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清华教授:上海大厦倒塌 相同设计同样面临倾覆

—清华教授:上海楼倒塌主因系管桩内没有钢筋

须寅教授:上海楼倒塌主因系管桩内没有钢筋  Real Player格式Windows Media Player格式加入自由串听
2009年7月5日 星期日     节目长度:3分1秒 下载mp3

7月3号上海市政府宣布莲花景苑楼房倾覆事故原因查明,称大楼勘察报告和管桩质量均合格,倾覆原因是楼旁的土堆和另一侧的地下车库开挖导致侧压。旅居美国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副教授须寅指出这栋大楼的管桩根本不合格。

须寅介绍说,PHC管桩叫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这种预应力混凝土必须配有很强的钢筋。

须寅:它是在工厂制造的,它必须很强,而且钢筋必须用螺纹钢筋才行,钢筋而且要很强,他事先要把钢筋拉紧了,然后浇混凝土凝固了再放松,实际上是有预应力的,对钢筋要求很高。但是咱们看现场桩断裂的地方根本就没有钢筋。所以他说管桩符合质量要求完全是胡说了。

须寅表示,倾覆大楼的管桩断面显示它不含受力钢筋。如果没有钢筋,这种混凝土管桩根本就没有抵抗侧力的能力。比如有一个小地震,或者强风,或者软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都有可能使楼房倾倒。

官方调查结论认为,房屋倾倒的主要原因是,紧贴7号楼北侧,在短期内堆土过高,最高处达10米左右;与此同时,紧邻大楼南侧的地下车库基坑正在开挖,开挖深度4.6米,大楼两侧的压力差使土体产生水平位移,过大的水平力超过了桩基的抗侧能力,导致房屋倾倒。须寅认为,十米高的土堆,会把13层高的楼房推到,这种解释是不是太牵强了点。明显是官方想掩盖倾覆大楼的混凝土桩管没有受力钢筋的丑闻。


(以下是上海和日本房屋倒塌后混凝土结构对照)

上海在建楼倒塌:


日本地震倒塌房屋:

官方调查结论还说,倾倒事故发生后,对其它房屋周边的堆土及时采取了卸土、填坑等措施,目前地基和房屋变形稳定,房屋倾倒的隐患已经排除。须寅指出,该楼房倾覆的原因是其基础设计不合理和基础混凝土桩管偷工减料,造成高层楼房基础本身缺乏抗弯能力。这栋大楼旁边的两栋楼格局相同,看来出自同一个设计图纸,因此同样面临倾覆的危险。

须寅:上海地区是多雨地区,如果经过强力浸泡,很大的浸泡,这个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这个楼是必倒无疑,有可能,咱不说绝对了。因为这个楼没有抗倾斜的能力。

以上新闻由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秦越 李威采访报道。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09/0706/135320.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