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生电脑遭窃博士学位去了了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说一位波兰籍的国立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张文和放在车内的笔电被偷了,而更重要的是笔电里面存的是3年来收集的一些数据以及照片,而他就是用这些资料来写他的博士论文的。
倒楣的是本来分开存放的备份随身也放在一起被偷了!看到这则新闻我第一个想法就是:如果他有用Dropbox来备份资料就不会这么惨了!
为什么要备份Why?
所以今天要跟大家好好来谈谈资料备份的各种议题,首先就是为什么要备份?
不管你是新手还是老鸟、也不管你有多小心,大部份的电脑使用者应该都有遇过自己宝贵资料不见的惨剧。我周遭的案例包括:跟那位博士生一样,硕士论文在硬碟中但是硬碟坏了!还有家中小孩从出生到一岁多的相片不小心删除了,不但没有备份而且硬碟才在不久前重整过了!
如果你是当事人那我不用再跟你强调,你也一定知道资料要备份!但是知道是一回事会去做又是另一回事!
在这里先给大家一个观念:所有的储存媒体都有故障的时候,就算是云端备份的主机也是会发生故障的,只是他们自己也会再帮你备份,所以就算出问题了还是可以复原回来。
但一定就可以吗?谁也不敢保证,更何况像是Dropbox大部份人还是用免费的帐号,人家没收你钱还要负责任就有些太超过了。
要备份什么What?
之前看到在Dropbox相关文章的一些留言实在好气又好笑,有的人说要拿来当影片的备份,还有人说要拿来跟别人共享档案。
我要请你好好想一想,这些资料有那么重要吗?还有另一点:这些资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吗?
要知道你电脑里面的作业系统,安装的程式甚至是网路上下载的各种程式、影片、音乐档案等等,就算是没有了,再安装或是下载就有了,你备份个什么劲?
真正该备份的有:
你自己苦心建立的文件档(包括各种程式的档案)
你自己拍的相片
我的最爱(或其他浏览器的书签)、通讯录、邮件等等
网路凭证及加密金钥凭证
各种的帐号密码
以及世界上“只有”你有的资料
微软网站还建议你也要备份从网路付费下载的程式或是音乐档案
备份到何处Where?
备份的媒体主要有随身碟、光碟片、硬碟、磁片(应该没人用了)以及最新最夯的云端。
先不提云端,其他的储存媒体的寿命都没有你想像的长,所以听到有人很得意的说他都把档案备份在外接式硬碟中,我心里的OS就是:不要吧?
因为外接式硬碟大部份都是2.5寸笔电用的,这比起家用3.5寸的硬碟耐用度又更低,而且外接式硬碟拿来拿去很容易因为使用不当(震动)而伤了硬碟,拿这样的储存媒体来备份你能放心吗?
那3.5寸硬碟就比较可靠吗?10年前的40G,80G的硬碟还活着的已经很少了,甚至连160G几乎都快坏光了,请问你备份是打算放几年呢?
另外同样的体积要塞进去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容量,精密度变高当然也就更容易出问题。还有现在一颗1TB容量的硬碟才2000元,花2000元你对这个产品的使用年限期望值总不能跟十年前一颗硬碟要价5000元以上一样吧?
那随身碟呢?除了体积太小很容易遗失之外,每天许多人因为“随身碟读不到”而找到我的网站的人,你以为那些人都是吃饱太闲吗?随身碟也是很容易坏的!
那烧录在光碟片上呢?“慎选烧录光碟片”这篇早就跟你说现在的光碟片放个几个月就读不到里面的资料的一大堆,你还敢拿来备份吗?
那放在云端就不用担心了吗?你以为云端的资料是存在火星还是外太空?他们的资料也是存在硬碟里面,只不过他们的硬碟有作“阵列”还有“异地备援”,所以出错的机率比较低,但也不可能100%没问题!
所以看完了这一节你就知道:世界上没有不会坏的储存媒体,以前到现在都没有,以后最好是有啦!
如何备份How?何时备份When?
一般人都是手动的备份,想到什么东西可能有需要备份就复制一份在随身碟上,烧在光碟片或是拿另一颗硬碟来备份。但是这种备份习惯的下场往往是:需要的时候才发现资料没备份到!
所以比较聪明的作法是利用程式“自动”、“定期”自动备份,这样子就能满足大部份的需求了,但是“定期”还是会有空窗期,像是每天中午备份,但是早上建立的资料来不及备份就只能回复到昨天中午的版本。
而最正确而且不会有遗珠之憾的作法就是利用程式“同步”备份你的资料,只有有异动就备份而且可以从备份里面取回特定时间的版本。而这个功能就是我一直狂推的Dropbox的主要诉求点。
谁需要备份Who?
不用再看了,就是你!只要有用电脑的就请你乖乖的备份,没时间?不会?那从“免费的云端档案储存服务 Dropbox”开始慢慢了解一下吧,但是如果再有人说他要拿Dropbox来备份网路下载的影片或是无名正妹相簿的话,我是会骂人的!
人家弄一个那么好的免费服务是要给你备份有用资料,不是要给你乱丢垃圾的,大家好自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