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中共领袖 张国焘

 


张国焘事略
木 真


  ▲ 张国焘的身世

    张国焘,字特立,江西吉水县人,现年三十九岁,共产党元老派领袖之一也。就他的出身说,实在是一位公子少爷。他家里在吉水的一个富贵之家。在不久以前,他的父亲,在吉水还是一个拥有良田三千亩的吉水第一个大地主。他们家里不仅有钱,而且是世代书香,官宦之家,他的曾祖父,曾做过几任道台,祖父是翰林,也做过几任知府,就是他的父亲,也是一位孝廉公。他的叔父,在民国以前曾做过国会议员,所以从他的身世说,真是富贵双全的纨_子弟,他们张家不仅是在吉水,就是江西全省,『吉水张府』也是很有名的。   


  ▲ 北大肄业入共党

    可是他虽然生在富贵之家,而秉性特异,同情贫苦之人,厌恶富贵之家,这是他后来加入共产党的出发点。他家既富有,自然能够受充分的教育,所以在江西中学毕业以后,就考入了国立北京大学。那时正是陈独秀在当北京大学文学院长的时候,李大钊也在北大任教授,特立受了他们的薰陶,思想更趋极端。后来同陈独秀李大钊辈发起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之重要一员。在「二七」以前,张国焘在中共中,即掌组织工作,其重要仅次于陈,而实际且在李上。


  ▲ 二七运动中被捕

    特立加入共产党,即努力共党工作,置学校功课而不顾,甚至久不到校。未几京汉工潮起(即二七之役),特立奔走于京汉道上,尤为出力,但因此受地方军警之注意,卒于是年四月间,在北京被捕。当警察往彼寓搜捕时,彼方与其爱人黄理平交颈而眠。被捕以后,曾惨遭非刑,但卒不肯供一词,军警当局,亦无可奈何,其后由其父执某巨公保释。  


  ▲ 脱离父子关系

    特立父亲名张嘉铭,为吉水之第一个大土豪,平时鱼肉乡民,为特立所深恶痛绝。自彼接受陈李思想之薰陶,加入共产党后,对其父更为不满,但其父仍不乏爱子之心,故当其入狱后,其父虽在原籍,仍为之极力营救,特立之能出狱,未始非其父之力,但此事殊不能挽回特立对其父之感情。彼出狱以后,即不与家中通音讯,其父颇为焦急,亲自至京访问,偏觅一星期之久,始将特立住址找到,按址往访,时特立正在寓中起草档,见其父猝至,颇为惊异,亦极不快,怒叱曰:『嘉铭!你来做什么?』叱父以名,在旧道德中人视之,实为大逆不道,故其父怒,极以掌击之,特立还击,父子立起战争,幸寓中人劝解始罢。其父出,即登报驱逐其子,申明脱离家庭关系。从此此富豪公子,变为无家可归之流浪者矣。  


  ▲ 当选国共两党中委

    特立与家庭脱离关系后,尤努力于共党工作。一九二二年共产党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特立亦参加,且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从此以后,共党每届大会,特立均参加,且均当选。此元老派名称之由来也。一九二三年,共产党奉第三国际之命,加入国民党,参加国民党改组工作。一九二四年春,国民党在广州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特立亦往参加,且与瞿秋白毛泽东辈同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委员。一九二六年春,国民党开第二次全国大会,特立亦出席参加焉。三月二十号中山舰事变后,彼曾致一极长之公开信与国民党全体党员。

   
  ▲ 历任各省委书记

    国民革命军克复江西后,江西共党,发展颇快,特立为江西共党前辈,至此,乃奉共党中央之命,任江西区委(后改省委)书记,总理全省党务。共产党在江西之发展,特立实有力焉。至一九二七年五月,共产党在武汉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特立亦往参加,且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时湖北共党发展甚快,工作较江西尤为重要,须得干员主持,故共党中央,乃调张国焘为湖北省委书记,主持湖北全省党务。其时共党中央亦在武汉,该党中心势力即在湖北,故特立之地位极为重要也。


  ▲ 参加南昌暴动

    但未几,武汉分共,张国焘乃东走江西,至南昌,参加八月一日之南昌暴动。革命委员会成立,特立亦为委员之一。时革命委员会之下,尚有一农工委员会,特立即任该委员会之主席。时江西省政府,亦随革命委员会南行,特立亦系省政府委员之一,故在南昌暴动中,特立之地位,亦极重要也。当革命委员会随叶挺贺龙入粤后,特立亦随行,在潮汕惨遭失败,特立与恽代英同自惠州逃潮阳,预备自潮阳度海赴汕头,转赶上海,不意在潮阳与代英同时被捕。幸彼时特立身畔有现金数百元,得行贿释放,逃至上海。  


  ▲ 六次大会上受窘

    一九二八年春,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该会系在第三国际直接指挥之下,空气极为紧张,而对于武汉时代共产党之错误,批判尤力。特立亦赴莫斯科参加此项会议,因彼在当时系湖北省委书记,所负责任,极为重要,故其错误亦应负责,因此大受到会代表之批评,有谓其为尾巴主义者,有谓其为机会主义者,特立至此,颇受其窘。但六次大会结果,彼仍当选为中央委员。


  ▲ 爱人已非已有

    在二七运动中,与特立同时入狱之爱人黄理平,在一九二四年即已脱离关系,其后特立又与一四川女子胡明恋爱,一九二七年,特立任湖北省委书记时,胡明已赴莫斯科,留学中山大学,与特立鱼雁时通,情爱甚笃。其后特立随叶挺贺龙入粤,途中不便通信,故即失联络。一九二八年春,乃乘参加六次大会之便,赴莫斯科探视其爱人,及至莫斯科,则胡明已与中山大学学生秦某恋爱,非特立所能过问矣。  


  ▲ 立三时代受压迫

    六次大会后,随即归国,最初派赴香港工作,旋即回沪,在共党中央工作。时共党中央,方由李立三当权,即所谓立三路线也。特立本有陈独秀派之嫌,盖彼与陈独秀彭述之辈,同称元老派领袖也。故此时特立在中央,不公无权,且颇受压迫,其后党以反对派嫌疑,被押解至莫斯科软禁矣。

   
  ▲ 立三倒重露头角

    幸未几,立三路线失败,反立三路线者皆得重用,特立因此得归国,在苏维埃区域工作,伪第一次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时,当选为伪苏维埃中央政府副主席,伪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居然红极一时。去年夏,由苏区来沪,在共党中央工作,现则在香港工作,报载其在徐向前匪军中,非事实也。

----------------------------

王健民: 张国焘访问记


(一)一九一九年三月第一次共产国际大会中国方面有无人参加?谁人?

    答:无人参加。


(二)一九二○年,列宁在巴库召开东方民族会议,约在何月?有无中国人参加?

    答:无人参加。


(三)一九二一年列宁召开远东劳动人民大会,事在中共第一次大会之后,中国参加者三四十人,此会是否与巴库会议性质相同?

    答:性质相同,当时参加者,国民党为张秋白,无政府党为黄文山,共产党为张国焘。  


(四)日人波多野乾一的「中国共产党史」谓李大钊于一九一八年成立「马克斯主义研究会」,先生曾否参加?请告知其经过情形。

    答:未成立,日人有误。  


(五)在一九二一年中共第一次大会前,有谓先生曾去俄国,情况如何?

    答:未去过。

   
(六)一九二一年十二月马林谒中山先生于桂林,张太雷同行,张与俄人关系如何?

    答:张太雷曾参加国际共党,亦为共青团员,俄文甚好,当时任翻译。  


(七)陈独秀曾否正式加入国民党?

    答:曾加入。

    
(八)刘少奇曾否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受训,然后入东大?

    答:是。

   
(九)中共第一次大会济南代表邓恩铭、王尽美是怎样的两个人?下落如何?

    答:邓、王是山东学生联合会代表,原受丁维汾、王乐平领导,因反对五三(卅?──著者)惨案,加入中共开会即被杀,究竟国民党所杀抑日本人所杀,无从稽考。

   
(十)第一次大会在南湖继续开会,开了几天?

    答:一天。


(十一)陈独秀告全党同志书中「张特立」是否先生?高君宇是谁?

    答:是。高君宇是高尚德。

   
(十二)一九二二年中共二次大会国际指导人是谁?(答:无)。「告同志书」中所称少年国际代表「大林」,他处未见,是怎样的人?

    答:托派。

   
(十三)在一九二七年武汉分共前后,蔡和森的「机会主义史」所称「驼背毛子」是谁?


先生致中共中央函,谓同年七月下旬到武汉的国际代表加伦(是否即加伦将军),少共代表为范克,参加南昌暴动的国际代表为纪政,是些什么人?驼背毛子和这些人,是否有的即罗米纳兹和纽曼?  

    答:不记得,但加伦非加伦上将则可肯定。


指导两湖秋收的马同志(外国人)是谁?

    答:不知。  


(十四)一九二七年中共五次大会之后,决定独秀、先生与李维汉三人组织常委,政治局决定邓中夏为秘书长,蔡和森归国代了些时,再由先生以常委兼代秘书长,鲍罗庭离华前,鲍提议:独秀、平山赴莫斯科,秋白、和森赴海参威办党校,先生、太雷、维汉、立三、恩来五人组织政治局兼常委,自此独秀即不视事(以上见机会主史),是先生地位甚高,何以尔后党权落于秋白之手?是否因先生参加南昌暴动遂予秋白以机会?  

    答:蔡和森著「机会主义史」未见过,照来信所说,此书真实性颇为可疑,因当时并无常委、秘书长一类名义,若是蔡和森所著,自不应将名义写错。至于南昌暴动失败责任,确为彼等攻击我的藉口,因我主张地主田地在二百亩以下者不分,又要拉拢张发奎军组联合阵线。

   
(十五)关于「八七会议」:


a、开会于何处?九江?汉口?据李昂「红色舞台」谓开会于汉口日租界一弄堂楼上,瞿秋白利用机会擅行召集,到中委仅三人,即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及中央工作人员十人,天奇热,秋白宣读「告党员书」历八十分钟完毕,并无辩论。另写一信致独秀,谓旧中央已推翻。此项纪载的可靠性如何?李昂是何人?

   
b、据史诺「毛泽东传」毛曾参加八七会议,确否?

   
c、就先生所知,八七会议出席者及指导者何人?开会情况如何?  

    答:不详。

   
(十六)一九三二年鄂豫皖苏区肃清许继慎派,载有曾扩情致许函,情况如何?

    答:不记得。

   
(十七)红四方面军向陕川行军时,波多野谓有俄机空投接济,确否?

    答:无此事。


(十八)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秦邦宪总书记垮台,以张闻天继任,张是书记抑总书记?如为书记,党的组织与权力是否有变动?毛所扮角色为何?

    答:张闻天继任仍称总书记。毛泽东当时是「政府主席」,周恩来则是军委会主席,到延安后不久,毛泽东首先自周手中夺得军权,至七大毛始当选党主席,正式取得党权。


(十九)先生与朱毛在懋功会师是预行约定抑先生自动接应?有谓先生曾拨两团兵力与朱毛,有无其事?

    答:是自动接应。似拨与三团兵。

   
(二十)八一宣言,有谓陈绍禹在莫斯科以中共中央名义径行发出,并非先生与朱毛在毛尔盖发出,确否?

    答:确。

   
先生告美国罗尔兹,谓国际七大会议系由林毓英送达毛尔盖,是否连同八一宣言送来?林毓英为谁?

    答:是林毓英带来。此人是黄冈人,尚有一兄弟(兄或弟)名林毓兰,其侄即林彪,当时称之为「黄冈三林」。

   (著者按:林毓兰应为林育南,则林毓英似应为林育英,毓英二字乃英文译音。)

   
(二十一)毛方记载:七月二十四日与八月五日两次毛尔盖会议均为「反张国焘路线」,情况为何?


又谓:先生率兵南下,另组中央,是否成立西南中央局?若然,似不能称为另组中央?

    答:另组中央事则无,但部队既单独行动,总要有一最高领导机构,当与朱德、陈昌浩三人代行中央职权(三人均中委)。

   
先生似曾与毛自毛尔盖北上,经松潘、包座过草地,历时凡六天,始率部南下,与毛分道扬镳,在白龙江先生与毛争夺官兵,相持不下,毛曾痛哭流涕,有无其事?

    答:痛哭事则无。  


先生与毛分裂情形可否见告?

    答:当时两部不在一起,一旦分裂即各走各路,亦无任何冲突。

   
(廿二)先生南下后与国军作战,朱德与先生在一处,何以朱无甚表现?尔后(翌年一九三六)先生又北上陕北是否朱的意见?

    答:是朱的意见。


(廿三)陈昌浩败于河西,走新疆,此后下文如何?此人下落如何?

    答:目前似任中共翻译局局长。


(廿四)先生、朱德、贺龙等到达陕北时所余兵力若干?

    答:两万多人。  


(廿五)在延安,先生曾告罗尔兹,有先生的两重要干部被毛整肃,是谁?

    答:参谋长李特、秘书长黄超。

   
(廿六)先生谓,洛川会议,先生与毛冲突,先生提「让我们胜利」,毛提「让他们失败」,英文译文如此,原文如何?

    答:当时毛同秦邦宪提使日本失败,蒋也失败,我提(周恩来同)日本人失败,中国人都胜利,因此发生冲突,休会三日未能解决,最后只强调独立自主。


(廿七)西安事变,毛本欲危害蒋先生生命(解至陕北公审),何以态度忽然转变为营救?是否莫斯科有命令?详情可否见告?

    答:史大林打来电报制止。


(廿八)共军第五军军长董彦堂(原孙仲连旧部在江西宁都附共)下落如何?

    答:在河西走廊倪家营子阵亡。


(廿九)蔡和森下落如何?

    答:病死,蔡本有气喘病。   


以上为台湾王健民先生请问张国焘先生全部问答,由岳骞记录,时为一九六五年十月十七日。    


◆ ◆ ◆ 全文完 ◆ ◆ ◆

 以上《张国焘访问记》,标题为◆析世鉴◆制作组所拟,是以中华民国七十七年初版之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台北: 汉京文化)中同名内容全文为底本完成数位化处理。网际网路首发◆独立评论◆及◆罕见奇谈◆,收入◆析世鉴◆时对原首发文本失校的若干讹误作了订正。

---------------------------------------
张国焘夫妇慨谈今昔


蔡孟坚


  张国焘卧病近况

    张国焘先生在五十五年前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一同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始终居于领导地位。其夫人彼时肄业北平法大,因而入党,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在民国二十七年,国焘以延安边区政府主席身份在武汉发表宣言,公开脱离共产党,在大陆沦陷前,迁住台北半年后移居香港,从事撰写回忆录,计一百数十万言,译有英文发行本。在民国五十七、八年间,香港发生共党暴乱,他一家为安全计,即移往加拿大,已近十年。他本人年已八十,其夫人小他五岁,她在香港时,失慎伤腿,迄今仍须扶杖行动,但健康较国焘良好。国焘在六十年耶诞节前,忽然右手脚中风,即自长子家中迁入疗养院,已及一年。病源系血脂肪过高,引起小血管破裂,幸无其他并发病症。其记忆力时好时坏,似属衰老现象。同住该疗养院病人,多系老年人,其中有病人昏头昏脑,知国焘行动不便,时到国焘房间打扰,竟将其眼镜、假牙、手表、台钟随便取走。这是他此时病中最大烦恼。在张夫人偕我往访之前,她提醒我不必担心他记忆力不健全,而不与之交谈,可能他今日记忆力较好,他见到多年不见的同乡老友,一定愿高兴与你多谈谈。她嘱我将一些要谈的话或人名,用大字写好,当交谈时,交给他看看,以帮助他的听觉,并可使他便于回忆。因此我预先作了这些准备,当我见到他时,他大为高兴,欢呼大笑,用他尚能以动作的左手握着我的手说:「老了病了,能见到你就万分高兴」,他的衷挚之情,溢于言表,真令我感动万分。


  回忆当年驻莫斯科

    我曾问他对共产党看法如何?一面取出写好第一张纸条给他看,他就让他夫人取下她所用的老花眼镜,由他戴上看明这纸便条所写字句,他说:「我想起当年任中共驻莫斯科代表时,看见斯达林大屠杀异己,我就心存反对,而且初萌反共意念。因从事政治领导,一切要以身作则,大公无私,团结一切力量,才能达成政治目标。当时我把中共人员中我唯一领得的列宁勋章丢掉,以示内心抗议。」

    坐在旁边当年随同国焘去苏,而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肄业的张夫人补充说:「国焘是中共最早去苏联而能见到列宁的唯一的人,也是唯一领得列宁勋章的人,确属事实。其时我两人一同看到斯达林大整肃的新闻,彼此摇头叹息。在那时恐怖环境中,彼此心照不宣的反对,否则,扣上托派帽子,随时有做外国鬼的危险。彼时佩带列宁勋章,不仅是最大光荣,而且在苏联国境内,只凭此勋章,衣食住行,都免费优待,国焘有他坚强个性,情愿减衣缩食,不愿再接受此种优待,这是我们厌恶共产党的开端。」


  毛泽东一生玩弄矛盾论

    我一面谈起,一面出示:「对毛泽东成败看法如何?」他说:「毛润之(一向以毛号称毛匪)一生盗用共产党的招牌,满脑都是帝王梦。他把『矛盾论』当作运用权术的字典,他成功在于运用一切矛盾;他失败也在玩弄矛盾。在他以下所有干部,都是他的随时任意取舍工具,人民在他心目中,一如草芥。」就着他简单扼要的评语,他夫人又作补充,并与我用讨论的语调说:「老毛在延安时,曾使用内在矛盾、复杂关系,打击国焘。他得了天下后,又把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彪、邓小平等首脑及其他派系与军事头目的力量,以矛盾方法,相互操纵牵制。整彭德怀高岗、_刘少奇、杀林彪。以及三反五反各种突出运动,狂暴作风,都在矛盾里打滚。毛婆江青一切动乱,何尝不是矛盾棋局中的车、马、炮,终于在他「英雄笑美人跳」剧幕中作牺牲者。老毛不论「牛、鬼、蛇、神」成分,只要在他手下暗中彼此牵制,或公开打_,各别摇旗呐喊,拥护他作王,他就感到他「阴谋诡计」成功,还让人民背着良心向他叫好。」国焘聆听我与他夫人的谈论,他一再点头称「是」。


  江青被整即是贬毛

    国焘看到我写的江青名字,他就说:「我在要脱离延安之前,毛润之曾邀我夫妇看过蓝苹演『王子复仇记』。我一看她即认系一个无聊的女人,现在老毛死了,她也完了。」他夫人听到说江青,她就大摆龙门阵。她说:「蓝苹(江青)是一个片刻不能离开男朋友的贱货,彼时在延安一面勾搭老毛,一面与男朋友鬼混。当时国焘的边区政府主席办公室,是设在延安唯一一幢砖造洋房内,也是备有一张沙发床,及炭盆取暖的最舒适场地。据其主席办公室勤务员谈:『蓝苹彼时常带着一位王姓话剧团员而形影不离,趁着国焘出席会议时,蓝苹常带这位王某偷偷进到主席办公室,利用这张沙发床及火盆谈情取暖。有人把这王矮子叫称水浒传中的『王矮虎』,蓝苹还厚着脸皮,自鸣得意说:『我岂不是「一丈青吗」?』不久被老毛诱入窑洞藏娇,把那个王矮子调离延安或已整掉,从此改名江青,一跃成为毛记同居夫人。以后在上海搞『样板戏』,指挥『文化大革命』,天翻地覆,兴风作浪,竟成为世界闻名女打手。接着无法无天,结成『四人帮』夺权组织。老毛在病中认清这位彼此玩弄,互相利用,数十年的江青,已不再听驾御,而且满结恶缘,故有分居已及三年之说,顺手将毛本身死后鞭尸有余的罪恶,把目标转移到江青身上,也是老毛临终自救手法,让她在他死后,成则为王,败则为寇,吉凶死活,听其自然,算是老毛死前『自顾自』的遮眼法。怎知八亿人民眼睛雪亮,如认江青是人民祸害,老毛当然是人民祸根。因是毛尸未寒,江青即行入狱。这成为『打活狗,欺死主』。若『恶主』蓄『恶狗』,『恶主』既入地狱,『恶狗』人人得而杀之。所以大陆人民,狂叫『打落水狗』,真是大快人心。希特勒末日,与情妇一同焚尸灭迹,毛魔较希魔的英雄气慨,应有愧色。老毛在延安时期曾狂吟沁园春辞末句『……俱往矣……』,他死时应该有所回忆,可能其心声中会吟出:『俱往矣,数万恶祸首,灭门重逃。』终究毛骨未寒,毛门仅存的祸害毛远新、江青,一被杀,一入囚,足见天眼不漏也。


  华国锋已成「祸国风」

    我将预先写好:「华国锋」三字给国焘看。他一看不断对之摇头,不出半声,我料他是表示不识此人,且有轻视之意。张夫人即反过来问我说:「你对老毛提拔华国锋有什么看法?」我说:「我观察老毛在最近数年间,因病魔缠身,自知他不久人世。只在苦心安排稳定内部矛盾,愿求他能平安『保驾』善终,曾为安抚一同共枕密谋的江青及其党羽,给以政治局委员,党军政最高机构副主席副总理等空头衔,并组织一些民兵,表示维系,并将军人支持的温和派首脑邓小平给以党军政方面掌管实权职位,藉图稳定军心,他与江青分居三年,他对江青冷淡,也是平衡派系情绪的谋略。他虽曾喊出不断_争,不断夺权的狂言,但其内心,愿在他死的前后,力避演出_争夺权闹剧,因而造成鞭尸恶果。他自己也觉得处处都是空前绝后,死后即一了百了。若他死后,各派继续_争夺权,他预料各帮各派都会抬毛灵牌作号召,无论谁胜谁败,他人认为是他『遗臭』,他则认为系他死后『光荣』。谁料不到他这位无情姘妇夺权心切,把毛在枕边染受的阴谋鬼计,大展身手。报载她秘密制造出『天安门事件』公开反毛,让毛丢脸,硬把这场闹剧幕后人,栽在邓小平头上,弄得举世糊涂,无不误信,这是江青对老毛『将军』一着好棋,想逼毛即下『毛死江继』命令。老毛在惊惶失措中,又来一个只求一时自保,及缓冲过度『阳谋』,将邓小平蒙冤免职,拿出一个在共干中无声无臭,无恩无怨的华国锋做挡箭牌,任命为过渡式的总理,对过激派与温和派双方都不受刺激。老毛主要着眼在他闭目入棺期间,安全渡过死关,这是临死『做贼心虚』的表现。因华某为老毛在其出生地韶山整理祖坟,建毛纪念馆有过经验,得过奖赏,所以老毛临死时写下六个蛇行鬼字:『你办事,我放心』。这是垂死时从简写下绝笔,若引伸解释,就是说:你办丧事,我放心(他防反毛人民在他棺内放定时炸弹)。我认为这是写此数字真意。就老毛一生性格与常识判断,决不是政权承继的遗嘱。但这位原无资历,又无权势的华某,利用各军区军头与老军酋叶剑英恨江青『四人帮』作为保位背景,竟在『共党中央』争权会议席上,拿出这张纸条,作为毛指定他作为继承人的证据,成为世界丑闻。此时大陆各省两派恶打死_,到处造成混乱死亡,这岂不是毛死后,反来一阵『祸国风』吗?也可名为华国锋『旋风』。」国焘夫妇聆听我的看法与说法,均表同感。


  枪杆子掌政权

    我又将邓小平、李先念、徐向前、陈锡联、许世友、李德生诸酋列成一张名单给国焘看,他指着邓小平名字说:「此人短小精干,口才敏锐,老毛一生视邓为两面刀,可以替他杀人,又怕伤害他,故对邓产生一种矛盾观念。」再指着李、徐、陈、许诸酋名字说:「他们都是我当年领导的「第四路军」干部出身,当我在延安与毛润之发生冲突不快时,他们常来安慰我,我看到遭毛排除异己,把他们部队一再缩编降级时,我也一再劝他们忍耐。」稍缓国焘又说:「还有一位何畏军长,他实在可惜了。」我便询张夫人:「何畏是怎样一个人?」她说:「何畏与李先念一样,都是国焘直接部属。此人勇敢善战,满身是伤,当国焘与我脱离延安后,老毛把何部队改编,将何关禁闭……后来释放,派他到前线工作,彼时一样不得意的李先念等暗示他应该带同妻子同去,并示意:走得愈远愈好,(指重庆)如能见到我们老上司(指国焘),那我们都好了。」(暗示将率队相投)(以上系何畏事后说出)。

    讵知何畏到达国军防线,即被扣押,戴雨农把何关了半年以后,才把何畏来渝归向的事告诉国焘,国焘才向戴将何保释,迨了解他的逃出动机后,时机已过。如果何一到国军防线,即被优待,引见国焘,也许彼时有许多不满意共党大小军头如李先念等,都会率部来归,同时国焘因系堂堂正正脱离共党,又曾居领导地位,戴既未主动为此事与国焘策划,他无意请求进行安排,使得何畏在重庆流浪。闻大陆沦陷时,何畏在南京投江自杀。故国焘对何的终场颇为伤感。再谈此时大陆各军区军头,何以多属国焘干部,原因有二:(一)当民国二十三年长江南北共军分别向西逃窜,到达川康边境时,老毛与朱德自江西所率的第一、二、三路军只剩官兵约一万人,国焘的第四路军尚存官兵四万人。后来窜到陕北,第四路军兵多,自然官也多,以后共军扩充,四路军出身军官名额亦多。(二)老毛严防刘伯承、贺龙、林彪等提拔自己干部,造成派系背景,国焘已脱离共党,毛、周尽量提拔已无背景的国焘原有干部,故李先念、陈锡联、许世友、李德生等此时均居重要军区。这次华国锋整肃江青「四人帮」,北靠陈锡联,南靠许世友,故华某利用全体军头一向痛恨江青心理,发动整肃「四人帮」,亦属得策。但华某在中共军中无历史背景,难起领导作用,目前军人拥护他,等于耍狗熊一般,何况各军头均各怀鬼胎,将来必演成你争我夺,势必混乱无疑。老毛叫:「枪杆子出政权」,今后是「枪杆子掌政权」,国焘静听我们议论,一再点首。

 台湾前途关系中国命运

    我最后把蒋院长近年领导自由中国政治作风与进步概情,向国焘夫妇简略绍介,国焘即说:「我在健康良好时,经常看报,特别注意经国兄治理台湾情形,他不仅仅关切大陆,而其主要着眼在先努力好好建设台湾,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与进步生活的展示窗橱,这才是领导的正确方向。他与我夫妇为数十年前相识友好,早先即察觉他是国家长才,此时台湾处于国际逆流环境中,仍能使这个宝岛一天一天的强大繁荣,实属令人可喜之事。古人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应该加上两句:『道若高及一丈,魔将减至一尺』。那位全身魔术,终日兴风作浪的毛润之死了,此时中国大陆,只凭有几颗落后原子弹,八亿穷苦人口作为资本。在国际评价上,自然一天一天的低落,将被世人共弃。如果我的健康恢复,我夫妇能回到台湾参观各项进步情形,并看看老朋友,必成为我们余年中最快乐之事。

    国焘夫妇在四十年前,即觉悟共产主义,不能挽救中国,即脱党归复自由民主生活。大陆沦陷时,先到台北,再移居香港,夫妻一同从事写作。国焘所著「我的自传」,张夫人所著「往事如烟」,到处风行。


  儿孙满堂,深感自由可贵

    十年前共党在香港暴乱,他们一家即迁往加拿大定居,他们的三个儿子分别资赴英国及加拿大深造,均习科学,分别获得博土、硕士学位,都赖国焘夫妇写作出版收入供应学费,刻均就业成家,并有孙儿女八人。这位当年革命情绪高昂的张夫人,此时虽年老腿伤,须策杖行动,但精神饱满,佛口婆心,顾家人而不忘国事。每日在老人院吃了自助餐后,即乘街车去疗养院陪伴国焘,在病榻边谈天安慰,可说是「患难夫妻终生伴」。儿孙亦常来院承欢,但他们夫妇靠养老救济金维持生活。张夫人说出一句现代父母名言:「爱儿孙,不依靠儿孙。」又说:「享自由之福,叙天伦之乐,何等宝贵。」在他们年老力衰,病魔缠身情况下,仍能如此清淡为怀,真大可敬可佩!

   

   

   


◆ ◆ ◆ 全文完 ◆ ◆ ◆

    以上《张国焘夫妇慨谈今昔》,原刊中华民国六十六年二月七日至十日《世界日报》,本文是以《蔡孟坚传真集》所收同名内容全文为底本完成数位化处理。网际网路首发◆独立评论◆及◆罕见奇谈◆,收入◆析世鉴◆时对原首发文本失校的若干讹误作了订正。

   


◆ 【彰往可以考来·后顾亦能前瞻】 ◆


★【析世鉴】制作组,提醒任何意图对【析世鉴】有关发布内容做再传播者,请务必阅读我们关于【析世鉴】发布内容的各项声明: http:///hero/xsj2


★【析世鉴】制作组,强烈鄙视任何未经著作人、著作财产权人或著作财产权受让人等同意而略去原著述人、相关出版资讯等(例如:期刊名称、期数;图书名称、出版机构等。)的转发者及其相关行为。


★ 囿于时间与精力,【析世鉴】所收数位文本之校对未能一一尽善,鲁鱼亥豕谅不能免,故我们忠告任何企图以引用方式使用【析世鉴】文本内容的读者,应核对有关文章之原载体并以原载体文本内容为准,以免向隅。


★ 除特别说明者外,【析世鉴】收入的数位文本,均是由【析世鉴】制作组完成数位化处理。

(蔡孟坚: 张国焘夫妇慨谈今昔 全文完)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7/0428/38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