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文集 > 正文

特稿:进化假说使科学误入歧途(中)

—《透视“进化论”》第六章(中)

大纪元特稿:透视“进化论”(大纪元制图)

(接前文)本章目录:

第六章进化假说使科学误入歧途(中)

五、进化假说使科学研究忽视精神

5.1巴克斯特与《原始感应》

5.1.1牛舌兰的高兴和恐惧

5.1.2耶鲁大学的常春藤和蜘蛛

5.1.3喜林芋与活虾

5.1.4白细胞的远距离感应

5.1.5“原始感应”

5.2《水知道答案》

5.2.1能感知环境的水

5.2.2能感知人意念的水

5.2.3双盲三盲对照实验验证成功

5.3量子物理学证明人的精神影响客观世界

六、进化假说无法解释的人体特异功能

6.1“眼”见才为实吗?

6.1.1会认字的耳朵

6.1.2从质疑、亲自验证到确信

6.1.3手指也可认字

6.1.4比CT还准的透视

6.2被突破的壁垒

6.2.1铅井中的塑料片

6.2.2搬运红薯的恶作剧

6.2.3凭空取出的药片

6.2.4穿越瓶壁的药片

6.2.5手背上“撕出”的人民币

6.2.6人的念力可以有多大能量?

6.2.7被挑战的万有引力定律

6.3特异功能在世界上被广泛研究

6.3.1千里眼遥视

6.3.2神机妙算的宿命通

6.3.3心灵感应

6.3.4人与植物之间的心灵感应

6.3.5“佛”字的启示

6.4特异功能是人体先天潜能

6.4.1“脑中的屏幕”和“第三只眼”

6.4.2特异功能可被开发出来

6.5特异功能被科学家广泛认可

6.6中国特异功能和“人体科学”研究

6.6.1特异功能催生“人体科学”

6.6.2气功的兴起

6.6.3法轮功和人体修炼

如前所述,被达尔文进化思想所主导的科学发展,使整个世界充满了混乱。西方科学从诞生至今,一些研究几乎耗费了很多科学家毕生的精力,可谓代价巨大、历尽艰辛。然而现在的地球,仍然是污染遍地、灾难丛生、伤痕累累。人们到了应该冷静下来好好反思的时候了。

进化假说否定宇宙中有序设计的存在,否定伦理道德,忽视精神的起源,从而令人类科学误入歧途甚至带来灾难。其实,这种负面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生物医学界,还体现在很多其它自然科学领域中。

五、进化假说使科学研究忽视精神

自然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我们人类所生存的空间范围中的各种各样的物质。大英百科全书关于“物质”(matter)的定义是:“物质,是构成可观察宇宙的物质实体,与能量一起构成所有客观现象的基础。”⁶⁰⁵

该定义指出,“在最基本的物质层面上,由称为夸克和轻子等基本粒子组成。夸克结合成质子后,和中子、电子一起形成原子,例如氢、氧和铁。原子可以进一步结合成分子,例如水分子H₂O。大量的原子或分子又形成了日常生活的主体物质。”

显然这个物质的定义并不全面,反映了实证科学固有的局限性。然而,更可悲的是,由于达尔文进化假说排斥精神的错误思维影响了人类科学一百多年,让科学家对所研究的物质对象越来越狭隘,停留在物质层面,故意忽略精神现象,甚至将物质和精神完全对立了起来。

当今科学研究的现状是,无论哪个行业的科学研究,都好像遇到了一个天花板,再也无法继续向上突破。然而这个世界上仍然有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科学无法给出合理解释。在很多自然现象面前,科学似乎显得无能为力。其中一个极其关键的原因,是因为人们不愿意面对进化假说给科学带来的各种问题,把自己的思维一步步禁锢住了,无法向前突破。

而一旦少数敢于突破的科学家做出了不符合进化论的研究结果,往往会被人们的陈旧观念所质疑、打压,或被“边缘化”,甚至被打入“伪科学”的冷宫。这样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在发生着。

人不应轻易否定自已所不了解的事。一个坐在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一小片天空;要想看到更多的蓝天,恐怕只有跳出进化论深挖的陷阱,才有可能。

5.1巴克斯特与《原始感应》

克里夫‧巴克斯特(Cleve Backster,1924—2013)曾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的测谎仪研究和应用专家、加州圣地亚哥巴克斯特测谎学院前负责人。⁶⁰⁶

测谎仪的基本原理是在受测者的两根手指各贴上一片电极,测量的是电极两端通过的微量电流。它能根据人皮肤电阻的变化以及影响微量电流的大小而绘出图形曲线,又称为皮肤电反应(galvanic skin response, GSR)。

人在说谎时的心理和情绪变化,一般同时会伴随皮肤电阻、脉搏、血压、呼吸等的变化,这都是人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一般不受意识的控制,在测谎仪上可以反映出来,从而判断接受测试的人讲的是“真话”还是“谎言”。

巴克斯特对测谎仪充满兴趣。他辞掉了政府工作,专门从事测谎仪的研究,坚持研究了36年,得出了很多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5.1.1牛舌兰的高兴和恐惧

1966年2月2日早晨,当巴克斯特正在给一盆牛舌兰花(dracaena massangeana)浇水时,突然灵机一动,想用测谎设备测量牛舌兰叶子的电阻变化。结果,牛舌兰叶子画出了一条曲线,和人在高兴时的反应曲线相似,持续了大约一分钟(图6-2)。他当时真是吃了一惊。⁶⁰⁷

图6-2给牛舌兰浇水时,它和人高兴时的情绪反应曲线相似。左:浇水时牛舌兰的反应曲线;右:人高兴时的情绪反应曲线。(《植物也有情绪》截图)

于是,巴克斯特想对牛舌兰采取什么样的威胁行动能让它感到害怕。他一边想,一边观察连接牛舌兰的测谎仪电子笔所描绘出的曲线。

过了一会儿,他决定要用火烧连接在测谎仪的电极之间的叶子。这个想法一产生,在记录图纸的13分55秒处,测谎仪的电子笔立马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迅速地飙到图纸的顶端,画出的曲线与人在恐惧时反应出的曲线相似(图6-3)。

巴克斯特当时相距牛舌兰大约十五英尺,离仪器大约五英尺。他还没去拿火柴,只是思想中有了这个想烧它叶子的计划,尚未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所以曲线又降了下来。

巴克斯特马上意识到,牛舌兰竟然知道他在想什么。也就是说,植物不仅有感情、有思维,而且能隔空感知!

然后,他离开房间去助理的座位上找来火柴,这时测谎仪的曲线又再次上升到指针能达到的极限了,表现出强烈的恐惧情绪(图6-3、图6-4)。随后他刚刚划着一根火柴,还没有接触到植物,记录仪指针又开始剧烈摆动。事实上,他最终没有去烧那片叶子,而是把火柴放回到另外房间。这时,测谎仪的曲线恢复了平静的状态(图6-4)。

图6-3巴克斯特想要烧牛舌兰的叶子时,它的反应曲线。(大纪元)

图6-4巴克斯特把火柴放回了原处,测谎仪曲线才恢复了平静的状态。(《植物也有情绪》截图)

这是改变巴克斯特的整个人生的一天,因为他从此知道了:牛舌兰是有感情的、有感知能力的。不仅如此,牛舌兰对人意念的感知能力的灵敏程度,似乎远远超过人类,具备类似我们人类的特异功能“他心通”。

巴克斯特当时简直惊呆了,他差点儿在早晨8点跑到外面纽约时代广场附近大喊:“我的植物是有感情的!”毫无疑问,这个发现是对他人生中所接受的科学教育的一个直接挑战。⁶⁰⁸

巴克斯特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必须要有真正的伤害植物的意图,才能在图谱上观察到反应。植物似乎能识别出真假意图,就像一台测谎仪有识别的机制。

巴克斯特和其他科学家还在美国的其它机构用不同的植物做了类似的研究,得到的是相同的观察结果。植物非常稳定地展现了灵敏感应人或其它生物的思维或活动状态的能力。

5.1.2耶鲁大学的常春藤和蜘蛛

1969年11月3日,巴克斯特结束了一场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之后,邀请一些研究生做一些非正式的测试。他们提供了一片常春藤叶,将它夹在测谎仪的感应片中间。接下来他们捉到一只蜘蛛。当一个学生用双手将它围住,不让它跑的时候,常春藤叶并未显示任何反应。然而,当这位学生把手拿开后、蜘蛛可以逃跑时,图谱上出现了剧烈反应。这个过程重复了好几次,都是一样的结果。⁶⁰⁹

接着,他们将蜘蛛放走,让一名研究生去寻找被放走的蜘蛛,其他学生则盯着测谎仪。当那位学生还没看到蜘蛛时,测谎仪没反应。

过了一会儿,测谎仪有了反应,接着人们就听到去找蜘蛛的学生说:“我找到了!”接下来,测谎仪记录出一个激烈反应的同时,去找蜘蛛的学生大喊:“我抓到它了!”

巴克斯特发现,最好的实验结果往往是在偶然间不经意发现的,就像这些耶鲁研究生在实验中展现出轻松自在的心态。实验参与者的意识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很可能改变实验结果。

巴克斯特还发现,一些实验未能成功重复的原因,很可能是受试对象与实验者之间的感应等。一些植物所处环境中的看似不重要的细节,包括邻近人物、噪音等,都可能对实验对象和结果造成重大影响。

有趣的是,这里的研究对象是一片刚被摘下的常春藤叶子。这片叶子虽然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植物生命,同样具有精神和感应能力。

按照达尔文进化假说,已经脱离植株的叶子,连独立的生命都几乎算不上,怎么会具备思维能力,还能实时感受到周围环境中的人的意识状态呢?这些现象,用进化假说也是根本无法解释的。

5.1.3喜林芋与活虾

巴克斯特还曾经用其它生物作为刺激源做实验,来测试植物对其它生物的情绪的感应。

巴克斯特在1968年公布的一个实验中,将装有活的丰年虾的小杯反转,把虾倒入下方的沸水中。这时,摆在同一个房间中的一种叫“喜林芋”(philodendron cordatum)的植物显示出受刺激的反应。⁶¹⁰

然后他把喜林芋A跟活虾放在同一个房间里,另外两盆喜林芋B和C分别放在跟活虾不同的另外两个房间,同时检测三盆喜林芋的反应。多次的重复实验结果发现,喜林芋A、B、C在活虾死亡时,大多数反应出受刺激的曲线。这些结果具有统计意义,说明虾死亡引起的喜林芋反应,不是偶然现象。

这个实验中最有意义的部分就是完全的自动化。为了排除喜林芋对人的情绪感应而干扰实验结果,他精心设计了一整套自动化的实验装置,确保实验进行时一切都是自动进行的,从而将人的意识可能产生的阻碍排除在实验之外。只有小心地遵照这个程序才能得到有效数据,而且同一批植物只能用来作一次实验。

巴克斯特请实验室以外的人去买来多株喜林芋,并将它们暂存在大楼某处。只有在实验快要开始之前,他们才到暂存处将三株喜林芋搬到实验室内。

为了不让喜林芋对巴克斯特和实验人员产生感应,他们迅速启动自动化装置,并设定延迟开关,随即离开实验室、离开大楼,并走到至少隔街之外,喜林芋则被单独留在实验室里。

这个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喜林芋A能感知到虾的状态。那么有意思的是,在其它房间的喜林芋B、C如何能感知到虾的状态呢?

有两种可能性比较大。第一种是喜林芋A把感受到虾的状态,远程传递给了喜林芋B、C;第二种是喜林芋B、C直接远程感受到虾的状态。

不管是哪种可能性,都说明喜林芋能跨越一定空间距离,感知其它喜林芋或丰年虾的状态。喜林芋似乎也具有“他心通”。喜林芋的感知能力,甚至还超过人。

然而,达尔文进化假说认为,喜林芋是比人要低级得多的物种,怎么会具备如此高级的感知能力呢?

5.1.4白细胞的远距离感应

不光是植物和植物的叶子能感知人的情绪,脱离开人体的白细胞,也能感应到人体的情感反应。⁶¹¹

有一次巴克斯特收集自己的白细胞,给它们接上电极并开始观察。他想在手背划一道小伤,然后在伤口上涂上碘酒。于是,他走到最近的架子前,搜寻一把消过毒的柳叶刀,同时想像着使用它的情景。⁶¹²

当他走回仪器旁的时候,图谱上显示出,在他寻找柳叶刀的那段时间,他的白细胞出现了激动的反应(图6-5)。

白细胞是我们血液里面的免疫细胞,当我们人体受到伤害、血管破裂出血的时候,白细胞要进入捍卫我们身体的备战状态,保护我们不要受到外来病菌的感染。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巴克斯特生出了要割伤自己的念头的时候,他的免疫细胞似乎同时进入了备战状态。

图6-5人的情绪变化与离体白细胞之间的感应(《原始感应》/大纪元制图)

1988年8月,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天文学博士布莱恩‧欧里瑞(Brian O’ Leary)与他的配偶造访巴克斯特在加州圣地亚哥的实验室。他们采集了布莱恩的白血球,并连上了测试仪。布莱恩亲眼见证了他与配偶对话期间,离开自己身体的那些白细胞能实时感应他的情绪状态。

布莱恩离开实验室后,搭乘圣地亚哥的飞机返回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家。在这逾350英里的旅途中,他的白血球仍然在圣地亚哥的实验室里,与电极连接着。

布莱恩记录了这一路上所有造成他情绪焦虑的事件,包括在高速公路上错过一个车道;在拥挤的停车场还车;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时大排长龙,他差点赶不上飞机;飞机起飞及降落;他儿子未能在机场准时与他们会合等等。

结果,当巴克斯特将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点与测试曲线互相对照时,发现曲线上的异常反应几乎和布莱恩所有的焦虑都密切关连,而白细胞所测出的反应曲线在他到家就寝之后,也变得平静了。

布莱恩在其著作《探索内在与外在空间》(Exploring Inner and Outer Space)中详细记录了这次长距离的生物感应的实验经历。布莱恩讨论说:“如果它们是有效的,我们就需要接受这样的假设:白细胞捐赠者将他们的情绪传达给他们的细胞,在长达数百英里的距离内没有明显的衰减。其影响令人难以置信。显然,我们将意识的某些基本构成要素传达给与我们有某种联系的其它生物,并且讯号不会在很远的距离内减弱。”⁶¹³

所以,当我们情绪焦虑的时候,我们的白细胞也同时受到影响,处于一种类似焦虑的状态。如果免疫细胞状态不正常,人体的免疫力可能也受到影响。这也许是精神和情绪影响免疫力的另一层体现。

按照达尔文进化假说,细胞是非常原始的生命形式,怎么会具备思维,甚至能感知人的思维活动,即使在远隔几百英里之外,还能实时感受到人的意识状态呢?这些现象,用进化假说根本无法解释。

现代生物医学中的细胞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生理和遗传的学科。尽管在很多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仍然存在很多未解之谜和挑战:比如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细胞行为和细胞的复杂多样性等等。

研究细胞的生物学家如果能了解和掌握细胞也有感情和思维活动、能时时刻刻感应到细胞供体的情绪信息从而影响细胞自身的功能状态,相信对于解决上述挑战,会有一个新的思路和突破。

5.1.5“原始感应”

巴克斯特认为,生物间可能存在一个无形的网络,能够远程互相感应。例如植物、虾和细胞等生物,它们之间有一种无形的通讯网络。这种网络是什么呢?

巴克斯特在采访中说:“我之所以称其为‘原始感应’,是因为我感到生物的这种本能远远早于任何后天形成的能力。有些人认为我们曾一度有过这种本能,有的人在否定它,以至于让你愿意花费一生来研究它,走这样一条路。”

康乃尔大学生物系助理教授查尔斯‧葛兰杰博士(Charles R. Granger, Ph.D.)曾这样公开介绍巴克斯特:“他的智慧能跳出当时对植物的传统预设理论。从科学的观点看来,这其实是创造力的体现。”

巴克斯特的发现引起了科学家和公众极大的兴趣。他的一篇专栏文章在1969年4月的《电子科技》(Electro-Technology)杂志刊登后,就有4950位科学家作出回应。

197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美国植物学家克里斯多夫‧博得(Christopher Bird,1928—1996)和美国军事情报官、记者彼得‧汤普金斯(Peter Tompkins,1919—2017)合著的《植物的秘密生命》(The Secret Life of Plants)出版。该书记录了巴克斯特使用测谎仪进行的植物实验,描述了植物与人之间的身体、情感和精神之间的关联,向大众揭示了植物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⁶¹⁴

同时,也有人对巴克斯特的研究结果提出质疑和反对,理由是不符合当时既有的科学理论,也有人未认真完成实验便草率宣称“重复失败”,有人甚至认为是骗局。

对此,当时任职于斯坦福研究中心(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的物理学家哈洛德‧帕托夫(Harold Puthoff)提出:“我不认为巴克斯特的研究是骗局,他进行实验的方法非常可取。大多数对这个研究持负面态度的人认为他的实验方法很草率,其实并非如此。”

1989年,美国陆军上校约翰‧亚历山大(Colonel John Alexander,1937—)曾写道:“要多少证据才能让我们跨过那‘证据不足’的屏障呢?数据都摆在眼前,而这些实验方法也早就脱离了‘不成熟’的阶段。我对此(编者注:指盲目怀疑和排斥的态度)感到悲哀和受挫;一个新的技术无法在科学殿堂中得到公正的裁决。不只超心理学如此,所有的领域都一样。我认为根本的问题出在对未知的恐惧──一个所有科学家都不应引以为傲的态度。”

科学史上的伽利略、哥白尼、道尔顿、牛顿和爱因斯坦等人在提出新观念时所遇到的难题,与巴克斯特的遭遇十分相似。不同之处是,巴克斯特这一次的发现,在生物科学领域里的影响和触及面之大,可谓史无前例,几乎是颠覆了很多人对生命和物质的认知。

进化假说给人们灌输的思想忽视了“精神”,成为被僵化了的观念和定义,限制了人们对生物可能具有意识、生物之间可通过某种不为我们所知的方式进行“沟通”的现象的进一步认知。

而只有当人们能放下进化假说的错误观念,坦然面对植物具有精神的这个现象,就像第四、五章论述的人具有精神和灵魂现象那样去研究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关于生命奥秘和来源的研究才可能会有一个突破。

5.2《水知道答案》

无独有偶,不仅仅是巴克斯特发现植物有精神、能感知,日本的健康、管理和社会服务国际技术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for technology-based education in Health, Management and Social Services International, IHM)的科学家江本胜(Masaru Emoto,1943—2014)⁶¹⁵的研究也发现,现代科学界所认为的无机物──水似乎也具备精神,能感知人和周围环境给它的信息,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空间环境等等,并在水结晶上反映出来。他的研究成果记录在《水知道答案》(The Hidden Messages in Water)一书中。⁶¹⁶

5.2.1能感知环境的水

江本胜将不同类型的水放入培养皿中,然后将培养皿在冰箱-20°C(-4°F)下冷冻三个小时。水在培养皿中形成直径约一毫米的冰滴。当他用光照射冰滴时,晶体就会出现。他用高速摄影机拍摄放大200至500倍水结晶,结果发现不同的水形成不同的晶体,也有的水没有晶体。

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的背后,往往需要付出艰辛和尝试。因为结晶形成之后只持续20秒~30秒,这个过程的短暂就要求研究者必须非常敏捷地抓住拍摄的短暂瞬间。江本胜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

他发现,取自南极、涌泉或荒郊的地下水,结晶像宝石一样绚烂且令人神往(图6-6)。

图6-6取自南极、涌泉或荒郊的地下水,结晶像宝石一样绚烂。(《水知道答案》截图)

取自巴黎、伦敦、东京、罗马、澳门、香港等繁华都市的自来水,无不影像模糊、颜色黯淡,形状扭曲不规则。连水都这样,难怪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会感觉压力重重、苦不堪言,最终导致现代病、都市病。(图6-7)

图6-7取自城市的自来水影像模糊、颜色黯淡。(《水知道答案》截图)

江本胜将水放在两个播放古典音乐的音箱之间,大多都会产生具有独特特征的形状良好的晶体。

贝多芬的“第6号田园交响曲”(Pastoral)音色明亮清澈、舒畅明快,听了之后水的结晶也是美丽而规则。(图6-8)

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Swan Lake)的水,上面的结晶犹如一只洁白美丽高雅的白天鹅,而下面水结晶的彩虹色似乎代表着希望,传递出天鹅湖故事的内涵。(图6-8)

听了维瓦尔第的“四季”,似乎感受到大自然春、夏、秋、冬的气息。(图6-8)

图6-8听古典音乐或传统音乐的水的结晶(《水知道答案》截图)

相比之下,暴露在剧烈重金属音乐或摇滚乐中的水,充其量只能产生碎片和畸形的晶体,相当难看。(图6-9)

图6-9暴露在剧烈重金属音乐或摇滚乐中的水(《水知道答案》截图)

再来看看放在电视、电脑、手机或微波炉旁边的水,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水根本无法结晶,取而代之的是黑洞。(图6-10)

图6-10放在电视、电脑、手机或微波炉旁边的水(《水知道答案》截图)

水结晶实验证明,水是一种生命体,具有自我意识,可以用自己的结晶状态与外部世界沟通。

5.2.2能感知人意念的水

江本胜博士将写有文字的纸、有字的面朝里,包在装着被测试的水的瓶子周围。当纸上写着“爱和感恩”等美好信息时,水结晶往往美丽(图6-11);当纸上写着负面或不善的信息时,水结晶往往扭曲、丑恶,甚至根本不能结晶(图6-12)。

图6-11当装水的瓶子外面的纸上写着美好信息,水结晶往往美丽。(《水知道答案》截图)

图6-12当装水的瓶子外面的纸上写着不善的信息,水结晶往往扭曲、丑恶。(《水知道答案》截图)

岛根县发生地震之前,水完全不能结晶,似乎水预测到了地震的信息。当地震过后,水结晶的能力慢慢恢复,甚至变得美丽而充满希望。(图6-13)

图6-13岛根县发生大地震前、后和地震之后恢复的水(《水知道答案》截图)

2003年放在东京办公室的自来水,原本结晶非常丑陋和扭曲,后经二百多人以爱和感恩等美好的心念为这瓶水祝福后,竟然恢复了美好的结晶形态。

5.2.3双盲三盲对照实验验证成功

美国思维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 IONS)的首席科学家迪安‧拉丁(Dean Radin)博士⁶¹⁷及其助手盖尔‧海森(Gail Hayssen)分别在2006年、2008年与江本胜合作,在“双盲”和“三盲”条件下进行水结晶实验,实验结果都支持江本胜的理论,排除了江本胜主观选择实验结果的可能。这些水结晶的实验结果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这里的双盲是指拍照人员和美感独立评估人员,双方不清楚实验样本的分组情况;而三盲是指拍照人员、美感独立评估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三方都不清楚实验样本的分组情况。

拉丁博士等2006年发表在《探索》(Explore)期刊上的双盲实验的论文标题为“双盲试验证明远距离意念对水结晶的影响”(Double-Blind Test of the Effects of Distant Intention on Water Crystal Formation)。实验是这样做的,东京一个约2,000人的团体对位于加州的一个电磁屏蔽室内的水样本发出正面的意念。东京小组不知道的是,在加州放置受测试样本的同一个楼的不同楼层还放着一些对照样本。

分析人员在“盲态”下,对两组水样本形成的冰晶进行识别和拍照,并由100名独立评审人员对所得影像的美学吸引力进行盲态评估。结果表明,经过积极意念处理过的水结晶,在美学吸引力方面,比对照组水结晶得分更高(P=.001)。⁶¹⁸

图6-14由100名独立评审人员对两组水结晶照片的美学吸引力进行盲态评估。结果表明,经过积极意念处理的24份水结晶,比16份对照样本的水结晶的美学得分更高。(《探索》截图)

拉丁博士等2008年发表在《科学探索期刊》(Journal of Scientific Exploration)上的三盲实验的论文标题为“远方意图对水晶体形成的影响:三盲重复”(Effects of Distant Intention on Water Crystal Formation: A Triple-Blind Replication)。实验是这样做的,三天内,奥地利和德国的1,900人将注意力集中在加州电磁屏蔽室内的水样本上。提供正面意念信息的人不知道位于目标水附近有一个充当“邻近对照”的水样本。另外,位于屏蔽室外还有一个“远端对照”水样本。技术人员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水样本形成的结晶进行拍照,每张图像均由超过2,500名独立评审进行美学评估,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所有参与者都不清楚照片的分组情况。结果表明,提供正面意念信息处理的水结晶,晶体影像被评价为比邻近对照的水结晶晶体更美观(p=0.03)。这项结果再一次验证了先前江本胜的研究和双盲测试的结果。⁶¹⁹

双盲和三盲实验,是科学可以做的最严谨的认证了。尽管如此,在网络上还是可以看到很多人反对水结晶实验的发现,维基百科甚至把其称之为“伪科学”。

因为水结晶实验的结论触动了一些人内心深处的进化论和机械唯物的观念。按照达尔文进化假说,水是无机物,连生命都算不上,怎么会具备思维能力,甚至能感知环境状态?所以一些观念固执的人,不能以开放的心胸来接纳,甚至抵触水结晶实验的结论。而科学的真正精神是以尊重事实为根本,而不能以维护固有观念为教条。

目前地球环境中的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直接给人类的生存、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重大挑战。人类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必须有效解决水污染问题。水是一面镜子,反映出周围环境好坏,包括人心善恶。如果要从根源上解决水污染问题,恐怕要重新更新我们对水的认识。

5.3量子物理学证明人的精神影响客观世界

巴克斯特和江本胜的实验,揭示出植物、水、树叶、细胞都具有精神和感应能力。生命和水具有远距离沟通的能力,能看、能听、能接受人发出的情感和善恶意念,并随着人类心念的改变而发生着改变。

植物和人、人和自己的白细胞、水和客观环境以及人的意念之间的关联似乎说明,我们这个宇宙中的事物之间,具备着超越宏观物质的精神连结。

事物之间的这种精神连结,也许可以用现代物理学的量子纠缠现象来帮助理解。所谓的“量子纠缠”,是指存在于微观世界中的一些粒子,如果处在纠缠状态的话,那么不管分离到多远,它们之间完全不需要任何现代物理学已知的沟通,就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状态,从而在一部分粒子受到外来观测影响而改变状态时,使另一部分的粒子也作出对应的改变。这种现象又可以用来实现超越时空限制的量子通讯。

更值得注意的是,量子物理学的研究揭示,人的精神可以改变量子存在状态,宏观世界中的主观和客观的分野在量子世界里变得模糊。或者说,在量子世界里人们认识到,也许主观和客观本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有一个经典的量子物理学实验叫做双缝实验或“杨氏实验”“杨氏双狭缝干涉实验”,专门演示光波的干涉行为,此实验是因物理学者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1829)而得名。⁶²⁰

双缝实验的基本设计很简单,将一束光照射到一块刻有两条狭缝的不透明遮光板上,通过狭缝的两束光会抵达后面的探测屏。光的波动性使得通过两条狭缝的两束光互相干涉,在探测屏上形成明亮条纹和暗淡条纹相间的图样,这就是双缝实验著名的干涉图样。

图6-15双缝成像示意图(原作者:NekoJaNekoJa向量化:Johannes Kalliauer– File:Double-slit.PNG, CC BY-SA4.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61496401)

20世纪量子力学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对光是波还是粒子的问题重新展开讨论,双缝干涉实验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科学家们做了升级版的双缝干涉实验,通过特殊的实验装置,让光子一个一个地发出来,通过前面的双缝遮光板,结果依然观测到干涉条纹,也就是说一个光子可以和它自身产生干涉现象。

接着,科学家依据这个单光子干涉实验继续添加实验仪器,加装了一个观察光子路径的装置,想知道单个光子到底是从哪个缝隙里出去的。结果一旦加上观察装置想知道光子的路径时,干涉条纹就消失了;如果去掉观察路径的装置,干涉条纹又出现了。科学家通过无数次的重复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⁶²¹

这个升级版的双缝干涉实验背后的机制和原理,目前科学家仍在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人的意识和精神可以影响量子世界的存在状态。

这是不是在提示我们,整个世界本来可能是另一番不同的波动的景象,但是由于有了我们人的这双眼睛,看到的世界变成被过滤了或被固定了的效果,变成了现在这个世界的样子。

著名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1918—1988)在《费曼物理讲座》中这样解读,根据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不可能设计一个装置,既能确定电子可以穿过,同时又不会干扰电子穿孔之后形成的干涉图样。换句话说,如果一个装置能够确定电子穿过哪个孔,它就一定会干扰图案。⁶²²

现代科学实验多半力图排除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观察对象的影响。而从巴克斯特的实验、水结晶实验和升级版的双缝干涉实验中我们看到,人的意识其实是与周围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普通人的意识就可以影响和改变周围事物的存在状态。这一点在微观和量子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事实上,没有真正独立的“客观”世界,所谓的客观环境,其实早就烙上了人们意识的印记。而这些意识、精神的作用,恰恰是被进化假说所完全忽视的。

其实人的意识和精神可以改变周围的事物,如果精神力量强大到一定程度,可能显示出一些特殊能力,能改变周围事物,做出一般人通常状态下做不到的事情来。这种能力就是特异功能。

六、进化假说无法解释的人体特异功能

提到人体特异功能,人们也许会记得《聊斋志异》里崂山道士穿墙而过的故事,还有华佗透视看到曹操脑中有瘤的典故、科幻大片里面的超人英雄穿越时空的本领等等,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人们往往认为人体特异功能是小说和电影里才有的事情,好像只存在于人们想像中。人体特异功能到底有没有可能真的存在?

6.1“眼”见才为实吗?

其实,早在1979年,中国曾经掀起过一次研究特异功能的热潮,然后持续了二十年。我们先从一个叫唐雨的小学生说起。

6.1.1会认字的耳朵

1978年底的一天,中国重庆市大足县(现为大足区)的小学生唐雨在和他的小伙伴陈晓明嬉戏时,耳朵偶然碰到陈晓明的上衣口袋,突然唐雨的大脑中呈现出“飞雁”两个字。陈晓明感到非常奇怪──装在自己口袋里面的“飞雁”牌香烟,怎么会被唐宇用耳朵看到了呢?⁶²³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中文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3/1025/1969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