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中共监察部机关报:毕福剑要按党纪处理

作者:

毕福剑戏谑“辱毛”事件继续发酵。中国监察部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4月10日发表署名文章,标题是“党员毕福剑必须讲规矩”。

文章称,“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任何场合都不能将自己的言行凌驾于党的纪律规矩之上,必须遵守党的规矩;央视领导如何处理毕福剑这种“破坏党纪的行为,公众正拭目以待”。

这是迄今为止最直接、最严厉的中国官媒表态之一。此前,中青网和《环球时报》都有严厉程度略低的批评。

同时,网上“左”、“右”骂战继续,出现诸如“喉舌抱团挥舞语言暴力大棒围剿毕福剑”等文字,围观和参与争战者切入角度从言论自由、文革遗风、隐私权、法律究责、党性党纪到个人修养、社会文明、国民性、历史文化等,不一而足。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教授丁学良接受BBC中文网电话采访时表示,这已经成为一个公共事件,而且已经半政治化了,当事者受到什么样的处理,也确实可能折射当下中国政治社会的风向和氛围。

海外华文网站多维新闻指出,有评论认为,目前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官媒没有直接参与事件的评论,官媒网站很少转发有关消息和评论,显示官方不愿事态继续扩大。

中国央视主持人毕福剑饭局戏谑唱评“侮辱毛泽东”视频被同桌吃饭者拍摄并上网流传,舆论哗然。

时刻不忘党纪

《中国纪检监察报》文章说,“是(中共)党员就要有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不能将自己的言行凌驾于党的纪律规矩之上,口无遮拦、毫无顾忌地乱说胡说,以显示自己的所谓‘有才’。”

作者认为毕福剑“把个人和小圈子的快乐建立在嘲弄调侃领袖和军队之上,建立在损毁党的形象之上,而看起来他却很享受这种感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是严重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

丁学良教授认为,一个政党自然要有党纪,不愿受党纪约束者自可以退党同时放弃党员身份附带的各种好处;关键在于公、私之间的那条线。

他说,“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任何场合都不能忘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这句话经不起仔细推敲。

如果用是否在公开和私下场合都随时以党员标准来规范和要求自己,那么99%的党员恐怕都不合格,都得开除。“私下”违反党纪,如果触犯了国法,那就应该按法律处置,如果没有,党内处理也有规矩可循,有已故和仍健在领导人的实例可作依据。

全方位热论

4月6日毕福剑饭局戏谑唱评“不雅视频”上网后,官媒《环球时报》和中青网都已先后表态,认为毕福剑不自重,要向全国人民道歉。

毕福剑9日通过新浪微博公开道歉。此前,央视已宣布对他的处分,他的名字也从央视官网上主持人名单中消失,中青网稍后援引消息人士称他已被停职接受调查。

但事态并未因此降温,官媒加入论战的同时,网上也出现了更多间接表露网民态度的文字和图片,包括一张被大量转发的饭局照片,围坐饭桌的人头上都戴着各式头盔。

除了对拍摄并上网传播“不雅视频”者的“告密”行径表示不齿,通常贴心灵鸡汤式文字的地方出现“切忌交浅言深”之类告诫,较学术的空间则有文字回顾历史,分析中国的“告密文化”和传统。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法学评论》主编秦前红在财新网的个人专栏中明确指出,自媒体时代,“在高科技充斥于各处生活细节、社交网络逐渐取代传统沟通方式的时代背景之下,言论自由这一基本宪法权利对公民素质、社会理性和法制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

他没有直接臧否毕福剑事件的两名主角,但明确指出,“擅自公开传播视频,明显侵犯了他人隐私权”。

公共教育

丁学良认为,围绕毕福剑视频展开的辩论表明中国比文革时期确实进步了,也说明这方面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则,有意义的话题和争论往往堕落成相互谩骂和人身攻击。

因此,他希望这件事能起到公众教育的积极效果,使得中国的公共讨论或辩论日趋成熟,探讨的话题禁区也日趋减少。

一种揣测认为可能有人把这件事作为整顿党风党纪的契机,当事人被“抓了典型”,身为央视名主持,老百姓和官员在饭局上、熟人和半熟人之间可以讲的笑话你就不能讲,讲了就可以对你“上纲上线”。

丁学良认为这还要看对毕福剑如何处理。

毕福剑在饭桌上唱评《我们都是工农子弟兵》的视频显示,他对已故中共领导人毛泽东进行了“调侃”,称其“把我们害苦了”。

“毛左”为此斥他为汉奸,不少网民的评论流露出对自己在私下场合言行自由的担忧。

现年56岁的毕福剑因主持央视真人秀节目《星光大道》出名,从2012年起连续4年主持中央电视台的过年联欢晚会。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BBC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411/54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