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主因!5成人体内有 医生这3招 防癌很实用!图集

幽门螺旋杆菌又称幽门杆菌,被发现在胃、口腔牙齿牙菌斑、患者的粪便中。感染的途径,可以说是经手、口、粪或唾液传染。

我们的双手在日常生活中什么都能做,也就什么都能触摸,感染危机无所不在。当您忘了洗手直接进食,就有可能将幽门螺旋杆菌吃进胃内。

幽门螺旋杆菌致多种胃病,甚至胃癌

大部分的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淋巴癌的主凶,都是幽门螺旋杆菌,它可以说是大多数消化道疾病的祸首。

研究发现,约50%成年人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有75~100%感染;胃溃疡及胃癌则有70~80%感染。

但反过来讲,感染不等于发病,因为约80%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终其一生并不会有症状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胃癌风险增至2~6倍

这种感染一般发生在年轻时,幽门螺旋杆菌进入人体胃部后,开始生存繁殖,这会造成急性或慢性发炎。经过数十年后,胃腺体萎缩或消失,或被小肠型的上皮细胞取代,于是形成萎缩性胃炎,最后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

在胃癌的危险因子中,饮食因素包括不良饮食习惯,或喜欢烟熏或盐渍食物,含硝酸盐或太咸的食物等。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则可降低胃癌的发生。

非饮食因素中则包括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吸烟、胃切除术后、放射线暴露、血型A型、成人恶性贫血及生活压力等。所以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只是患胃癌的协同因子之一,不须恐慌。

也就是说,并非有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就一定会得到癌症。因为胃癌是多重因素造成,只能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日后胃癌发生率是未感染者的2~6倍。若是已经从慢性胃炎发展成萎缩性胃炎,则得到胃癌的机率就上升到16倍之多。

4大症状,当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消化不良,譬如易饱、胀气、溢酸、鼓鸣、大便不成形、排便不规律。

2.口臭。

3.经常饥饿、易流口水,在排除甲亢、糖尿病后,要考虑幽门螺杆菌感染。

4.上腹痛、身体突然消瘦或出现贫血。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

如下两类方法可以检测体内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侵袭性检查法

胃镜检查时,同时在胃前庭幽门处做组织切片,经由染色或是细菌培养确定有无幽门螺旋杆菌。

血清学检查:验血,主要是看血清中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抗体。

●非侵袭性检查法

碳十三尿素呼气试验:如果病患不想做侵入性的胃镜检查,可以选择做此项检查,这是医院最常用来侦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且检查准确度不亚于切片。

粪便检查:利用酵素免疫分析法,侦测粪便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抗原,准确度不如碳十三尿素呼气试验,但是执行较容易,适合做大规模的筛检。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要治疗吗?

一般健康检查后,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需要做治疗吗?目前医界并没有一定非要将幽门螺旋杆菌灭掉不可,它是可以与人体共存的。因为感染并不一定有症状,也不一定会胃痛

建议以下三种情况应该积极治疗:

1.有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或胃镜发现有慢性胃炎、胃溃疡或萎缩性胃炎。

2.有胃癌家族史。

3.长期服用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止痛药,易导致溃疡发生,建议积极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采取“三合一疗法”治疗。主要为质子泵抑制剂(PPI)加上两种抗生素。三种药物每日服用2次,连续服用1~2周可达到约80%的根除率。

医师通常会以碳十三尿素呼气试验来确定幽门螺旋杆菌是否仍存在,如果第一线治疗失败,便会更换其它抗生素进行第二线治疗。至于日后是否复发或再感染,则是取决个人卫生和预防的功夫了。

注意3点,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个人清洁: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如厕后要洗净手;保持口腔健康。

2.饮食卫生:用餐时注意餐具的清洁,共餐时使用公筷母匙,预防传染。

3.避免群聚感染:家庭中父母感染给子女的机率较高,例如喂食小孩时会先在嘴里咀嚼一下,再喂给小孩子吃,这是应该要积极倡导避免的感染途径。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南方健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228/1415293.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