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国文化 > 正文

谋略的六个层次(下)

【谋略第四层:具体】

"具体"在这里是指呈现出像物体一样有形貌体式的意思。

谋略只有到了这种有形貌体式的境界才算开始进入高层谋略的世界。

这种层级的谋略通常是组群式,一个大谋略之内还包括着许许多多的子谋略。各个子谋略间结构紧密,上下左右联成一体,展现出特殊的形态体貌。


如我国古代历史上楚汉相争时刘邦动用的"攻图取势"大战略,也可算已达"具体"境界的谋略,这个战略是由一个辕生向刘邦提出的。


故事是这样的:刘邦被困,不得已采用陈平密计,放妇女出东城,自己西出洛迷。

他逃抵成皋,在关中招集兵马。

正准备回攻莱阳时,有一辕生来向他献策说:"大王不必再往莱阳,但叫出兵武关,南向宛洛,项王必虑大王复袭彭城,移兵拦截,莱阳自可解围,成皋亦不致吃紧。

大王遇着楚兵,勿战,与他相峙数月,一可使莱阳成皋暂时休息,二可待韩信张耳平定东北后联合赵、燕、齐兵力前来会师,然后大王再还莱阳,合军与战。

我逸彼劳,我盈彼竭,还怕不能破楚吗?"

换言之,辕生建议刘邦的战略是"借一面攻击、一面牵制","一面牵制、一面占地"取势,然后逐步完成全面大包围的连锁战略。这个战略后来使刘邦大获全胜。


首先我们来看"一面攻击、一面牵制"。它有两个方面:一面是刘邦向南攻,作势逼近彭城,系借攻其必救之计,引项羽移兵南下拦阻,其目的在一面牵制莱阳成皋占优势的项羽,疏解莱阳的压力;另一面则帮助韩信乘虚在东北一带攻城掠地。


再说"一面牵制、一面占地"。刘邦一面在莱阳成皋一带缠住项羽,一面派韩信攻取韩、赵、齐等地,系一面占地取势,一面也在分散项羽的主力,这样回过来也可缓和刘邦在莱阳被项羽围困的危险。


像这样"一面攻击、一面牵制",又"一面牵制、一面攻击"取势,等到在外围之势坐实之后,再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交互使用侵削和打入,不断压缩项羽的势力范围,削弱其战力,进而彻底将其击溃的战略,就是所谓"攻图取势"的战略。它是有时间、有空间的战略联合,就有"具体"的意味。

【谋略第五层:坐照】

"坐照"比"具体"更高一层,谋略到达"坐照"的境界,已开始从具体转入不求形似,甚至进入本体无形的境界。
这里所谓"不求形似",即是指不刻意去求谋略形体是什么,而是将形体没于胸中?穴担任意出之则又皆能与形体契合?雪,这是神情超脱在形体之外,又寄于形体之中的境界。


谋略要入"坐照",有一个基本要领,就是要设法尽量拔高谋略的高度。

怎么拔呢?芽就是把"具体"抽象化,"具体"经抽象之后层次就会拉高;

层次拉高,就能往下关照到更多更广的"具体",然后掌握全局,所谓站得高,视野阔也。


诸葛亮胸有成竹,指点江山,真正达到了利用天下情势,处理天下纠纷,操纵天下的局势。

如果他不能周密细致地衡量天下权势的变化,不知道各派人马的强弱虚实,不清楚各人的真实想法,就不能了解隐蔽的真相和瞬息万变的世情。

【谋略第六层:入神】

"入神"是用谋的最高境界,这境界用围棋中的术语来说就是"局上无子","局前无人"的意思。


何谓"局前无人"呢?简单地说,就是在与人对弈时,心神融入对手的"思想流"中,能全程了解对手任一举动的目的与动向,好似自个在对弈一般,这就是"局前无人"。


用谋如果到了"局前无人"的境界,一来噎消解敌我对立的立场,把对手内造化;二来将双方棋局消融于更大的一个棋局中,使整个对弈产生合致的自发性需求,彼此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好似形成独立的有机体一样。


"入神"与"坐照"主要的不同也表现在此。"入神"是渗入对手,使对手自发地内化于大局之中,"坐照"则虽已超越形体之外,洞察全盘棋局,但敌我双方仍是对立的,只是屈服对手的手段已趋于无形而已,但始终尚未达到消融对手之力于同一大局之内的程度。


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谋略从外观上噎出巧入拙,一旦被施用,往往能使谋略本身从施用主体独立出来,变成一个超越原主体,而又有客体自动参与的自发性机制,持续不断地产生约制力,发挥长久控制对象的目的。


"入神"的实质是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谋略者将对方的一举一动了然于胸,对方的计谋犹如己方自问自答,如此之下,胜负早就可辨。


《孙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这段话讲得非常精彩。所谓"知彼"包含许多内容,有对对方将领、士兵、武器装备及作战能力等等各方面的全面而又综合的了解;"知己"比"知彼"更难,正所谓"当局者迷"就是这个意思,人们对自己一般都很难有客观的了解和评价,如果真能做到知己知彼,对敌我双方都有深入了解,那就无往而不胜了。其中非常关键的是要抓住敌方主帅的特点,把握住对方主将就掌握了主动权,即使己方实力逊于对方,那也不会吃大亏。敌方主帅的性格、心态、谋略是需要了解的方面,这是首要任务。


三国时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峙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对于诸葛亮来说,司马懿是个劲敌,生平罕遇,但诸葛亮的才智谋略远在司马懿之上,因此诸葛亮并不畏惧,只是严加提防。

而司马懿深知自己不如诸葛亮,所以非常小心谨慎,虽然屡败于诸葛亮之手,但每次都还能重整旗鼓。

一次司马懿高挂免战牌,拒不出战,诸葛亮便派使者前去给司马懿送上一套女人的服饰,还有一封极尽嘲笑的信。

司马懿大怒,但脸上却微笑着说:"诸葛亮竟把我当成女人,可笑!"随后竟然吩咐重赏来使,同时他向来使了解诸葛亮的饮食起居情况,使者老实地回答:"丞相鞠躬尽瘁,日夜操劳,非常辛苦,吃得又很少!"司马懿心中高兴,说道:"诸葛亮确实忠心耿耿,而且尽职尽责,但是支出的多,吃的又少,身体肯定会垮掉。" 使者回复诸葛亮,诸葛亮长叹:"司马懿知我甚深。"结果,诸葛亮不久就因为劳累过度,病逝于五丈原。
这两人彼此都知根知底,所以旗鼓相当,诸葛亮虽占据很大优势,但司马懿胸有成竹,诸葛亮终于在消耗战之中耗尽了自己的体力与精力。这个胜负就是建立在充分的知己知彼的基础之上。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新浪博客-龙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0816/215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