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别再把忧郁症当作“心理”问题 大脑生病了 光靠意志力是治不好的

作者:

作者简介_陈丰伟

精神科医师,执业于高雄快乐心灵诊所与喜洋洋心灵诊所。小说“好男好女”曾获选尔雅版1995年年度小说选。曾任卓越新闻奖、金钟奖、华人部落格大赛等评审。目前写作偏向大脑科学的二手传播,以及长篇小说“台北沦亡记”的筹备。

photos放大显示

有一定严重程度的忧郁症,排除其他身体疾病或精神状况的影响,绝大多数都是“大脑”的疾病。我常对病人说:“忧郁症是大脑的疾病,会渐渐影响大脑功能。也许你的意志力可以硬撑,让生活与工作可以过得下去,但你的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反应能力逐渐变差、工作上出错率增加,不是你用意志力能掩饰的。

但忧郁症也不只是大脑的疾病。许多研究显示,忧郁症病人的下视丘—脑下垂体—肾上腺系统(HPA axis)、发炎、代谢、神经内分泌反应路径常有异常,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疼痛等慢性病常一起发生。许多迹象显示,有一部份的重度忧郁症,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份,有点类似自体免疫疾病。这还有待科学家继续钻研。

曾有许多人想找出可以预测或反应忧郁症的单一生化指标,抽个血、验个尿就能找出高风险病人,可惜都没成功。最近,有个先驱性的重要研究,结合九项生化数据,经过复杂的运算,用来分辨经过严谨结构性会谈诊断的重度忧郁症病人,有很好的信效度,甚至比临床医师在简短看诊时的判断还精准。

这是重要的第一步。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多指标加入,运算方式还可以调整,让诊断的信效度更高。如果这些检验方式的成本能降低,怀疑自己有忧郁症的人先做个抽血检查,应该会比忧郁症自填量表更准确。

许多新的研究是在这十几年才渐渐成形,社会大众才刚渐渐接受“忧郁症是大脑疾病”的概念,要让病人与家属听得懂“忧郁症不只是大脑的疾病”,恐怕又更复杂。其实糖尿病也是全身性疾病,高血压也是全身性疾病,烟瘾、酒瘾引发的问题也是全身性,现在流行的PM2.5空气污染影响的也是全身器官。

反覆出现严重忧郁症状的病人,或许要把自己的忧郁症当成慢性病看待。有个还有待验证的数据显示,即使病人服用抗忧郁药物两个月,忧郁症状明显改善,那九项指标并没有明显变化。这或许表示,药物或其他非药物的忧郁症疗法,有时改善的是表现的症状与病人的感受,但真正生物层面的问题还是存在。

所以,有些严重的忧郁症病人,在服药半年、一年之后,觉得症状改善许多,把药物渐渐停掉。过了数个月或一两年后,病人遇到一些挫折或重大压力,忧郁症复发,又回来看诊,我只好跟病人解释,因为之前的压力与忧郁症对大脑的伤害,有时并无法完全恢复。遇到一些压力刺激,大脑又开始不稳定,忧郁症恶化,也只能再重新开始新的疗程。有些病人后来就不敢停药,在稳定期继续服用低剂量抗忧郁剂,反而能维持更好的生活品质。

只是,对于忧郁症频繁复发的病人,我们难以判断的是,病人是因为体质与长期累积的压力,逐渐让身心状况变差,还是因为引发第一次重度忧郁的创伤或压力事件,对大脑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或许这两种状况都有可能发生。

当我们逐渐认知忧郁症的生物因素时,病人或家属难免会担忧,这会不会遗传到下一代?重度忧郁症父母的下一代罹患重度忧郁症的比例的确较高,但这有一部份是来自社会心理因素而不是直接基因遗传—忧郁症会影响工作能力与社交能力,同时也会恶化父母的经济能力、教养能力与人际互动,这对于养育下一代自然会有影响。所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忧郁症疗法,好好治疗忧郁症,比担忧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还重要。

也许再过五年、十年,人类对忧郁症就能有全新的瞭解。只是,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对消费欲望的渴求、以及分配正义的极端恶化之下,即使我们对大脑有越来越多的瞭解,还是很难避免有越来越多人罹患忧郁症吧。

责任编辑: 宋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406/538563.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