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外媒:雪灾的不满与北京的道歉

     中国总理温家宝已花两天时间紧急应对这场由五十年来最严重的雪灾所引发的一场危机,商业周刊指出,然而数百万旅客的受困和基础设施暴露的问题,北京的道歉能化解这场危机么?
    
    美国商业周刊1月30日的文章指出,中国正在遭遇一个冬天的不满。几十年来罕见的暴风雪,已严重瘫痪了中国的铁路网,造成数百万急着回家过年的旅客滞留在火车站。
    
    文章说,这是一个很感人的场面。1月29日,温家宝出现在湖南长沙火车站,手拿扩音器向成千上万的旅客致歉说,“春节快到了,我给大家拜个早年。你们被困在火车站,还没能提早回家,我表示深深的歉意,现在我们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抢修,一定把大家送回家过春节。”
    
    1月30日,温家宝又赶到南部城市的广州,向受困的旅客传递着同样的信息。“大家回家的心情都很急切,你们的心情我完全理解。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现在正在恢复电网,电网恢复以后,铁路就可以正常运行,各项工作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每天铁路开通的车辆都在增加,我们把组织工作做好,争取让大家早一点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
    冬天的不满与北京的道歉(组图)
    
    温家宝在长沙火车站对滞留的旅客表示歉意
    
    商业周刊称,通过展示出自己亲民的一面,温家宝正试图遏制这场危机所造成的政治损害,也许中国领导人已注意到美国总统布什对卡特里娜飓风所做出的缓慢回应,以及那场自然危机给布什政府所造成的严重损害。
    
    当然,温家宝也对这场危机的经济影响感到担心。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遭受了超过30亿美元的损失,经济学家们估计由于粮食和能源的严重短缺,通货膨胀率很可能进一步飙升。
    
    路透社1月30日也评论说,暴雪侵袭和全球经济低迷给中国经济造成比预想更为严峻的挑战,使中国在面临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也面对通货膨胀的威胁。这套连环威胁不禁令人质疑中国政府的货币紧缩政策,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政府需要高度警觉保证经济不会脱轨。
    
    中国近几个月来打出一系列货币紧缩组合拳,包括控制银行信贷,允许人民币更快升值,这些为通胀压力开出解药,但可能会恶化增长放缓局面。“政府可能面临收紧过度的两难困局,”美国银行经济学家王涛(Wang Tao)表示,“政府非常清楚,如果外需进一步疲软,他们可能相对迅速地放宽控制。”

    经济学家称,在冰雪导致食品供给不畅的形势下,原本认为去年已达到顶峰的通胀幅度,将会再度跃升至11年来最高点,CPI同比增幅至少达到7%。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疯狂涨势,在今年可能比2007年11.4%的增幅稍有放缓,因美国经济的低迷可能拖累中国的出口。而过去一周罕见雪灾天气导致工业腹地能源短缺,则可能进一步拖累中国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期中国经济今年的增幅为10%,分析人士中最悲观的论调是稍低于9%。那些都很难称之为灾难,但部分经济学家表示,当中国的城市将没有能力吸纳数以百万农民工的时候,中国经济可能才接近痛点。来源:美国商业周刊
    
    
    “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是:中国可能陷入停滞性通膨,”北京大学金融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说。停滞性通胀是指发达国家曾在1970年代因石油恐慌而遭遇的经济停滞、而物价上扬局面,但佩蒂斯表示,9%的增幅对中国而言已经算很低了。
    
    商业周刊指出,中国劳工权益组织、香港中国劳工通讯主任韩东方(Han Dongfang)表示:“混乱告诉我,这个制度是何等的脆弱。”在遭遇恶劣天气影响时,曾经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中国基础设施,已无法证明它能够运送旅客和燃料,无法提供食品供应。
    
    
    1月30日,温家宝在广州火车站看望旅客。这是温家宝在站台上为一列发往武昌的旅客列车送行
    
    文章说,然而,温家宝对经济以外有着更多的切身忧虑,他不得不防止局势进一步失控。自从1989年的民主抗议活动以来,中国领导人已把平定广泛的社会动乱和稳定形势作为重中之重。现在,中国政府一定对那些遭到最严重影响的数以百万计的挨冻的民工可能会演变成暴力而深感忧虑。
    
    温家宝正在视察的广州便是这样。目前共有50多万旅客滞留在广州火车站,其中许多人是急着回家过年的外地民工。香港科技大学政治学家茨威格(David Zweig)指出,“广州就是一个真正的易爆箱,如果领导人没有做好工作,他们可能就会出现暴动,无辜的人就会遭到镇压,政府就会失去巨大的尊重、支持和合法性。”
    
    已对中国目前的雪灾发表数篇报导的美国商业周刊指出,即使在最近的危机之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了上街来抗议政府。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虽然中国经济一直以两位数字的比率持续增长,然而却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中国人--对工资偏低不满的工人,还有对当地政府政策不满的中产阶层--发动着抗议示威。比如说,1月中旬,数千名上海市民举行示威,抗议政府修建高速铁路的计划。
    
    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郑宇硕(Joseph Yu Shek Cheng)说,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发生了9.4万次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涉及了50多万人。而2005年的抗议示威活动为8.6万次。“中国人正逐渐知道表达自己不满的抗议权利,”郑宇硕教授说,“来向政府当局施加压力,迫使其采取行动。”
    冬天的不满与北京的道歉(组图)


    
    1月30日,在铁路上海站,滞留乘客在应急候车帐篷内候车
    
    文章还说,互联网爆炸式的增长也正在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到国内其它地区所出现的抗议示威活动。在2007年底,中国的上网人口已经从一年前的7300万人,增长至2.1亿人。
    
    但中国的绝大多数示威者一直慎重地确保自己的抗议示威只侧重在某些具体问题上,而不会让其扩大为反政府行动。香港城市大学媒体研究中心教授麦克金农(Rebecca MacKinnon)说,“人们已经学会了只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发现,如果他们把抗议具体在某些问题上,他们就不会去坐牢。”
    
    商业周刊的文章指出,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郑宇硕说,现在中国政府可能对中产阶层比较担心,这个应该对北京的经济增长政策最为满意的阶层,现在也加入到抗议的行列。“如果中产阶层的人都不高兴了,这对社会稳定来说,可是一个更加危险的信号,”郑宇硕强调说。
    
    这可能也是温家宝政府如此努力地避免这场恶劣气候危机进一步升级的原因之一。劳工权益活动家韩东方说,北京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道歉并不一定让你看起来很糟糕。”但是,如果火车还没有跑起来,道歉恐怕是远远不够的。

责任编辑: 李岩  来源:美国商业周刊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8/0131/72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