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网闻 > 正文

陆地上活着都那么难,你还敢跟中国老人挤邮轮?

前些日子见到一篇有趣的文章——《豪华游轮的上海首航,全程只能用一个“癫”字形容》。

作者写道,前些日子某国际邮轮在上海母港首航,结果遭遇疯狂吐槽。在邮轮上吃饭全靠抢,不抢根本吃不饱。“食物抢了又不吃,面包鸡蛋整个扔,公用的牛奶连大瓶一起端走。在家里一碗剩菜都要热了又热吃两天的人,上了游轮,突然就GET到了肆意挥霍的爽点。”

自助餐厅还算好的,主餐厅更惨烈,“泼水的,插队的,浇牛奶的,打群架的,砸桌子的……”

文中提到一个细节,几年前,有国内媒体向某国际邮轮餐饮负责人问到过一个问题:是否会因为乘客的不同而在食物储备上有所不同?

负责人的回答是:“如果邮轮上大部分乘客是中国人,食物至少要多准备三分之一。”但很显然,三分之一也是不够的。

除了吃的问题之外,邮轮这个封闭空间一旦有了大爷大妈,那就彻底失去了邮轮原有的休闲感。因为大爷大妈会安排上统一服装,甚至自备喇叭音箱,在邮轮上跳广场舞。还有穿着红裙在甲板上排队绕场的,完美演绎了老一辈对整齐划一的爱好。他们还会舞动红旗来一场千人大合唱……

当然,这篇文章引用的一篇名为《大爷大妈吃垮诺唯真》的旧文,其实是有点问题的。2018年,诺唯真喜悦号退出中国。当时有媒体报道,该邮轮五天就消耗了约60吨肉类及禽类、20.5吨鱼类、7吨西瓜、1吨香蕉、11吨土豆、5.2万个鸡蛋以及750加仑牛奶,是其他地区同一级别邮轮的5倍,而这些食物中有80%是被浪费掉的。许多人认为诺唯真是被吃垮的,所以喜悦号不到一年就离开了中国市场。

我当时写过一篇《诺唯真没被吃垮,只是中国人还不懂邮轮》:

毫无疑问,经过渲染后,这件事变得非常有爆点,几乎每个字眼都自带流量。那些被广场舞所苦的人、不敢扶起倒地老人的人、吃自助餐时被老人疯抢场面吓退的人,一起聚集到这一新闻之下宣泄由来已久的情绪。

但只要稍有理性,就会知道在一艘邮轮的运行成本中,饮食成本的比重并不大。根据“喜悦号”2018年第二季运营数据,食物成本在整体邮轮运营成本(不包括邮轮之外的市场营销、公司运营等成本)中的比重只有6.3%,约为燃油成本的一半。占邮轮运营成本最大比重的是佣金和交通等支出,占比28.96%,其次是劳动力支出,占比25.42%。更有意思的是,2017年的食物成本支出甚至比2016年有所减少。

诚然,以中国老人公共意识的欠缺,喜悦号邮轮也会和其他同类场域一样,存在自助餐疯抢加浪费的情况。而且,因为是大海上的封闭空间,这种现象会更严重。据说因为许多中国老人习惯在自助餐厅里带走食物,因此每艘邮轮在上岸过海关时,大妈们都要现场从包里将所藏食物取出丢弃,以满足海关入境要求。这个场面,哪怕是想想都觉得丢人。

但这并非喜悦号退出中国的主要因素,诺唯真碰壁的真正原因是市场判断和运营思路。

所谓邮轮,其实早已彻底告别了运载功能,更应被称作游轮。百年前,邮轮开始提供简单的客房和餐厅服务,并在20世纪中期兴起为重要旅行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迅猛,以一个个“海上度假村”的模式融入旅行产业。

在欧美,邮轮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人们习惯于将旅行和度假区分开来,邮轮属于后者。而在中国人的概念里,旅行和度假往往是一个意思。

换言之,邮轮本是休闲度假的选择,而非旅行选择。对于许多中国年轻人来说,如果把邮轮当成旅行,那么过低的时间效率、极短的上岸时间使得性价比极低,因此会觉得邮轮不好玩、不划算。邮轮公司在失去这个消费力最强的群体后,又只能将目光瞄准中老年人。但碍于后者的消费力,只能走低价路线。热衷旅游又怕累的中老年人,也容易被邮轮吸引。

但对于这个群体来说,除了房费,他们往往舍不得其他消费。2017年,世界各地游客在美国嘉年华邮轮集团累计二次消费达到100亿美元,涵盖邮轮酒吧、高档餐厅、健身房以及免税店等场域,占嘉年华邮轮全年收入的7.3%。同时也有数据显示,85%以上的中国游客并不会在邮轮上进行二次消费,只有3%的中国游客会光顾邮轮上的酒吧和高档餐厅。当然,中国游客会在免税店里一掷千金,购买各种酵素之类的争议保健产品。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诺唯真恰恰犯了所有的错,也因此深陷泥潭,只能抽身而去。

与喜悦号标榜的“精心定制”相比,更吸引受众的也许是它当时的低价。每人2699元的海景房价格,使得真正具备消费力的群体反倒被排除在受众群之外。而贪图低价而上船的人,你能指望他们消费高端餐饮和各种娱乐项目吗?自助餐的拥挤和争抢固然有中国老人文明缺失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舍不得在其他餐厅消费,只能去抢房费里包含的免费餐厅。

而且,因为以老人为消费群体,因此必须满足中国大妈的广场舞等需求,进一步降低了邮轮的舒适性和空间私密性。

当然,在价格问题上,中国邮轮业有着特殊性。为了培育市场,邮轮公司往往采用包船或切舱方式将舱位卖给旅行社或中间商。后者碍于竞争态势,更喜欢采用低价揽客。失去了定价权的邮轮公司也只能随行就市,降低档次。

不过话说回来,在2018年开始遭遇低谷,新冠疫情期间基本停滞的邮轮游,如今重启所面对的问题,也还是那些老问题。《豪华游轮的上海首航,全程只能用一个“癫”字形容》里对老人的批评,并非单纯“厌老”,它的确是客观事实的呈现。

有人会说,什么年纪的人都有不文明的,不应该瞄准老人。这话看起来是对的,但对一个群体的文明度判断,是通过比较、相对而言的,我从不否认年轻人里有许多不文明的,但从概率上来说,从小能吃饱的人,吃相正常的几率会大一些,从小接受教育的人,要脸的几率也会大一些。

我以前经常举一个例子,小时候乘坐公交车上学放学,座位基本靠抢,车子一靠近,一大群人呼啦冲过去,在车门处你争我抢,有人被挤在半空中,人上了车,鞋和眼镜没跟上。像我这种小学生,从来只有最后上车的份儿。在当时,经常听父母“教育”孩子:“做人要灵活,要长眼神,要会卡位置,要会挤,不能谦让,做人太善良了,你连个车都坐不上。”

别笑,我小学六年的公交车生涯,见过无数父母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的论点就是“适应社会”,既然是丛林法则,那就要做丛林里的饿狼,能争会抢。文明?文明能当饭吃吗?不仅仅是公交车上抢座位,在当时的社会各个领域,资源都是匮乏的,能抢的就是“能人”,就是能在社会上混得好的人。

他们当然挺恶心,但他们说的是对的,因为直到今天,一个文明的、要脸面的人,往往还是会举步维艰。比如在邮轮上,你要是谦让,大爷大妈只会嘲笑你这种“文明的傻子”。

这年头,乘坐公交车好好排队,基本上已经是城市生活的共识。偶尔还是会有人插队,大妈的几率最高,年轻人毕竟爱面子,一旦大家嫌恶的眼神飘过来,只要不是太不文明的人,都会“退缩”——这样的退缩当然是好事。

这一代老人由于经历过的匮乏记忆,有着丰富的争抢经验。平时在酒店吃个自助餐只算练手,在邮轮这种封闭空间才算真的有发挥机会。至于在邮轮上跳广场舞,爱面子又怕吵的年轻人只能躲在房间里,任由噪音肆虐。

还是那句话,体面是什么,很多中国年轻人也不知道,但起码还有一些知道的,起码有些事情不好意思做,但放在老人这里,一句“要脸就会饿死”“必须适应社会”,就能完全不要底线。

当然,全部归咎于饥饿记忆也是扯淡,不然,自助餐咋能浪费这么多呢?就像《豪华游轮的上海首航,全程只能用一个“癫”字形容》里形容的那样:

为什么会一边抢占资源,一边疯狂浪费呢?

想象一个场景,如果游轮上每顿饭都要另外付费,你觉得他们会怎么做?

大爷大妈们一定会提前卤好茶叶蛋、带上大馒头,就着生黄瓜和榨菜,吃得嘎嘣嘎嘣香。你要想让他自费点个牛排烤鸡,他多半会认真地摇头,老年人不能吃这么荤腥油腻的东西,肠胃受不了。

但如果牛排烤鸡不要钱,嘿,肠胃鲁棒性突然就变强了!

……

花钱买了船票,船票里既然包吃包喝,等于告知各位这些食物都是“公家的资源”,所以吃进去的都是边际成本,不仅要吃回船票,更要吃出收益来。

谁不吃撑,不就相当于被别人占便宜了吗?

公与私之间一直有一杆双标的秤,只要是公共的资源,能抢多少就抢多少,只要是他人的便宜,能占多少就占多少。

也就是说,他们对自己的钱无比节约,但对这个社会没有任何责任感。这其实也是社会常态,我一直觉得,“责任感”这个词在很多时候都显得特别可疑。比如说,中国社会最喜欢批评年轻人没有责任感的是老一辈,可这也是我眼中最没责任感的一代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一辈子连随地吐痰的毛病都改不了,你觉得他们真有责任感吗?

中国社会教育孩子,“长眼神”式的精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它不仅仅体现在待人接物上,还关乎自保。比如从小就会告诉孩子,在公交车上见到扒手切勿声张,至于长大了谨言慎行,千万不要批判社会阴暗面,也是无数家庭的主旋律。这当然是客观环境所导致,而且客观存在的风险超过了许多人的想象。但不管怎么说,“漠视社会责任”早已是这代人固定的生活选项。

当然,我并不是说只有这代人不行,因为社会风气向上很难,向下很容易。一代人没有知识没有逻辑,只有非黑即白、阴谋论和仇恨教育,制造的连锁反应可能会是很多代人。不过要说“责任感”,那些受过正常文明熏陶的人,普遍来说更值得相信,因为他们起码能分辨出何为真正的责任感。

在中国历史上,因为个体权利总被忽视,加上森严的等级制,“社会责任”是一个很可怕的词。一代代人要想如鲁迅说的那样“坐稳了奴隶”,过完贫苦但不惹事的一生,就一定要有“避祸之道”。避祸的关键就是“唯上”“唯权”“唯力”,比如在家要听长辈的话,听从盲婚哑嫁,在外要听父母官的话,该下跪马上跪,面对拿枪拿刀的大兵一定要乖乖的,至于公交车上的扒手,人家肯定是团伙作案,你一个人会被他们报复。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实际上是对立的。如今的中国社会,跟你大谈“责任感”的人,谈的也从来不是社会责任,而是必须与社会责任对立的家庭责任。

所以,假设在一艘邮轮上,两个老人带着孙子孙女出行,他们哪怕拼了老命,跟人打架,也要抢到食物,不能让孙子孙女饿了肚子,因为他们非常有家庭责任感。但如果孙子孙女吃两口就不吃了,大多数食物被浪费,他们根本不会在乎,只会说“别人都这样啊”“反正是包在船票里的”,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社会责任感。

现实,就是这么搞笑。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4/0408/204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