所谓“有序倒闭”的挽救行动,与西方市场化处理违约有最大出入,就是企业要按国家利益为大前提,去处置债务及资产分配,债权人利益不但没有受到保障,反而由国企及受政府指派的民企以“贱价”接管业务,受益人是谁,可以说是呼之欲出。

投资市场从恒大事件中,学习到的最大教训,正是这种中共强调的所谓市场化处理,实际上只是利益再分配。彭博提出,恒大股票及债券投资者最终只能收回少量本金,但恒大的基本业务会受到保障,特别是楼市占 大陆GDP总量达28%,以及居民财富达四成,一旦楼市崩盘,加上失业率飊升,以及旷日持久的经济衰退,就会酝酿一场影响社会稳定的完美风暴。

香港可以“置身事外”?

恒大债务问题对港股的影响当然显著,恒指由28000点跌至24000点,除了受中央整顿互联网平台外,恒大债务危机是重挫了投资者的心理关口。

正当恒大对金融系统的潜藏风险备受监管部门关注,香港银行业对高杠杆内房的贷款取态更审慎,早前有传金管局要求银行提交对恒大的贷款、投资和衍生工具等风险敞口。

不过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强调,香港银行业对恒大的风险敞口非常小,只占银行资产的0.05%,仅约140亿元,所以有关占比非常低,不会对香港带来任何系统性风险。

恒大目前市值只是香港一家四百多亿元的上市公司,即使倒闭理论上直接损失只是股票及债券持有人,市场风险貌似可控,不过这是小看了恒大倒闭的“溢出效应”,当中最立杆见影,是离岸债券市场。

香港过去几年,一直是内房发行离岸美元债的天堂,其中恒大更是最大的发行人,受到可能违约事件影响,恒大的债价一度跌至只有票面值的不足三成(即是输足七成),而其他内房美元债息,更飊升至三十厘以上,事件再发酵,恐怕更多内房美元债会出现违约。

事件的溢出效应,更影响至人民币本身,一年期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换汇点数(swap points,用来衡量人民币在外汇市场的资金成本),一度跳升至1,843点,创近四年以来新高,反映交易者已准备进入“流动性紧缩的危机模式”,恒大全面破产可能触发债券及财富管理商品接连违约的骨牌效应。

正如经济学人提出,事件最大的连锁风险效应不在恒大本身,而是根源于习近平提出的重塑经济模式,所带来的不明朗,更对外资投资中国市场、带来根本性改变。景顺一项新调查显示,12%的投资机构预计,将减少中国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这一比例是2019年上一次调查时的三倍。

——RFA-颜宝刚(前香港有线电视助理总监兼财经资讯台台长)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1007/165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