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伢伢复盘:大疫三年,怕的已不是病毒本身

作者:

我们不怕一刀切,怕的是一刀一刀的切;我们不怕医疗挤兑,因为能想到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我们怕的是原本就匮乏的医疗资源,没被好好利用,用一些人的生死替代了另一些人的生死。

当然咯这个问题仁者见仁,去争辩也没意思,我现在想说的第二个问题:比病毒本身可怕的还有人的观念。

很多人只是人云亦云,并没有去认真了解这个病毒,正视病毒比畏惧它要好,正确的科普,比一味的恐慌要好。

它刚出现的时候,死亡率确实比较高,但随着不断变异和迭代,人体免疫力也在提升,它的威力是在减弱的。

我当初仓促回国不是因为怕死嘛,但是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都还留在了当地,还一个个的确诊了,这也让我对病毒有了新的认识。

最先确诊的是加州的一朋友,以前写过好几次的那个大叔,得之前他打了两针辉瑞,还催我也赶紧打说能保命,结果头天聊完,第二天他就确诊了。

嗓子痛发烧,吃不下饭,主要是味觉没了,得了之后也没人管,就躺着睡觉,大概躺了一周左右吧就好了。

好了之后性情大变,以前饮食很清淡,后来口味特重,炒菜齁死个人。

我问他得病感受,他说总体比上班舒服,工资照发,政府还给补贴,只要躺着数钱就行了。

我在英国读博的学长是一家4口都得了,老婆孩子没打过疫苗,一周之内接连中招奥密克戎,我以为这下完犊子了,没想到他们5天左右就全康复了。

他的症状轻点,小腿肚痛,孩子小反应大些,先是发烧,超过了38.5,他妈妈就给吃药,烧退了就让睡觉。

莲花某瘟因为太仓促没准备,于是孩子嗓子疼就喂川贝枇杷膏,结果也转阴了,他说就像全家得了一场大号感冒

我在坡县的朋友有3个中了,但都算轻症,有个连打了2天喷嚏,嗓子也不舒服,一测阳了,吓得半死。

捂着被子睡觉,结果2天后又阴了,我说:“你是怎么痊愈的?”他想了想说:“看了两天鬼片算么?”滚。

看国内新闻推送,香港一塌糊涂了,但我两个学姐都在那里生活,其中有个被佣人传染上了。

她没去医院也没上报,居家疗养了3天,第4天就好了,悄悄地病毒来了,正如它悄悄的走,全程官方都不知道。

我说你有感觉么?她说比去年冬天的流感好的都快,还没来得及感觉,等下次再得了,保证写个千字感想给我。

以上这些痊愈的朋友都没说有明显后遗症,带着疑惑我去查资料,发现2021年8月的《柳叶刀》杂志,就是那个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它发表了一篇由中国科学家研究武汉疫情中新冠患者出院后健康状况的文章,研究范围比较广,不光是生理的也包括心理的。

然后就发现,这些患者一年内会有疲劳、睡眠障碍、脱发等等症状,以及焦虑、抑郁之类的心理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很多症状都得到了缓解。

总体来说比刚得病时候好,但和健康时候比还是会差点,毕竟是得过大病嘛,而且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和原始毒株搏斗。

对于康复后的后遗症,深圳市三院院长,也是首届深圳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卢洪洲教授,他们也做了相关随访。

而且时间长达半年、一年和两年,这个时长超过了任何一篇科研论文。

他就发现,哪怕病人是突然得的这个急性病,但是随着抗体的产生,人体的免疫力会逐渐清除掉这些病毒,让其不会长期残存在体内。

很多当时重症的患者,是轮椅推回家的,但随访时再见到已经健步如飞。

——我说的不可信,那砖家的话总是有权威性的吧,你看人砖家都说了,病毒没那么牛逼,人体也没那么弱鸡。

别说新冠康复后会疲劳、焦虑、失眠脱发,我就是没得这个病,现在也一样会疲劳、焦虑、失眠和脱发啊。

关于网上流传最广的新冠会让男性丁丁不行的事咱也查了,发现大部分都是援引港大袁国勇团队的一篇文章。

袁老师就是那个武汉抗Y期间,靠捅刀子一举成名的逃跑大侠。他的文章里确实说,这病毒会让丁丁变小,内部有损伤啥的。

但他的实验对象是仓鼠啊亲,与此同时他也做了疫苗保护研究,让这些打了疫苗的仓鼠再次感染病毒,结果就发现丁丁没事了。

所以他这篇文章的重点应该是打疫苗,而不是丁丁变小。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篇文章说“新冠病毒会让雄性小仓鼠欲望下降,不想再碰母仓鼠了”,铁定没人关心。

但你要说“大事不好,病毒会让男人丁丁变小”,刷的一下,很快的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了。

连我这种过着尼姑般生活的人都忍不住看两眼,可见未经核实的诱导性报道有多可怕。

写到这儿,我闭着眼睛就知道有人会说,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质疑我们的防疫政策。

不不,我写的时候特意让朋友家10岁的孩子读了,问她能看懂不?她说能啊,你不就是想说2个意思嘛:

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压在上面的规则和框架;

比全民核酸更紧要的,是全民科普,正视病毒比一味的恐惧要好。

——看到没,连10岁小孩都能get到的中心思想,你没明白还非要杠,那么斗胆问一句:脑仁长齐了吗?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伢伢复盘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26/1726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