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糖尿病死在嘴上 血糖高病在腿上 看一遍你就是糖尿病专家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多发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从少见病变成一个流行病。下面用几张图回顾下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史:

更为可怕的是,糖尿病患者还有庞大的后备人群,根据宁光教授团队研究数据显示,糖尿病将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据估计,2017年诊断糖尿病的年度成本为3270亿美元,其中直接医疗费用为2370亿美元,生产力降低为900亿美元。在调整通货膨胀后,糖尿病的经济成本从2012年到2017年增加了26%。

糖尿病最常见的表现为“三多一少”的代谢紊乱表现,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但这类典型症状并不一定完全出现,反而出现其他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视力模糊、皮肤瘙痒等。

随着病情深入后出现慢性并发症,这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这些并发症主要包括:

①大血管并发症,如脑、心血管和下肢血管的病变。

②微血管并发症,如肾脏病变和眼底病变。

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负责感官的感觉神经,支配身体活动的运动神经,以及司理内脏、血管和内分泌功能的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人最大的担忧就在于血糖难降,并发症抬头,药吃了不少,身体却越来越糟糕。有的糖友发现,吃的好一点,多一点,血糖指标马上起来了,但如果少吃,粗茶淡饭,又会缺乏营养,血糖降了,身体毁了,得不偿失。还有的糖友想通过运动降糖,由于用错了方法,大量运动换来了却是对身体的进一步伤害。

当然,我们最不提倡的就是,依靠加药、加胰岛素来降糖,这种只针对血糖指标的治疗方式,并不能提升人体自身的代谢机能,也无法阻止并发症的来临,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下面的非药物方法或许能给您实质性的帮助

怎么吃才能既让血糖不高,又保障营养呢?

提高食物的“性价比”和多样性,就能既吃饱吃好,又能血糖不高。

1.我们要学会看清食物的升糖指数,有些食物营养单一,但升糖指数高,就要少吃;有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养,升糖指数又不高,如绿叶菜、藻类、谷物杂粮,就可以多吃;有的食物甚至可以帮助受损的细胞组织生长修复,比如优质蛋白、肽类营养、微量元素等,就必须要吃。

2.保障每天的补水,普通糖友可按每天8杯水的标准补充,最好喝温水,以免水温太低造成血管收缩。肾病患者酌情减量。

3.吃饭的时间和顺序也会影响血糖,同样的食物量,若分餐食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胰岛负担,有条件的糖友可以尝试在三餐基础上,分出一些主食的量在两餐之间食用。正餐的顺序可以是汤-蔬菜-米饭-肉的顺序,帮助延缓糖分的吸收。

除了饮食上要合理,运动也是很好的“降糖药”

合理的运动不仅能帮助我们消耗体内过剩的血糖,还能改善人体内环境,控制体重,增加肌肉,提升胰岛素的敏感性,但运动时间和方法一定要掌握好,避免南辕北辙。

已经退休的糖友可以选择饭后30-60分钟去跳跳舞、打打太极拳,上班族可以选择快步走或在办公室敲打胆经(大腿两侧的经络),每周可以进行两次力量训练,增强体质,切忌空腹运动,大量运动时带点糖果或零食防止低血糖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大医本草堂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408/1433767.html

相关新闻