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的光阴,可以使一座盛世成为历史;300年的流传,也可以穿越古今,在历史的天空建起一座奇异的“空中花园”,让后世的旅客,在徜徉繁杂的世界时,也可以在这座花园养神休憩。这座花园的主人就是康熙朝的一等侍卫官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是清朝大学士明珠之子,属满洲正黄旗。史说他四岁学骑马,七岁学射箭,十四岁通诗文,诵读经典且过目不忘,当时纳兰的骑术、剑术、武功、词章皆是一流,文武双全颇有贵族才子风范。
纳兰诗词以一字之“真”带人进入胜景,写情真挚浓厚,写景逼真传神,加之性情洒逸善良,无论抒情还是写景,字如珠玑落入肺腑,感人悱恻。因“纯任性灵,纤尘不染”的内境自由不羁,意境天成原始质丽,所以读来清新俊逸、摇曳动人。他的“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被时人嘉赞壮观。
他为悼念爱妻写的系列章词,即使今天读来,似声声啼血,字字连心:“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两处鸳鸯各自凉!真无奈,把声声檐雨,谱出回肠。”,“挑灯坐,坐久忆年时。薄雾笼花娇欲泣,夜深微月下杨枝。催道太眠迟。憔悴去,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伥望,经声佛火两凄迷,未梦已先疑。”
纳兰性德著作的《饮水词》在民间广传,几经辗转,传到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手中,他用“家家争唱饮水词”来形容他受到欢迎的程度。以致时人称纳兰是京城的李白。当年唐明皇召见李白,为了请他为杨贵妃写几首诗,命宠臣高力士为李白脱靴子。皇命不敢违抗,高力士只好照办。纳兰和李白不同,他天性随和没有架子,作为康熙帝青睐的侍卫,又是贵胄权臣之子,没有嚣张跋扈之举,颇有分寸。出身富贵,功名利禄都不在他的思想范围之内,自然没有像李白一样“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迈不羁,他始终尽心尽责的护卫皇家,尽职恪守御驾。
纳兰性德担任侍卫官以来“御殿则在帝左右,扈从则给事起居”、“吟咏参谋,多受恩宠”。“上(康熙帝)有指挥,未尝不在侧”。由于恪守尽责,康熙帝多次以金牌、彩缎、弧矢、佩刀等嘉奖眷顾于他。纳兰虽然才华横溢,又有武将剑胆,但是言行举止非常恭谨。他在一首《无题》中写到:“夜阑怕犯金吾禁,几度同君对榻眠”,流露他侍御、护驾的谨慎之心。“平堤夜试桃花马、明日君王幸玉泉”,自然道出他恪守尽职的本份。
史载,康熙帝为阻止沙俄南侵,于康熙二十一年派都统郎坦、彭春、萨布素,包括纳兰性德在内的180人,以狩猎为名,沿黑龙江行围,达雅克萨,探敌虚实,测水陆通道,进行战略侦察。三年后,康熙帝调集军队,水陆并进,与沙俄进行了反击战并取得胜利。史称“雅克萨之战”,战后清廷迫使沙俄在有利于大清的条件下,鉴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
俗话说:“小隐于寺,大隐于市”,纳兰性德作为权臣之子,隐于大清王朝。作为康熙帝的近侍,奔走世间繁华,游离尘寰喧嚣,天性喜水爱莲,并没有被世俗熏染,拥有陶渊明一样的隐士之心。时人称他是“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他视名利富贵如浮云,自称“不是人间富贵花”,喜欢去西山踏雪寻梅,留下“西山雪易积,北风吹更多。欲寻高土去,层冰郁嵯峨。琉璃一万片,映彻桑干河。耳目故以清,苦寒其如何?”高洁。纳兰犹如清逸超拔的隐士,对世俗权势富贵的淡泊,成就了后世仰慕的那座“空中花园”。
纳兰性德像是上天的遣使,汇聚了文人武将的一切优点。担任一等侍卫,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子;贵为八旗子弟,却专结落魄的汉族文士,一生“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纳兰性德好友顾贞观填《金缕曲》两首,为吴兆骞被流放黑龙江求援,感动了纳兰性德。他认为西汉苏武和李陵的赠答诗、西晋向秀的《思旧赋》和顾贞观的这两首词,堪称文坛三件极品。纳兰覆信说吴兆骞“此事三千六百日中,弟当以身任之,不俟兄再嘱也。”顾贞观进而直言:“人寿几何?请以五载为期。”纳兰虽是大内侍卫但不参与政事,要想斡旋政事阻力重重,他托父亲明珠相助,使吴兆骞结束了流放生涯,回京后又被纳兰聘为馆师,教授其弟学业。吴兆骞在1684年10月病故,11月纳兰从江南回京后,为吴兆骞办理丧事,出资送灵柩回吴江。这件事被后世传诵为“生馆死殡”之义。
纳兰性德作为“缁尘京国,乌衣门第”的贵族子弟,身处大清王朝的“康熙盛世”,却于繁华间感叹:“汉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天赋异禀,他在而立之年看穿人间过往,世俗再繁华,终究不是他所能寄情忘我的阆苑仙葩。人生在世,肩负使命,作为遣使终有离开的时刻,他在短暂的30年中,似乎浓缩了几生几世的真情,一本《纳兰词》让多少后世置身凄婉空灵。淌过30年的光华,这位贵族才子,在盛世的繁华中最终留下空灵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